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的加剧,造成了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并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冲击。农业出口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与生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疫情下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主要受限于全球贸易不确定性的增加、国际需求萎缩以及出口流通受阻等因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后疫情时代保障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未来中国农产品出口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给全球粮食的供给和需求造成巨大冲击.采用DCC-MGARCH模型研究后发现:第一,三大主粮的国内日价格在疫情冲击下较为稳定.第二,三大主粮的国内日价格会受到国际粮价的传导作用,并通过"国际疫情恶化-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国内粮食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产生影响.第三,不同种类的粮食应对疫情冲击时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冲击,2020年世界经济严重衰退,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断裂风险,叠加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等影响,我国对外贸易遭受严峻考验。年初外贸受到疫情较大冲击,二季度后进出口明显回升,全年对外贸易先抑后扬远超预期,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全球经济仍面临巨大冲击,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对外需构成重大挑战;疫情冲击下贸易保护主义仍在盛行,不利于全球贸易恢复增长。从有利方面看,国际各国复工复产供应链仍受到冲击,为我国形成对其他国家出口的替代效应带来机遇;RCEP签署、中欧投资协定完成谈判以及积极寻求加入CPTPP,有利于构建稳定的外部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对我国未来粮食安全未雨绸缪作出顶层设计,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受疫情冲击、气候扰动以及俄乌冲突等不利因素影响,全球主要粮食品种库存持续下行,价格屡创新高。国际粮价在经历接近两年快速上涨周期后,2022年4、5月份国际粮食市场价格达到顶峰,至今仍居历史高位。联合国粮农组织就此发出警告:全球正面临二战后最大粮食危机,未来全球粮食市场或面临更大不确定性。目前国际粮食价格飞涨已大幅推升我国主要粮食进口成本,全球粮食市场波动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冲击。为更好地维护我国粮食市场稳定,需要密切监测全球粮食市场走势,加强保供稳价,筑牢安全生产根基,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5.
本文全面论述了关贸总协定中有关农产品贸易条款及国际农产品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演变,认为乌拉圭回合最终结束后,将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农业产生深刻的影响。短期内有利于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同时也会增加我国进口粮食的外汇开支;长期来看,将使我国农业面临进一步的开放及农业国际化问题。因此,我国应尽早主动调整农业管理体制和农贸政策,减轻冲击,使我国农业安全地与国际市场接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温、自然灾害等气候变化风险集中爆发,直接冲击全球农产品贸易,引起粮食及食品价格不断突破新高。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所采取的措施正逐步形成影响更为广泛、久远的间接风险。我国农业及农产品贸易领域一定要正确  相似文献   

7.
杨开忠  徐晓辰 《财贸经济》2022,(10):134-145
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世界面临的最主要的冲击,处于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的交织之际,阻断国际交流以遏制境外病源输入,还是加强区域间合作以缓解疫情下全球经济倒退,成为当前各国应对这一冲击的政策难题。区别于对疫情冲击的结果分析,本文以溯源为导向,考察了贸易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国际传播的可能性影响,探究了贸易政策调节对该影响的弱化作用。研究表明,贸易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途径之一,物流输送和人流扩散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物质载体,一系列稳健性、内生性和异质性检验均验证了这一结果。进一步研究发现,削减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高度依赖、降低出口市场的集中程度、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增强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可以有效削弱贸易对疫情的扩散作用。本文为疫情溯源的相关研究厘清了传导路径,为疫情的全球防控提供了学术支撑,也为贸易政策的有效调节实现了科学验证。  相似文献   

8.
胡雷  陈薇  匡贤明 《全球化》2020,(3):115-118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经济全球化面临诸多挑战。2020年3月14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召开“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全球化”专家网络座谈会。座谈会就“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疫情冲击下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疫情冲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选择”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一、充分估计疫情大流行对全球经济的严重冲击疫情重创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指出,疫情持续的时间越长,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和冲击越大,有可能导致某些产业供应链的中断。  相似文献   

