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虑中国大规模的人口快速迁移引起了一系列城乡区域发展问题,笔者研究了人口迁移与城乡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发现,近年来中国各个区域层面的收入差距均表现出不断缩小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笔者将Harris&Todaro的二元结构模型扩展到区域层面,利用中国各省和城市面板数据验证了人口迁移与城乡区域收入趋同的关系。进一步反思发现,人口迁移促进城乡区域发展趋同,主要表现在平均收入趋同方面,而伴随人口迁移的农村病、城市病、不完全城镇化等社会分异则日益凸显。最后,提出要逐步降低制约自由迁移的制度约束,提高迁移的效用水平;支持和鼓励举家迁移、就近迁移等幸福迁移模式;考虑人口迁移过程中个体收入差距问题,要积极统筹城乡贫困治理。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文/高国力人口迁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通常表现在人口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迁移。落后地区迁移速度经常超过发达地区创造就业的速度,而且大大超过发达地区的容纳能力。人口迁移一方面为发...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人口迁移流动的特点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江 《南方经济》2005,(2):55-57
本文在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的基础上,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揭示了广东省人口迁移流动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促使人口有序迁移流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迁移选择性及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菁轶 《发展》2007,(12):157-158
本文在人口迁移的概念和人口迁移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迁移在年龄上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女性通婚的迁移几率较高、受教育程度高、发生迁移的可能性大、职业和社会阶层也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并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研究了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  相似文献   

5.
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流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其流动态势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扩大趋势相耦合。文章以我国西部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陕西省为例,分析迁移对省内各地级市的经济地区差距的影响。通过运用泰尔指数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证明了迁移流动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高的关联度。建立的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计量模型的结果显示:1991—2004年期间劳动力流动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使区域经济呈现出速度大于3%的条件收敛。并且人口迁移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也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回收的报废汽车是大有文章可作的。废旧汽车既有废钢铁,又有零部件;既有黑色金属,又有有色和稀贵金属;既有轮胎、玻璃,又有木板,真可说废旧汽车浑身是“宝”,应该充分把它利用起来,精心挑选升值,获得更大效益。过去我们公司仅仅把回收来的废旧汽车分解拆卸,然后按不同的品种出售。企业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仍没有作到  相似文献   

7.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特征有:迁移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南沿海;移民性别趋向平衡,年龄降低;迁移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人口的国际迁移要求成人教育加强政治功能和跨文化教育功能并使语言教育发挥关键作用;人口的国内迁移要求成人教育在提高转移劳动力素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的人口流动:原因、趋势以及与全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昉 《山东经济》1996,(2):18-21
山东省的人口流动:原因、趋势以及与全国的比较蔡昉一、山东人口流动的代表性近年来,关于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研究已经很多,调查规模越来越大,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对于这个过程性质的分析和数量估计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从迁移产生的原因来看,它首先是传统经济发展战略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新解读了拉文斯坦移民法则,在对我国移民历史进行追溯的基础上,认为人口迁移的非经济理性因素占据我国移民历史的主要部分,从人口流动及迁移现象与移民法则的差异出发,解释了农民工收入回流和房地产涨升的相关原因,总结出我国人口梯级迁移的特点,并提出了人口迁移宏观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需要统筹考虑。本文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新疆数据,以新疆南疆、北疆和东疆地区为研究单元,从迁移数量、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职业、迁移流向和迁移原因等七个方面分析了新疆区域内人口迁移的现状,即区域内迁移人口呈现“北多南少”的态势、净迁移人口中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中青年人口是新疆区域内迁移人口的主体、迁移人口教育水平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等,同时认为务工经商和随迁家属是区域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最后对新疆区域内人口迁移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