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陈丽霞 《会计师》2010,(3):15-17
<正>票据按是否立即兑现可分为即期票据和远期票据。即期票据见票即付,没有付款时期限制;远期票据则是有付款时期限制的票据。在我国,除商业汇票外,如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都是即期票据。因此,我国企业的应收票据限于商业汇票,核算的只能是远期票据。商业汇票适用于具有真实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结算,但非商品交易的劳务供应则不能采用,其承兑期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  相似文献   

2.
<正> 新结算办法规定的结算种类,主要以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四种票据和汇兑、委托故款两种结算方式组成。各种结算各有特点,可以适应多种形式的商品交易、劳务供应和资金调拨的需要。但是,许多单位对旧的结算办法已习惯了,对新办法还不太了解,因此引导各单位根据各种结算特点、本身经济活动特点和对方信用情况等,正确使用新的结算种类,是银行推行新结算办法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而加以引导。 一、应根据票据的特点加以引导。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是把资金清算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票据。票据作为结算手段不同于结算凭证。首先,票据是一种权利证  相似文献   

3.
银行本票是申请人将款项交存银行,由银行签发给其凭以办理转帐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集体、单位、个体经济户和个人在同城范围内的商品交易和劳务供应以及其他款项的结算,均可以使用银行本票。其优点是银行签发,不存在空头现象,款随人到,当日抵用,特别适用于对付款人信用不了解不宜使用支票的  相似文献   

4.
常珂 《海南金融》2005,(5):57-59
本文从挂失止付的限制、银行汇票代理付款人的“法定化“、签章冲突、银行汇票解讫通知联的效力问题、现金票据的背书限制、区域性银行汇票及银行本票、支票的出票和背书的限制、商业汇票出票人的限制等方面分析了《支付结算办法》与《票据法》的冲突,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成运行,标志着中国票据电子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是继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依托小额支付系统办理银行本票和华东三省一市银行汇票业务开通之后,我国票据电子化进程向前发展的又一步。可以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建成运行为今后电子支票、电子本票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银行转帐结算方式(二)丁庆利三、银行汇票(一)银行汇票的概念银行汇票是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银行汇票的出票银行为银行汇票的付款人。银行对其签发的汇票,负有无条件支付票款的责任,因此,银行汇票具...  相似文献   

7.
<正> 新的银行汇票与原来的银行汇票对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新的银行汇票属于票据范畴,收款人为个人的转帐汇票,可以背书转让,增强了票据的流通性;二是使用范围广泛,无论单位和个人需要支付各种款项,均可使用银行汇票;三是通汇、通兑面广,除支取现金的汇票须由本系统银行之间签发和解付外,转帐的汇票可在全国范围跨系统银行之间签发和解付。因此,目前银行汇票已成为单位和个人支付异地款项的一种最主要的结算方式。但是,新的银行汇票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亟待解决。 1.手续繁琐。一笔汇票须经委托、签发、  相似文献   

8.
当前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朱丹商业汇票是指由收款人或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票据,按承兑人的不同,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支付工具,它集支付、信用、...  相似文献   

9.
银行汇票是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融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银行汇票具有使用灵活、票随人到、竞付性强等特点而受深受人们的欢迎。目前银行汇票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流通转让次数也逐步增多。但是由于人们对银行汇票的知识比较缺乏,客户因取得有缺陷汇票、无效汇票形成的经济纠纷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因受理假汇票而被斯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笔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以及《支付结算办法》,现对客户取得银行汇票应审查的事项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10.
银行本票是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分为转账银行本票和现金银行本票两种,转账银行本票还可和银行汇票一样背书转让。银行本票付款日期自出票日起不超过两个月。  相似文献   

