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民生新闻采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萍 《活力》2010,(2):117-118
民生新闻采访是地方电视台记者经常需要进行采访和报道工作,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对民生新闻采访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很好地提高电视台民生新闻采访质量,从而有效办好电视民生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2.
王迪 《活力》2012,(4):75-75
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新闻采访是极其重要的,它是记者深入实际、认识实际、反映实际的过程。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工作谈谈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3.
孙一波 《活力》2010,(2):179-180
本文从新闻采访的决定因素。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和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提问的风格与技巧,三方面进行论述。把一个采访过程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就是准备采访时所必须准备的相关材料,还有必要的知识准备等等。第二,在采访过程中,决定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比如,记者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记者的业务知识、道德修养知识含量等等。这些都是新闻采访中的决定问题。第三,就是采访时记者提问的技巧和风格。我认为,决定一次新闻采访是否成功。他不仅取决于一个新闻事件的选材,更重要的是一个新闻记者的本身素质。要求他在采访前作好充足的准备,采访时他的果断与机智,提问的技巧与风格,还有广博的知识。新于时世,闻于外物。要想报道一个新闻,首先当然是要有事情要报道,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有敏锐的嗅觉去机智的发掘。  相似文献   

4.
邹慧颖 《活力》2014,(10):87-87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如何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如何让采访的“场”更具能量?采访前和采访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笔者在学习新闻前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在“家事新闻”采写的亲身体会,浅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李丽 《活力》2013,(9):41-41
采访是记者获得新闻的重要途径。而前期策划和现场交流又是新闻采访成功的关键。 笔者从新闻工作实践中体验到在处理策划与采访的关系上,有三点应该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6.
刘菲  范忠孝 《活力》2014,(16):54-54
作为记者,首先要学会采访。新闻采访作为新闻活动全过程第一阶段.是记者通过交流沟通获取受访者提供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并进行翻译加工保存的一个过程。在实际采访中.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通常会贯穿整个新闻采访活动,也影响着采访的成败。可以说,记者的业务素质包含两大基本功:过硬的文字功底和高超的采访技巧。人们常说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需要“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许多优秀的新闻节目无一不体现着采访的重要性。因为采访对象的千差万别,也因为采访事件的复杂多样,要想挖掘出好的新闻来。关键在记者的采访技巧。那么记者在采访时需要做到哪些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呢?笔者认为下面几点比较关键。  相似文献   

7.
公强  张彤 《活力》2014,(7):100-100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了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这一过程中,提问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方式。一个新闻采访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而所有的新闻采访都是靠沟通交流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提问的技巧和风格成为了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成功的记者在提问的时候,要尽量真实、准确地还原事件的真相,将能够挖掘的新闻事实彻底的揪出,并且与受访者建立后续联系以便进行后续采访。  相似文献   

8.
曲含秋 《活力》2011,(5):193-193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理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影响新闻采访的因素很多,其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笔者根据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广泛参考相关书籍及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同时,又从五个方面,进·步论述了记章在采访中如何正确运用情感因素,达到最佳的采访效果,以期与同业者互学、互勉。  相似文献   

9.
李思娆 《活力》2014,(21):62-62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新闻受到越来越多群体的关注,如何提高新闻采访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而新闻采访水平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与报纸新闻采访技巧有关。下文中,笔者就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媒介发展下报纸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张蕊 《活力》2013,(17):58-58
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新闻采访是极其重要的,它是记者深入实际、认识实际、反映实际的过程.优质的采访不仅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准确更生动的新闻.而且还能使观众聆听访问对象的声音通过他们的表情了解到更多大家想要的东西.以下是本文作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及体会.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新闻采访技巧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宁池 《活力》2012,(7):62-62
对新闻来说,好的采访,是成功的一半。新闻采访技巧是新闻工作者需必备的基本素质。那么作为新闻记者如何掌握采访技巧,写出一篇有价值、有一定影响的新闻作品呢?结合多年的采访经验.笔者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四部分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任鸿 《活力》2012,(13):49-49
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记者,特别是初搞新闻工作的记者中曾流传一种观点:新闻采访没有什么学问,只要在采访提问时间得有技巧一点就行。甚至有人提出了所谓的“新闻采访无学”论。新闻采访真的没有什么学问?新闻采访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存这里,笔者想结合自己八年工作中的一些感受,谈谈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必须具备也是新闻采访中起决定因素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是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理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影响新闻采访的因素很多,其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笔者根据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广泛参考相关书籍及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同时,又从五个方面,进一步论述了记者在采访中如何正确运用情感因素,达到最佳的采访效果,以期与同业者互学、互勉.  相似文献   

14.
张雪芬 《活力》2013,(11):41-41
采访技巧就记者在新闻采访尤其是社会新闻采访过程中运用的一种巧妙而灵活多变的访问方法,它是采集真实材料、打开真相之门的关键途径,也是新闻记者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汇集起来,加以概括、提炼的结果。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相似文献   

15.
董艳春 《活力》2010,(23):66-66
隐性采访,是调查性报道的一种重要采访途径,是记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或采访意图采用的方法。对于很多被故意掩盖的新闻事实真相的采访。经常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目前各媒体常用的方法。有新闻同行说,现在采访调查的难度加大,记者越来越像“侦探”和“演员”,为了揭开新闻背后的新闻,需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然而.这种能够还原新闻事实最原始生态的方法.却是调查性报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积极意义,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高亚杰 《活力》2004,(3):93-93
记者向被采访者提问,是新闻采访全过程的中心环节。我国著名记者邵飘萍总结他的采访经验时说:“欲达多得事实之目的,必能先发有效之质问。”(《实际应用新闻学》)  相似文献   

17.
新闻的播报离不开信息的采集,也就是相应的新闻采访工作,对于从事新闻行业的人员来说新闻采访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新闻采访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能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在采访的过程中也注意技巧的运用.采访工作可以看做是与采访对象的一次交流,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盲然的采访,必定会提出要采访对象十分反感的话题,给采访对象留下不好的印象,在采访过程中交流也会处于尴尬局面,导致采访并不能得到充分的信息量,所以新闻采访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我国目前新闻行业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的采访技巧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对相应的新闻行业从事人员有所帮助,经验上有所交流,增加新闻采访的质量,促进我国新闻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段桂娟 《活力》2013,(12):109-109
新闻采访中的语言表达是采访中较为关键的环节。记者如果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如实、清楚、无误地表达出去,就不能取得预期的采访效果.也就无法创作出好的新闻作品。结合记者多年采访实践.作者谈谈关于这方面的一点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陈素玲 《活力》2013,(12):101-101
采访是记者挖掘、捕捉新闻素材,发现灵感的必要途径。也是新闻记者基本的社会活动之一.而要想拿出价值较高、不同凡响的新闻作品,除记者自身必须具备高超的写作技巧外,关键还在于采访必须深入。  相似文献   

20.
于晗 《活力》2014,(6):131-131
采访活动是一种通过记者与采访对象面对面的交谈、提问来进行新闻采访的社会活动,它是记者职业生涯中一项最重要、最经常的业务活动。访问过程不仅仅是收集材料,同时也是彼此交流思想感情、挖掘内心世界的心理交流过程,善于与人打交道、与人沟通,是营造良好采访氛围的关键,而采访氛围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采访效果。那么怎样在采访活动中营造融洽的“自己人氛围”,通过感情交流促进信息交流,使采访顺利进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