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舒良友  翟晓亚 《物流科技》2021,(2):19-23,29
将碳排放引入到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体系,基于DEA-Malmquist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7~2016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并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处于逐步上升的趋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拉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存在地区发展不均衡,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关键措施。论文利用全局DEA数学统计方法,重点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认为:科技金融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科技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大于中部地区,且中部地区的科技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大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3.
何山 《企业经济》2022,(10):54-67
本文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技术创新是中介因素,并且其影响具有持续性。随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环境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经济增长目标较低的城市、中心城市、非国有企业以及创新水平较低的企业,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政府应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灵活地实施环境规制政策,实现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正>武汉大学吴传清研究团队研创、出版的长江经济带产业蓝皮书《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报告(2018)》(59.4万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收录专题报告17篇(含总报告1篇、工业发展报告5篇、服务业发展报告6篇、其他报告5篇),涉及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工业竞争力评价、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汽车制造业发展、化学工业发展等工业专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方式绿色转型进行了测算,并运用两阶段估计方法 (2SLS)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影响,对经济增长方式绿色转型却有显著负影响,影响方向相反可能是由于中国的环境规制较为宽松,且以命令控制型政策为主。  相似文献   

6.
吴遵杰  巫南杰 《城市问题》2021,(1):52-62,89
基于2005-2016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和ML指数对各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及其分解项进行测度,揭示其时空分布与演化特征,并采用Tobit模型探究影响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 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但呈波动上升趋势,上、中、下游区域差异显著,呈现出下游高于上游、上游高于中游的空间格局.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经济效率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科技水平、教育投入和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外开放水平和产业结构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基于此,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陶硕 《价值工程》2022,41(8):25-28
文章以中国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工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运用考虑指标偏好的广义DE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较好.②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平均效率值差距相对较小,地区差异不明显.③从地区内部来看,东部地区内部省市效率值差异很小;中部地区内部省市效率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把资本存量、就业人数、能耗、时间等变量纳入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将碳排放总量、能源强度等变量以及区域虚拟变量作为生产无效率函数的解释变量构建随机前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碳排放增长会扩大技术无效率项并降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降低了能源强度却引至了更多的碳排放,符合杰文斯悖论;减排技术较高的地区对应较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比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更快。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济》2018,(2):5-10
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绿色协调发展之路,这是长江经济带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应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失衡、顺应国际流域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目前,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绿色要素流动不自由、绿色主体功能约束不强、绿色公共服务不均等和资源环境承载不协调。欧洲国家在治理莱茵河流域过程中,积累了绿色要素整体流动、绿色空间整体布局、绿色服务整体提升、绿色治理整体推进等经验,可以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启示。协调发展理念下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必须促进绿色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提高绿色主体功能约束水平、实现绿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增强绿色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这样才能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  相似文献   

10.
李昌民 《价值工程》2023,(17):166-168
文章以2014年“宽带中国”战略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该作用是通过提高城市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来实现的。研究结果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合理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本文重点考察人力资本和贸易开放度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全国范围看,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较弱的即期效应,而贸易开放度则表现为滞后效应;[2]这两个因素在各分位点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区域差异.只有在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才具有较强的即期效应,西部地区贸易开放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滞后性,且滞后期相对较长,而中部地区与全国整体表现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12.
王希泉 《价值工程》2024,(14):159-161
如何实现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度相关。本文基于SBM-GML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测算2005-2020年中国省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从区域和企业层面分析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动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对省市和企业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标:探究经济增长动因结构及转换趋势。研究方法:基于中国1980~2014年三次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构造结构指数生产函数,采取指数分析与对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2008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缩减是经济增长大幅减速的最主要因素;要素规模增长率下降与产出弹性缩减的双重挤压导致资本和劳动力规模贡献下滑;资本和劳动生产率增长双减速是造成全要素生产率大幅下降的主导因素;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从以产业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主转向以产业之间要素配置结构的优化为主。研究创新:从三次产业的要素规模和效率进行考察,三个层次层层推进,为经济增长动力及其变迁轨迹分析创造更加广阔的拓展空间。研究价值: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变迁的动因结构以及最新转换趋势,为旨在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政策设计提供了新的科学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伟伟  李静 《企业导报》2011,(3):116-118
近些年,我国的旅游饭店业得到迅速成长。本文采用非参数DEA方法对中国旅游饭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状况进行分析,并分解为技术效率增长与技术进步增长,并进一步探讨了各地区饭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特征。结果显示:2004~2008年间,中国旅游饭店业TFP平均增长了6.3%。同时东中西部地区旅游饭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显著差异,且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来源也不相同,中西部地区TFP增长快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较多地依赖于技术进步的提高,而中西部则更多地依赖于技术效率尤其是规模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黄怡涵 《价值工程》2022,41(2):75-78
文章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分析了2016-2019年我国31个省市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其分解指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具体情况。研究发现:综合来看,近年来我国各省市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处于增势,其中技术进步水平的增长发挥了主要作用;分年度看,2017年各省市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极差最大,唯一的技术效率下降情况也发生在2017年;按各省市银行发展势头看,北京、河南、吉林、上海的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由增转降,浙江的银行全要素生产率一直在降;按地区看,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区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更为显著。据此,本文就进一步更好地促进银行业长远发展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农业供给侧改革视角,针对传统的Malmquist指数不具有传递性特征并且面临潜在的线性规划无解问题,结合非径向、非角度的SBM函数,仿照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的构造思路,提出了一种新的SBM-Global Malmqusit生产率指数,分析了2001-2013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但从长期看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而不是技术效率的改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水平的变化严重背离,很少见到二者同时增长的情况;区域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以2002—2016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选取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贸易开放和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进而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FDI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验证了“污染避难所”假说,且这种影响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贸易开放对东部沿海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FDI对中西部内陆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贸易开放与FDI的交互作用有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说明贸易开放和FDI的良性作用机制已形成;科技投入、物质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均有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存在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湖南省全要素生产率对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增长效益对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第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所代表的质量贡献意味着较少的能源消耗生产更多的产出,同时造成较少的污染排放。第三,全要素生产率代表"绿色工业革命"既能够提高居民经济收入又能实现环境质量改善,从而提升居民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经济整体保持快速增长,但伴随而来的是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资源的严重浪费,这就引发了我们对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因此,为探究有利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本文对1987—2014年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从利率政策、工资政策和组合政策的角度探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标:实现对中国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局部测度。研究方法:基于嵌入PGTWR模型的索洛余值法改进方法,从空间计量局部分析视角测度了2003~2019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并基于核密度估计对整体及分区域板块视角下中国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规律性做出了阐释。研究发现:中国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在东、中、西及东北板块、南北方板块等分区域视角下的演变规律稍有不同,但基本上呈现出“先增长再降低再缓慢恢复”的发展态势。研究创新:利用局部测度方法科学地测度了中国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价值:推动了空间计量局部分析在中国地级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中的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