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刘锋  聂天奇 《经济》2022,(1):75-77
展望2022年,经济发展形势复杂,面临较大风险与挑战,经济增长结构和增长速度或将"调速换挡",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望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我国经济发展目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具体来看,2021年中国经济整体保持正向增长势态,前两季度在进出口强劲拉动下经济增长反弹强劲,在202...  相似文献   

2.
12月10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应对压力,会议指出,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3.
2021年,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金融发展,国内货币金融环境从极度宽松回归相对中性,宏观杠杆率降幅明显,货币政策空间明显拓宽。2022年,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国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方面,房地产市场快速去杠杆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中小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和盈利能力弱化并存,隐性债务严监管下弱资质城投的再融资风险和违约风险趋升。国际方面,中美两国经济金融周期开始错位,需警惕美联储加速退出超寬松货币政策和大宗商品价格高位盘整造成的外部冲击。应对三重压力要求金融宏观调控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货币政策总量宽松力度,结构性货币政策着力提振最终需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稳定市场信心。  相似文献   

4.
张立群 《经济》2022,(1):48-51
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和部署,真抓实干,切实在扩大内需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从根本上解决需求不足问题,全面畅通国内大循环,充分释放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由此,中国经济必将摆脱2010年以来的增长下行周期,开启稳步回升向好的新周期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表明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根本目标是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核心是要在极其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坚持抓牢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坚持谋划好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5.
张军红 《经济》2022,(4):31-33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经济每月谈"上,中...  相似文献   

6.
按照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必须把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作为2022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平稳主要是把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在合理水平,这是保持就业和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前提条件。健康主要是把疫后经济持续向好、结构持续优化的态势保持下去,防范和化解各类潜在风险。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们要以持续、强劲、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献上一份厚礼。把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合理水平,关键在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7.
楚序平 《经济》2022,(2):78-81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蔓延全球的疫情冲击、风云激荡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中国经济怎么走?我突然想起了近期很热的一个科学家,20世纪80年代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主持开发了联想系列微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荣获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他的名字叫倪光南,现年...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期间潜在增长率已在放缓,根据劳动力、资本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变化趋势,预计“十二五”时期年度潜在增长率将进一步放缓至8%左右。2011年产出缺口率说明短期内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物价涨幅将走低。当前的经济增长放缓有短期需求收缩的影响,但主要是中长期潜在供给条件趋弱的结果。宏观经济决策需要适应和确立“中速”增长预期,宏观调控要立足“稳足”,防止“过度刺激”。在短期政策着重“稳”需求的同时,应更加重视供给政策的中长期效应,注重产业和产品升级,提升潜在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债务风险”的三维框架下,系统分析了当前及未来五年美国的宏观经济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老龄化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尚未到来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国经济将处于低迷增长的态势。二是美国的总需求并不强劲、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再加上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框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动,因而美国不会出现显著的通货膨胀压力,而将处于温和通货膨胀状态。三是美国家庭部门债务风险明显缓解,不过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债务仍在攀升,从而使得美国的整体债务率处于缓慢上升的态势。总体来看,美国经济不会陷入鲁比尼所说的“滞胀性债务危机”,而是处于“经济低迷增长+温和通货膨胀+债务缓升”的亚健康格局。在此局面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稳定政策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美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不止是短期经济波动,还包括长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和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稳定政策只能对经济进行短期逆周期调节,对于长期增长和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则难以奏效。稳定政策、增长政策、结构政策“三策合一”的宏观调控新思路有助于更好地帮助美国摆脱“经济低迷增长+温和通货膨胀+债务缓升”的不利格局。  相似文献   

10.
2007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石家庄楼市急剧降温,成交量大幅下滑。“三年大变样”必将为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据分析,省会的住房需求在不断增长,“三年大变样”后仍存在较大的供给缺口。从中长期来看,石家庄房价的总趋势是稳中有升。目前稳定房地产市场应当成为主基调,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大力发展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增加供给并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是促进石家庄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政府促进企业碳减排的作用机制、偏差影响及内在原因,分析了市场调节企业碳减排的客观作用、演变特点和主要缺陷,认为有效推动企业碳减排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因此,反思和分析企业碳减排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是探讨解决减排动力和活力问题的一个内在逻辑。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情况下,企业发展与减排的矛盾突出,反映了短期生存压力与长期转型发展的矛盾。现阶段我国推进企业碳减排要注重三个方面:一是促进政府政策与市场作用的有机结合;二是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对企业减排的引导作用;三是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2022年是中国经济面对“三重压力”、抵御超预期冲击的一年。一方面,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完整的产业链、新能源相关产业持续向好以及贸易顺差保持高位,为宏观经济企稳提供持续动力;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大范围暴发、俄乌冲突扰动世界能源市场、高温干旱、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消费不足、信心减弱使得经济只实现了弱企稳,负向产出缺口持续,经济复苏进程较为缓慢。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后红利窗口期,“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期,同时也是国际、国内发展动力结构性加速调整期,新发展格局进入加速落地期。一方面,“三重压力”,尤其是需求收缩问题在2023年将有所延续;另一方面,在疫情因素减弱、消费活力逐步恢复和系统性政策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下,宏观经济将得以全面修复,实现整体向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如何进一步稳定消费并构建与新发展格局激励相容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仍面临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3.
陈小军 《财富时代》2023,(10):130-133
<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情况下,企业总体利润率下降,不少企业经营遇到了瓶颈;此时,企业的技术、生产、管理、营销等围绕“行业本质”展开,不仅能够明确企业经营的工作路径,还能降低无谓的“浪费”,达到事半功倍的经营效果,最终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行业本质是比研发、技术、生产、市场、营销等竞争要素更高维度的竞争基础,只有认清行业本质,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行业本质决定企业盈亏数量级,左右企业存亡。笔者在民建中央企业委员会任职四届十六年的时间里,看到不少企业的起伏起落,特别是,在一些高速增长的行业中,每年都有不少的企业倒闭;  相似文献   

