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论中韩FTA     
自2005年,中韩对FTA开始了共同研究,两国的态度都很积极。中韩政治友好关系和经贸合作关系的顺利发展,以及两国对双边自由贸易的积极姿态,为中韩FTA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韩FTA对发展中韩友好关系,推动中韩经济合作,以及推动东北亚、东亚经济一体化都有重要意义。由于中韩贸易不均衡,中韩两国都存在自由化敏感的领域,加之韩国在有关方面的忧虑,中韩FTA也面临一些具体的困难。为此,中韩两国要共同采取向前看的积极姿态,相互理解,相互让步,循序渐进,妥善解决谈判中的具体困难。  相似文献   

2.
论中韩FT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2005年,中韩对FTA开始了共同研究,两国的态度都很积极.中韩政治友好关系和经贸合作关系的顺利发展,以及两国对双边自由贸易的积极姿态,为中韩FTA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韩FTA对发展中韩友好关系,推动中韩经济合作,以及推动东北亚、东亚经济一体化都有重要意义.由于中韩贸易不均衡,中韩两国都存在自由化敏感的领域,加之韩国在有关方面的忧虑,中韩FTA也面临一些具体的困难.为此,中韩两国要共同采取向前看的积极姿态,相互理解,相互让步,循序渐进,妥善解决谈判中的具体困难.  相似文献   

3.
2014年12月23日,第20次中韩经贸联委会、中韩FTA扩大经济合作研讨会在烟台召开。中国国家商务部副部长高燕与韩国外交部次官赵兑烈共同主持,双方积极评价两国经贸合作取得的成果,并就世界和各自国家经济形势、落实领导人会晤共识、继续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推进中韩自贸区建设、修订中韩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报告、加强物流流通合作、地方经贸合作、共同建设中韩产业园等深入交换意见、达成诸多共识。如此高规格的会议选择在烟台召开,背后的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中韩经济关系有了迅速发展。仅仅在几年前,两国之间还只是规模有限的间接贸易,其他经济领域的合作几乎等于零。而如今,中韩双方已互为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其他领域的经济合作也已全面展开。从现实发展的趋势看,中韩两国的经济依存度还将进一步提高,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本文试就中韩经济关系依存度的现状、发展原因及其潜力、前景作一全面的分析探讨,以期为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某种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后韩美FTA时代中韩FTA提上日程 韩美于2007年4月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将影响两国的贸易、投资甚至政治安全,并将进一步影响东亚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地区主义的实现。韩国通过韩美FTA不仅深化了和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的合作关系,而且缩小了由于北韩核问题而导致的韩美同盟的裂痕。  相似文献   

6.
张淑杰 《理论观察》2008,(2):158-160
中国和韩国是重要经贸伙伴。2007年末,中韩两国的贸易额为1599亿美元,是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的32倍,预计2012年前将突破2000亿美元,韩国在华实际投资额累计超过207亿美元,投资项目60707件。中国成为韩国第一大出口对象国、第一大进口对象国、第一大投资对象国。两国的经济贸易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贸易摩擦逐渐增多,许多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中韩之间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2004年以来中韩两国的FTA协议和研究如火如荼。当前两国贸易中电子产品的比重最大,对FTA带来的电子产品贸易创造效应估计:韩国的整个贸易创造值是11亿美元,从中国的进口额比重达4.3%;中国的贸易创造值是30亿美元,从韩国的进口额比重达8.3%。进而,为了达到进一步的FTA效应,两国需要扩大电子产品的贸易规模,坚持一边竞争及一边合作的贸易关系,注意贸易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8.
中韩FTA达成后,承诺将采用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开展服务贸易与投资谈判。考虑到金融服务开放实践的指导作用,文章基于中国和韩国在中韩FTA、中澳FTA和韩澳FTA中的金融服务开放度作比较研究,对中国金融服务开放较为有利的措施主要包括:进一步适度提高金融服务开放度,这将对中韩两国的经贸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并引起劳动力在不同行业间转移,这在熟练劳动力上表现更明显;中韩两国的金融服务开放度按韩国在韩澳FTA中的金融服务开放水平,既符合总体经济利益,也促进中韩两国的代表性行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更高的开放水平反而会降低总体经济利益和行业利益;同时,这一开放水平应保持在中国国内金融行业对金融风险的承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中韩FTA达成后,承诺将采用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开展服务贸易与投资谈判。考虑到金融服务开放实践的指导作用,文章基于中国和韩国在中韩FTA、中澳FTA和韩澳FTA中的金融服务开放度作比较研究,对中国金融服务开放较为有利的措施主要包括:进一步适度提高金融服务开放度,这将对中韩两国的经贸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并引起劳动力在不同行业间转移,这在熟练劳动力上表现更明显;中韩两国的金融服务开放度按韩国在韩澳FTA中的金融服务开放水平,既符合总体经济利益,也促进中韩两国的代表性行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更高的开放水平反而会降低总体经济利益和行业利益;同时,这一开放水平应保持在中国国内金融行业对金融风险的承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中韩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与合作途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韩从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发展很快,成为各自的重要贸易伙伴。两国贸易的迅速发展源于两国之间通过贸易互惠互利,而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又为两国贸易的扩大创造了条件。但两国贸易发展中倾销与反倾销、贸易不平衡、贸易壁垒等问题仍困扰着两国贸易关系的发展。因此本文提出在两国都尚未加入区域贸易一体化组织,而又面临着经济区域化浪潮的冲击下,通过战略性、制度性合作及建立自由贸易区来推进两国贸易便利化、自由化,从而推动两国贸易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韩FTA的预期宏观经济效应——基于动态GTAP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巍  魏超 《山东经济》2009,25(5):127-130
首先,通过分析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指出中韩自由贸易区(FTA)是实现未来中日韩FTA乃至整个东亚FTA的突破口.然后,借鉴KIEP(2005)开发的动态CTAP模型,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分析了中韩FTA对两国宏观经济的预期影响,指出中韩FTA将对两国GDP、经济福利、贸易条件和进出口总量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最后,通过与中日韩FTA的对比分析,指出中韩FTA实现的战略步骤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2004年对外贸易首次跨越万亿美元大关,实际引进的外资额达606多亿美元,再创新的纪录。中国与主要经贸伙伴韩国的经贸发展更加迅速,令世人注目。2004年中韩贸易额突破900亿美元大关,韩国继续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根据韩国的统计,中韩贸易额已经超过韩国同美国的贸易而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还是韩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自2002年开始中国己经成为韩国的第一大投资对象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周刊》2005,(24):34-37
中韩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12年间,中韩双边贸易额的年均增速达到了27%,这在世界贸易史上是不多见的。中韩间的经济合作是否已达到饱和?今后的方向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合作己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以全球性双边自由贸易的迅速发展为标志,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进入了以双边自由贸易为主、多层次自由贸易同时发展的新阶段。建立FTA,会给中韩两国带来共赢的结果,这已成为中韩两国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共识。然而.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中韩FTA在许多领域存在着严重的意见分歧。分析中韩两国FTA争论产生的背景对发展中韩友好关系、推动中韩经济合作以及推动东北亚、东亚经济一体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推动中澳经贸合作发展的基础、契机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年来中澳经贸合作发展迅速,经济互补性进一步增强,彼此已成为重要的贸易投资伙伴。目前已经启动的FTA又为中澳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经贸合作已进入到一个新发展的阶段,自由贸易正蓄势待发。为此,中澳双方应携手努力,积极主动调整经济战略与政策,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地位,扫除合作障碍,撤除贸易壁垒,加强对彼此市场的了解,展开深层次产业分工,提升经贸合作层次。  相似文献   

