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以H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背景下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动机和回购效果。通过研究发现,H公司没有回购的能力,且公司股权质押面临平仓风险;H公司此次股份回购的真实动机是通过回购传递积极信号来提升股价,缓解股权质押风险。但结果是此次回购没能提升股价,反而损害了公司价值。对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郭丽娟 《山西农经》2020,(8):158-158,160
我国A股市场股权质押经历了2014—2015年的繁荣期,后因股价下跌,部分质押的股票触及平仓线,股东仍继续质押股权“拆东墙补西墙”,2015—2018年股权质押的规模继续扩大。2018年频发的股权质押违约事件引发了市场波动,随着监管措施的实施和制度的规范,股权质押的规模逐渐缩小。论述了控股股东大比例股权质押给上市公司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股权质押是我国上市公司的主流融资方式之一,因快速便捷、容易变现、不会影响控制权等优势为控股股东们所喜爱.但是,股权质押背后也存在巨大的隐患,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对控股股东及其上市公司造成恶劣影响.本文以拉夏贝尔为例,从多个维度分析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的特征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2014-2019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在民营上市公司中,内部控制在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关系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股权质押对其履行社会责任产生负面影响,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内部控制质量能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社会责任履行的负面影响。文章不仅为民营企业股权质押这一行为的经济后果提供了证据,而且提供了提高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股权质押能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成为当下资本市场上最热门的融资方式之一。质押股一旦股价下降,逼近平仓警戒线,控股股东就需要进行补充担保或者赎回。如果不能及时进行上述操作,股权则有可能被质权方卖出,从而产生公司控制权转移等风险。本文以A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股权质押进行分析,并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对A公司股权质押的动因和风险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6.
股权质押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自进入我国资本市场以来,一直受到很大的推崇。然而,部分上市公司出于我国资本市场对于股权质押的不成熟管理,大股东往往进行高比例的股权质押,这给中小股东甚至是我国资本市场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股权质押会为我国资本市场带来何种挑战,这是非常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控股权和股东性质共同影响下的股权结构的有效性为研究重点,考察了控股股东对会计透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与会计透明度显著负相关,表现为利益侵占效应;在股权相对分散时,国有股东对会计透明度产生积极影响,表现为“帮助之手”;而对于国有且控股的上市公司有利于提高会计透明度,控股股东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开始转向利益协同效应。同时还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放大了国有股权发挥的“帮助之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公司而言,股权高度分散并非一种普遍现象.许多国家的公司不仅拥有控股股东,而且这些控股股东也都积极从事公司的治理。由于控股股东掌握着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控股股东可能寻机损害小股东的利益,致使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公司治理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控股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行为的博弈分析,将控股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而获取的租金作为内生变量5I入模型之中,构建具有概率约束条件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得到有效遏制控股股东对小股东利益的恶意侵害是提升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有效途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股权质押作为新兴的融资方式,具有流动性强、变现快等优势,近年来在上市公司中广泛应用,也引起众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从进行股权质押的动机及股权质押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对已有研究进行文献梳理,以期为企业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股权质押作为一种新兴融资业务,因手续方便、流通性好和快速融资等特征受到许多上市公司的青睐.但是,股权质押在金融市场上蓬勃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很大的风险性,尤其近年来大股东频繁爆仓,多数金融机构的股权质押贷款业务遭受损失.因此,通过探寻我国股权质押市场现状,分析金融机构开展股权质押贷款业务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防范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2012—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股权集中度对不同生命周期的公司投资效率影响的动态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公司处于哪个生命阶段,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第二至第五大股东对于控股股东的制衡均与过度投资无显著相关性,即控股股东、其他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对过度投资既无负面刺激作用,也无抑制的积极影响,没能发挥应有的公司治理效应;前五大股东间的股权分布不均衡对过度投资的成长期公司产生了加剧的消极效应,在过度投资的成熟或衰退期公司也没有发挥积极的抑制过度投资的效用。(2)控股股东、前五大股东间股权分布的不均衡会对在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公司加剧投资不足问题,产生消极的刺激投资不足的后果。无论处于哪个时期,第二至第五大股东对于控股股东的制衡度对投资不足均存在抑制的积极影响,促进积极的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独立董事制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已达一千多家,这些公司在发行上市过程中均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规范运作。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以及特殊的股权结构,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还很不完善,中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所有者缺位导致对经营者的监督流于形式。一方面,不少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一股独大”缺乏制约机制往往使中小股东实际丧失了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力;二是公司董事会内部缺乏制约机制,代表大股东利益的董事左右公司决策。 构,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还很不完善,中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所有者缺位导致对经营者的监…  相似文献   

13.
股权质押是一种简单快捷、受限较少的融资方式,上市公司大股东选择股权质押进行融资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已成为常态。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重点防范金融风险,而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产生的金融风险尤为明显。大股东通过股权质押方式获取了资金,在缓解资金压力的同时也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风险。分析了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原因和产生的风险,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证券市场上,控股股东籍由各种手段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现象十分严重。以格林柯尔系为例,控股股东曾采取多种手段侵害投资者利益,如关联交易、收取品牌使用费、签订虚假供货合同诈骗资金、拖欠收购资金、挪用上市公司财产、利用会计手段制造虚假业绩等等。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逐步得到改善,从制度层面上铲除了损害流通股股东的制度基础,使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控股股东在利益取向上趋于一致。在全流通时代,大股东的利益将与二级市场投资人的利益紧密相连,因此规范、约束控股股东的行为越发重要。  相似文献   

15.
徐鹿 《绿色财会》2007,(6):48-49
我国证券市场上.控股股东籍由各种手段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现象十分严重。以格林柯尔系为例.控股股东曾采取多种手段侵害投资者利益,如关联交易、收取品牌使用费、签订虚假供货合同诈骗资金、拖欠收购资金、挪用上市公司财产、利用会计手段制造虚假业绩等等。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逐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股权质押贷款并不是一项新业务,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制进程的推进,赋予了股权质押贷款更丰富的内容。本文在对股权质押的法律依据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重点对商业银行开展股权质押贷款业务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在信贷业务流程的各风险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对下一步商业银行和政府相关机构开展和推进该项业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第一大股东股权质押视角,研究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企业金融化在第一大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第一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但随着第一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增加,会抑制企业创新投入;企业金融化这一中介变量在第一大股东股权质押促进企业创新中呈现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代理问题是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管理者(代理人)为股东(委托人)利益最大化服务。国外研究证明,股利政策能够从有效监督和风险调整角度不同程度地解决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我国在股改前,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成为非流通股股东掠夺流通股股东利益的工具。股权分置改革的使命是把上市公司建成所有股东的利益共同体,使各类股东在制度层面上都处在平等的地位。股利政策的规范化成为顺利成章的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特殊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上市公司的日益增多和金融证券市场环境的逐渐成熟,很多公司学习外国的管理模式,公司对于管理层激励的问题得到快速的发展.而且管理层股权激励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其中对股东价值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效果,尤其受到关注.随着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其管理层股权激励也大规模铺展开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深入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股东利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以农业上市公司为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求得上市公司的综合绩效,成功地对总共12个原始绩效指标进行了处理。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运用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综合绩效与股东所有权性质、流通股比例以及股权集中度等股权结构变量之间的关系,最终给出对于目前国内农业上市公司较为理想的股权结构:既不是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也不是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而是相对集中、存在5个左右相对控股股东的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