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9,(25):179-180
为研究浅埋偏压断层公路隧道洞口段变形观测方法及变形规律,采用全站仪对边测量及高差测量的方法,对雅溪冲隧道进口地表沉降、围岩收敛及拱顶下沉进行变形监测,得出如下结论:①浅埋偏压断层公路隧道洞口段围岩变形分为急剧变形、缓慢变形及基本稳定三个阶段;②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及地表下沉变形趋势同步;③围岩稳定性,可通过变形速率、变形-时间曲线的变化趋势来综合判定;④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施工的隧道,可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  相似文献   

2.
以南京某地下过街通道建设为例,介绍城市繁华区修建地下过街通道的设计思路及难点。工程采用大口径矩形项管法施工,可较大限度的减少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铁i5号线安立路站与大屯路东站之间需设置竖井进行区间隧道的开挖。为了解竖井及区间隧道开挖对临近建筑结构内力及变形的影响,采用数值方法,计算分析了开挖过程中临近建筑结构内力及变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下开挖对临近建筑结构梁的影响明显大于对柱的影响;地下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曲线近似于正态曲线;随着到开挖位置距离的增大,地表沉降值逐渐减小,当距离达到3-4倍开挖内径时,沉降量基本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4.
董君 《民营科技》2013,(1):340-344
地铁车站出入口过街通道需要穿越交通繁忙的地面道路,同时城市道路地下管线埋设较多,一般车站出入口过街通道结构上方覆土较浅,采用传统的明挖法施工给地面的交通组织及管线迁改带来极大的困难,采用暗挖法施工结构覆土较浅,开挖施工周期长,施工安全风险大。因此,须采用钢壳顶管施工工艺进行地铁车站出入口过街通道的施工,既保证地面道路交通正常通行和管线的安全,又保证了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针对工程实际情况介绍了大截面矩形钢壳顶管施工工艺,分析了大截面矩形钢壳顶管施工的优点、存在问题、应对措施及其将来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7,(31):143-144
沉井施工技术在地下建筑中应用非常广泛,在不影响主体建筑的情况下,可以在地下较为方便地开展施工。对周围的建筑物也不存在破坏。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减少了土方的开挖。本文研究的是取水泵房沉井施工技术,采用排水下沉的方法,原理是利用高压水搅动土层混合成泥浆,然后将泥浆排出使沉井下沉。本文重点分析了沉井施工技术的前期准备,排水下沉方法,下沉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以及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客运专线典型路基断面沉降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CFG桩复合地基在路堤填筑施工期及施工完成后的放置期内的沉降变形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预测CFG桩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和工后沉降量。用于指导工程施工。同时得出了在柔性荷载作用下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地下空间被更多的开发利用,引起城市地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本文结合数字水准仪在地面沉降测量中的应用方法,提出确保观测沉降量的稳定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俊平 《价值工程》2015,(13):138-140
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施工角度来说,围岩量测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根据沉降量、沉降速率等数据的变化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对隧道的塌方、大变形进行预警,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9,(31):243-246
盾构隧道在建设过程中,常会受到一些环境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一些严重的后果。本文利用ABAQUS建立盾构隧道掘进的数值模型,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盾构管片拼装的局部受力与变形、以及整体纵向的拼装变形,以及地层的分层沉降等,分析了盾尾里程与横向地表沉降关系、不同施工阶段横向地表沉降规律以及盾构推进引起纵向地表沉降分析、管片变形等盾构施工扰动机理。分析结果对研究深埋盾构隧道穿越过程中隧道微扰动影响,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实现大深度盾构隧道安全高效施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铁15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2号风道下穿地下商业街,为了解2号风道开挖对地下商业街结构内力及变形的影响,文章采用数值方法,计算分析了开挖过程中商业街结构内力及变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开挖过程中商业街结构刚度最小部位沉降值最大,结构沉降最大位置弯矩最大,结构沉降及弯矩大小与开挖面积正相关、与距开挖位置的水平距离反相关。文章的计算分析对该工程及以后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