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丽 《魅力中国》2009,(8):77-78
一、什么叫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预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  相似文献   

2.
英语语感是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的一种直觉,它对中学生能否学好英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三个方面对高中生英语语感的培养进行了阐述:一、在教学内容中挖掘语感;二、在朗读背诵中积累语感;三、在情境训练中强化语感。  相似文献   

3.
卢剑 《魅力中国》2011,(9):196-196
本文阐述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语感的重要性,以及什么是语感,和如何训练中学生的语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训练,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一、掺掘教学内容,领悟语感。1.在词句中深化语感。2在对话教学中提高语感。二、创设情境,陶冶语感。三、丰富课外活动,发展语感。  相似文献   

4.
语感是培养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左右着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爱华 《魅力中国》2013,(32):155-156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语感培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进行语感教学时。应通过诵读吟咏、品味揣摩、实践训练、体验感受四个环节实现语感的积累、内化、形成与深化。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主题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清晰、深刻、敏捷的语感品质.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的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反复诵读,读中感悟;创设情境,再现形象;联系生活,领会情趣;适当渲染,营造氛围;勤于练笔,写中感悟,都是培养学生语感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江中礁 《魅力中国》2013,(17):144-144
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顿悟、心理体验。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张明昌 《魅力中国》2009,(29):34-34
语文教学法中的朗读,即是用清晰响亮的普通话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的活动,它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因素。著名语文教学家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驾驭文字。《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朗读就是培养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失去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9.
王渤 《黑河学刊》2010,(6):129-131
语感能力是一个人言语能力的核心,是普通话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命题。要深入研究甘肃方言区师范类大专生普通话语感的现状及其成因,在改进落后地区经济状况、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注重学生兴趣、创造语言环境等方面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0.
杨萍 《魅力中国》2010,(7X):343-343
语文教学要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是语言文字刺激源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的深层意义。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  相似文献   

11.
杨筱甫 《魅力中国》2013,(5):127-127
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重要的学科,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我认为加强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个方面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敏锐、丰富的领悟能力。有效地培养和发展语感,应积累生活,领悟语感,训练学生朗读背诵积淀语感,指导学生课堂练习,把握语感,增强学生课外活动,锻炼语感。从而改变目前应试教育中学生高分低能的状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达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3.
张玉萍 《魅力中国》2010,(1X):166-166
语感能力就是人们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应把它放在重要地位,它对学生学好语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陈先明 《魅力中国》2010,(33):322-322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昌叔湘也曾说过“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语感能力在整个语文能力中也显得尤其重要,成为了语言能力的核心。那么何为语感呢?简单的说是语文学科所要培养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即语文能力,其高度综合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觉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趣的理解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语感强的人话听得明白,说得得体;文读得透彻,写得畅达。  相似文献   

15.
外语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较快地、真实地掌握一门语言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语言训练可以有效地促进这一目的的实现.在大学俄语教学中引入"参与型"课型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动性,迅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式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6.
刘丽 《魅力中国》2009,(2):46-47
依据新课标中“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及近年中考阅读题的命题特点和解题原则中对语言能力的要求,我试图对语感及其训练的方法进行简要的论述:首先对语感进行定义并解释其重要性,其次对语感的隐含义作出概括,最后对我教学中关于语感的训练方法总结一二。  相似文献   

17.
赵晓敏 《新西部(上)》2014,(1):128-128,125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英文歌曲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注意提高语感、发音和记忆质量。应用的重点是英文歌曲欣赏与听力训练和翻译训练。  相似文献   

18.
英语四大要素:听、说、读、写四者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互为基础,又呈螺旋式提高.听和读是领会和理解别人表达的思想,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的内化过程,说和写是用言语表达思想,是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的外代过程.写的能力要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和提高,而写的训练又能进行一步提高听、说、读的能力.因此,写的训练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寓写于听、说等诸方面的训练中,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语感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相似文献   

20.
李胜昔 《魅力中国》2009,(10):114-114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手段,更是一门非凡的语言艺术,提问艺术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素来很重要,它还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语感训练,创新的思维能力培养,和谐审美情趣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