16.
2005中韩经济合作论坛集两国政界、经济界、企业界诸多专家学者于一堂,为中韩经济界和学术界搭建了一个新的交流合作平台,为深化两国经贸合作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中韩经贸合作扩大与深化的印迹,已经深深地刻在两国人民经济和文化生活的许多角落。中韩建交只有13年时间,两国已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国。2003年7月,胡锦涛主席与卢武铉总统就后5年将中韩双边贸易额提高到1000亿美元达成共识。截至2004年底,韩商来华投资32753项,合同韩资金额505.60亿美元,实际利用韩资259.3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不仅促使一国内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缩小,还促使不同国家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缩小。从空间经济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新的经济空间的形成以及空间经济结构的变化。空间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空间移动,其中商品移动和生产要素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不同国家之间而言,前者的主要形式就是商品贸易,后者的主要形式就是外商直接投资。从空间经济角度看,两者相结合既影响了各国空间经济结构的变化,又创造出了新的经济空间。本文主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韩两国之间所形成的新的经济空间及其两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两国之间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快速增长,其结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各国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表现在两国之间形成前所未有的新的经济空间。本文主要分析后者。我们的分析发现:中韩两国之间所形成的新的经济空间主要取决于商品贸易的增加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扩大;新的经济空间集中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地区和韩国的首都圈一带,尤其是在山东省、天津市、辽宁省和广东省;20世纪90年代中韩之间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力。促使中国东部地区和韩国首都圈之间发展差距缩小。  相似文献   

18.
一、地区经济交流的发展与"环黄海经济圈"1.中韩地区经济交流网的形成环黄海区域的地区经济交流,自中韩建交以后,明显地密切起来。中韩贸易中经由香港的很多间接贸易,已变换直接交易,1994年仅直接交易即突破100亿美元。1995年超过160亿美元大关。其结果,韩国超出香港,成为中国位居第三的进口对象国,位居第四的出口对象国,而中国也成为韩国的第三位进口对象国和第四位出口对象国。再有,必须予以注意的,是中国黄渤海区域的山东、辽宁、河北、天津与韩国东南部、西海岸区域的地区经济交流频繁。据统计,黄渤海区域的对韩出口,从199…  相似文献   

19.
九月  刘富国 《走向世界》2015,(15):27-29
"威海的鸡鸣仁川都能听得见"。威海市长张惠用了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威海跟韩国的密切联系关系。近期,中韩双方完成了中韩自贸协定(FTA)全部文本的草签,至此中韩FTA谈判已全部完成。从目前公布的信息看,中韩FTA是中国迄今为止涉及双边贸易额最大、领域范围最全的自贸协定。中韩自贸协定创新性引入地方经济合作条款,明确将中国威海市和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作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  相似文献   

20.
陈军亚 《北方经济》2007,(8):74-74,76
中国和韩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国家,从1992年两国正式建交以来,贸易发展非常迅速,贸易联系非常密切。本文在收集和整理1992年以来中韩双边贸易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用贸易贡献度和贸易依存度指标分析了中韩两国的贸易依存关系,指出两国的贸易依存关系存在不平衡的特点,并从进一步扩大两国的经贸发展、改善两国贸易依存不平衡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