14.
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的复杂形势下,妥善处置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是确保当前我国经济稳定和发展安全的关键。文章以2010-2020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样本,采用2015年新《预算法》的正式施行作为外生政策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深入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实体企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通过杠杆失衡机制和信用关联机制,有效降低了实体企业的信贷错配、过度负债及杠杆操纵水平,显著弱化了实体企业间的担保关联和因影子银行与金融化活动引致的信用风险关联,从而有力缓释了实体企业的系统性风险。这一效应在政府隐性担保强、金融监管程度弱及城投债务期限长的地区尤为明显。经济后果上,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实体企业系统性风险的积极缓释效应,最终有利于促进企业经营业绩的平稳增长。文章的研究揭示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具有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以及消除经济增长隐患的重要政策效果,对于深化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改革和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5.
赵彦玮 《大陆桥视野》2016,(14):328-328
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中的消费需求始终是短板,“投资、出口占比太大,消费占比太小”一直是我国经济结构的诟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已经到达一个非同寻常的关键时期和历史性的考验关口,我们迫切需要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  相似文献   

16.
“外部冲击”下的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4年在宏观调控下高速增长,是“有惊无险”,2005年看似无险,但“外部冲击”来的比2004年更为猛烈,宏观调控保持高度的紧张,经济增长和政策变动增加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应对“外部冲击”成为今年宏观调控和经济增长稳定最为关注的主线。  相似文献   

17.
<正>回顾2022年,A股市场整体表现较弱,全年行情一波三折,板块上结构分化明显。年初以来,受地缘政治冲突、海外通胀、国内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持续面临需求不断收缩、供给受挫以及预期转弱等压力。上半年,海外通胀及地缘冲突导致上游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成本端上升导致企业利润率压力较大,下半年大宗商品随着油价出现回落,成本端压力有所缓解,但国内受疫情反复的影响需求端全年都较为疲弱。此外,在美联储持续加息、中美关系面临诸多挑战等背景下,投资者风险偏好整体也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8.
2022年是国际国内超预期事件高发的一年。本文认为,“三重压力”叠加“两大超预期冲击”使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严重偏离正常增长轨道,呈现“快速探底”“压力加剧”的特征。但随着近期疫情因素逐渐消退和宏观政策刺激力度加大,核心经济参数的拐点纷纷到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底部将充分显现。展望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必将迎来企稳回升态势,但复苏的进程将比2020年更加脆弱,将呈现非对称的“W型复苏”的运行特征。上半年宏观政策调整及时、靠前发力,但力度不足、效率下降;下半年需要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宏观调控举措,政策效果也必将会有更充分的体现。此外,为保证全年经济目标的基本完成,稳经济一揽子措施需要在中期进行扩容和工具的创新。最后,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十大建议。  相似文献   

19.
董昀  费兆奇 《金融评论》2012,(4):118-121
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与金融持续动荡。当前,美国经济的复苏之路依旧漫长,欧洲债务危机仍在恶化,中国宏观经济也面临新的不确定性。为了应对危机,各国货币当局进行了积极的政策操作,以稳定金融体系、刺激经济复苏。2011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也采取了“预调微调”的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总体来看,危机以来的各国货币政策均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与特征;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冲击,各国货币当局仍在探索更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三重压力叠加超预期因素的冲击,经济运行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展望2023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逆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全球经济滞涨风险放大,地缘政治冲突仍在演化,短期内呈现出“两高两低”的特点,即高通胀、高风险、低增长和低预期。但随着扩内需政策有效发力、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和房地产市场温和复苏等有利因素不断汇聚,叠加浙江区域经济活力更足、新兴市场开拓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