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居高不下的态势近些年甚至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所以应当引起社会的关注以及群体的重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将从未成年人自身因素中的心理原因进行探析并给出研究对策,从“心”探求根本,由本溯源,从现象到本质,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陈峰 《经济研究导刊》2010,(26):294-295
未成年人犯罪已被全世界列为继吸毒贩毒和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从全国检察机关的统计数据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数量和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不断增多已成为令人担忧的重大社会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同时也是祖国的希望,因而很有必要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进行调查,探究其违法犯罪的原因,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刑事逮捕措施,以求帮助未成年犯罪人员矫正犯罪,重新改造自我。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有人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近年来根据司法部门统计的情况表明,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且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的热点问题,在社会上已造成严重危害,严重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成员团伙化的特点。家庭负面影响、学校应试教育模式和社会不良风气等是构成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陈贤强 《发展研究》2007,(3):105-107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趋势 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仅从2000年至2004年,在全国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14.18%的幅度逐年上升,而截止到2005年7月,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3.96%.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耒成年人犯罪呈现出居高不下的态势近些年甚至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所以应当引起社会的关注以及群体的重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将从未成年人自身因素中的心理原因进行探析并给出研究对策,从“心。探求根本,由本溯源,从现象到本质,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除刑法规定的八种特殊情形外,刑法一般不对犯罪情节轻微的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施以自由刑,而更多的适用罚金刑。因此,阐释了我国未成年人罚金刑的三种观点,对未成年人适用罚金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未成年人适用罚金刑的相关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罚金刑的惩罚、威慑和感化等功能,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罚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上升,而且呈现出低龄化和成人化等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切实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就必须密切联系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未成年人犯罪有着深刻的内外原因,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的原因,都极大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心理,着重从其心理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寻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1.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未成年保护法的教育。未成年人大部分活动是在学校度过,学校教育工作的好坏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学校要认真执行《教育法》,研究未成年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深入开展共产主义理想、道德规范和法制教育,使之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引导他们正确树立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并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现从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刑事责任认定、适用刑罚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根据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未成年人的特点,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关键要起到教育和震慑作用,而不能适用死刑、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这样才能体现中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面对日益增加的青少年犯罪问题,我国刑法虽然对未成年人犯罪也规定给予一定的刑罚处罚,但是这种处罚是在处理其不良行为时所采取得一种辅助教育手段,这种处罚从刑罚的目的和本质上看属于保护、教育和预防的性质.因此为了对犯罪未成年人正确定罪量刑,达到教育、挽救和改造未成年犯罪人的目的,需要对我国刑事法律保护功能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是指14-18周岁的我国公民的行为触犯了国家刑法的犯罪行为。近年来,由于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呈低龄化、暴力化、严重化的倾向,未成年人杀人、抢劫、伤害、吸毒案件逐步增加。未成年人犯罪逐年增加,究其原因既有未成年人自身特殊的原因,同时也有社会因素。因此,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强化家庭预防犯罪的功能,抓好对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校预防犯罪的作用,提高教育改造质量,认真落实帮教安置工作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较为有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注意力仍然是放在了审判环节的实体性规范上,而忽视了检察环节的程序性规范,尤其是对犯罪的未成年人批捕制度有很大欠缺,忽视了未成年人的个体差异。因此,结合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应当首先在批捕环节完善未成年犯罪的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化文化的引进,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日趋严重,而且犯罪年龄日趋下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从法律的角度出发,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各种原因及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向红 《经济师》2008,(6):77-78
目前,未成年人暴力犯罪问题正日益突出。文章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哈尔滨未成年人犯罪日趋增多,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备受关注。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成年犯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就是说未成年时的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影响其一生的成长;与之相关的研究还发现个体初次陷于违法犯罪的年龄愈低,其以后再次陷于犯罪的可能性就愈高。可见,正确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特点,探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行之有效的对策,不仅在犯罪学上有重要意义,且对于我们深入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保障社会和谐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和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主张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工程中,重点是家庭教育预防,其中家庭教育是关键,而我国当前家庭教育普遍缺陷,必须弥补这些教育缺陷,更新观念,才能更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依法治国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更是强调要让我国未成年人的司法工作获得更好的发展.遗憾的是,目前为止依旧没有一部系统的、完全服务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我国现有的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所适用的规则,仅仅只是比较笼统的规定于刑法以及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中.因此,为了满足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的现实需要,以期更好的服务于司法实践,进一步加强关于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的制度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农村犯罪问题的日益严重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严峻挑战。鉴于当前农村犯罪呈现犯罪侵害对象以留守家庭为主、犯罪类型多样化且以侵犯财产权益的犯罪为甚、犯罪主体日趋低龄化且受教育程度较低等特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与控制对于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未成年人犯罪在我国刑事犯罪案件和犯罪人数上有着较大的比例,而且犯罪人也逐渐趋于低龄化,这也是国际社会所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一直以来,我国的未成年人法律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竭力体现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宽容与关怀。这一制度并未达到最初的立法目的——预防和减少未成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