11.
薛莹  张鑫 《中国金融电脑》2004,(1):71-73,76
商业汇票是一种常见的支付结算工具。商业汇票通常是由企业签发出票,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两种。银行承兑汇票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在银行开有账户)签发的,并由开户银行承兑付款的票据,付款人为企业开户银行;商业承兑汇票是由付款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签发并承兑付款,也可由收款人签发交由付款人承兑付款的票据,付款人为承兑人。商业汇票除具有支付结算功能外,还具有流通手段、进行质押融资、充当信用工具等功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商业汇票因其方便、高效、安全等特点,已广泛地应用于商品流通、劳务、技术服务等交易活动及…  相似文献   

12.
陈适 《金融会计》2005,(8):23-26
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依据《票据法》,汇票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除了支票,汇票业务是目前国内票据业务中最常见的,它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调整商业银行业务结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它成为各商业银行一个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票据是出票人依法签发的,承诺自己或委托他人在见票时或票据上指定的到期日,无条件支付一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有价证券。我国《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为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  相似文献   

14.
大力推广商业汇票业务苏薇1988年12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了新的《银行结算办法》,并于1989年4月1日起施行。新的结算办法奠定了以“三票一卡”为基础的结算工具,即推行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和信用卡。为了规范商业汇票的使用,1994年...  相似文献   

15.
<正>票据交换系统是我国支付清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由人民银行分、支行组织,在城市内或指定区域内遵循“先付后收、收妥抵用、差额清算、银行不垫款”的原则,定时定点集中交换票据凭证,清算代收、代付票据资金的跨行支付清算系统。票据交换实现的机构主体是票据交换所,其业务主管部门是人民银行各分支行支付结算管理部门。票据交换主要处理实物票据不能截留的跨行支票、本票、银行汇票以及跨行代收、代付的其它纸凭证,其中支票具有使用灵活方便的特点,一直以来是票据交换系统处理的主要业务。长期以来,在我国区域经济往来中,人们只能选择汇兑、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甚至现金等支付方式,造成支票的使用状况与经济发展对支付方式多样性日益增长的需求极不适应。  相似文献   

16.
根据《票据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广泛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自然人之问在同城或票据交换地区的商品交易、劳务供应、消费及其他款项的结算。因为支票使用灵活,手续简单、便于款项结算等特点,多年来一直是银行结算业务的重要组成部份。临柜人员几乎每天都要受理支票业务,然而有些柜员只要业务量,不要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村牧区已使用的支付结算工具主要有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支票、信用卡、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网上银行等。商业汇票业务几乎未开办,银行本票、定期借记、定期贷记和国内信用证业务尚未开办。  相似文献   

18.
第一条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为了发展商品生产和流通,适应有控制地开放商业信用的需要,活泼金融,促进四化建设,试行恢复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票据,是指按商品交易合同所签发的汇票。其使用原则: 一、企业鉴发汇票,必须以合法的商品交易为基础,严格禁止无商品交易的空头汇票。二、禁止汇票转让流通,汇票必须开明收款人,不能代替货币流通。三、汇票必须经过付款单位开户银行承兑  相似文献   

19.
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本票在原设计中是代表典型之信用证券,其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在现代商业中承担的信用担保功能。但是囿于国情,我国《票据法》把本票限定为银行本票,其功能也仅为单纯的支付工具。我国台湾地区使用票据的历史较为悠久,其1929年的《票据法》历经五次修改一直延用至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本票制度。本文旨在介绍台湾地区本票制度的特点,通过中国内地与台湾地区两法域本票制度异同的比较,以期对我国本票业务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票据,系指企业开出或收入但尚未到期的一种债务或债权的书面凭证。应付票据是流动负债的主要项目之一,应收票据是流动资产的主要项目之一。票据可分为本票、汇票和支票,但商业习惯上讲的票据,主要是指本票,即由债务人签发同意于一定期日付给债权人一定款 额的凭据,所以又称为期票。其债务当事人就是发票人兼付款人,另一方就是持票人兼收款人。票据属于一种商业信用,而票据一般要付到期利息,而在未到期间又可向银行要求票据贴现。票据贴现是指银行收受未到期期票,经扣除一定贴现利息后将票款余额付给债权人的行为。它表现为将承兑票据的商业信用即应收债权提前实现其货币形态,以维持企业商品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