9.
2023年以来,受全球经济下行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下行,国际能源价格已回落至接近疫情前水平,国际粮食和金属价格仍高于疫情前。2023年下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仍由需求主导,高通胀背景下全球主要经济体持续加息、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将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中枢持续下移。与此同时,极端天气等供给侧因素将加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冠疫情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农产品出口贸易也深受影响。我国作为农产品出口贸易大国,如何解决产业链条抵抗能力不足、农产品频遭贸易壁垒、贸易政策不稳定等成为当前的紧要问题。为了进一步克服农产品贸易困境,促进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需要分析疫情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补齐贸易出口短板、打造高标准农产品、完善农产品出口贸易体系等实现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20年,对于中国外贸是跌宕起伏的一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紧接着,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我国经济面临诸多不利因素。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中央及时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底,在全球贸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显著下滑的大背景下,我国外贸数据呈现先抑后扬、超预期增长的态势。纵观2020年,本刊特梳理出中国外贸的五大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潘旺 《中国商论》2023,(4):50-52
进入新世纪后,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全球各国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突发公共风险事件对经济的冲击往往超越一国之范围而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研究突发公共风险事件对经济的冲击对我国经济和社会长期稳中向好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与此同时,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与电子商务在国内的蓬勃发展,农产品电商成为传统电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子商务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扩大,农产品电商平台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重要载体。本文从农产品电子商务自身特点及新冠疫情对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影响出发,分析在面对突发公共风险事件时,农产品电商企业在物流运输、生产销售、消费意愿等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良波 《商业时代》2006,(23):83-85
在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推进过程中,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面临着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制约。在此背景下,如何稳定持续地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农产品现状的分析,确定影响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在对成因作进一步剖析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建立农产品出口贸易预警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中国新冠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尽管在之前的PHEIC中,世界卫生组织均强调不应限制国际旅行和贸易,但各国仍对目标国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对其经济造成负面影响。此次PHEIC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我国采取了广泛的限制措施。对中国造成的短期影响是国内经济、国际贸易、双向投资、全球价值链均受到冲击;中期影响是外商撤资、产业链转移的可能性大幅增加;长期影响是面临与全球经济脱钩的风险。对此,我国应借鉴之前目标国采取应对措施的经验教训,尽快结束疫情、缓解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推动国际贸易和双向投资、加快产业链布局调整、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以缓解PHEIC的短期冲击并避免中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赵云平 《商业研究》2000,(7):127-128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对我国的粮食贸易来说,一方面可以与国际粮食市场建立联系,为我国的粮食出口创造良机;另一方面加入WTO,促使我国对外开放国内市场,减让关税,使外国粮食无节制涌进,冲击国内粮食市场。面对着机遇与挑战,我国要以入世为契机,利用世界贸易的有利因素,克服入世对我国粮食贸易带来的不利因素,制定一系列保护农产品的对策,提高我国粮食贸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提升近两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国际形势波谲云诡、中美博弈不断升级、俄乌冲突扰动国际市场等一系列复杂因素叠加影响,全球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汽车芯片持续紧缺,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屡受冲击,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7.
农业,一直是一国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基础型产业,粮食问题关乎国家稳定,而中国已经是一个拥有人口14亿的发展型大国,早已引起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中国近年来与世界各国的农产品贸易额也在不断增长。在全球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特别是在当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需加快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对于带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计算了四个指标,采用定量分析法来考察中国各农产品对外优势状况,分别是各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同时,文章以文献分析法作为研究的辅助方法。通过上述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更具竞争优势,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与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则相对处于劣势。这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对于充分发挥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迅速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此外,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对于加快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带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农产品贸易大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深化,也受到外来市场的巨大冲击。深入分析新时期我国农产品贸易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指导未来我国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因此,从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农产品贸易还来的影响出手,概括了新时期我国农产品贸易所表现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最后为发挥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全球疫情的外贸突围之战怎么打?如何能够危中求机、实现发展?4月3日,第一财经、中国贸易报和米奥兰特共同主办了"抗疫情稳外贸"网上直播沙龙第四场,与会嘉宾共同探讨后疫情时期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外贸的弹性与韧性。海外疫情持续发酵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其影响仍在持续发酵。比利时《华商时报》社长罗玉宏表示,比利时进出口的份额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特别高,高达70%。  相似文献   

20.
粮食是人们维持生存的必需品,粮食安全问题涉及贸易、人口、生产、储存等各个方面。在全球市场化的条件下,粮食贸易无法避免,粮食贸易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笔者从湖南省粮食供需现状、粮食结构、粮食贸易等方面着手分析粮食安全问题。粮食供需方面: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产量下降;粮食结构方面:水稻面临的贸易风险加大,且未来粮食安全问题更多的表现在粮食贸易与流通环节,将粮食安全同粮食进出口贸易结合起来,进口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但不是首要策略。在湖南省大力推进"四化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分析影响湖南省粮食安全各因素及国内外保障粮食安全的方法,以此为基础找出适合湖南省粮食安全的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