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不仅仅是两种不同的收益计量理论,而且已经发展为会计准则制定的两种不同指导思想。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改变了原来主要以收入费用观为主的指导思想,改为主要采用以资产负债观理论为主。因此,对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从战略的角度来把握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思想的总体思路,而且还可详细地了解这种战略思想在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小能 《会计之友》2007,(6S):16-16
本文从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分析入手,阐述了我国新准则体系中会计理念的变化以及新理念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阐述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涵义的基础上,从所得税会计的目标比较、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分类、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会计处理方法选择三方面对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进行了比较,并在充分考虑当前我国会计环境的基础上,给出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理念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月娟  黄迈 《企业导报》2012,(13):256-257
当今理论界对会计目标的确立主要存在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这两个有代表性的流派,对决策有用观与受托有用观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者局限性,并提出对我国会计目标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计量企业收益有两种会计理论,分别是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过去,我国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界运用的主要为收入费用观,以此来确认与计量企业的收益。而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经济环境与经济活动发生的许多变化,传统的以收入费用观理论为基础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开始受到了质疑。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反映了全面收益观在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本文阐述了全面收益观的相关概念,将全面收益与传统会计收益进行比较,分析了全面收益观在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明确了资产负债观的实质,进一步探讨了资产负债观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制定会计准则时的具体体现以及在我国制定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负债观在我国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阐述了资产负债观的含义、作用和特征,分析了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新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观,这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思考。本文在阐述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基础上对我国运用资产负债观的原因进行了说明,并对资产负债观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传统成本观包括补偿成本观、耗费成本观、质量成本观等内容,涵盖三十多个成本概念.然而,传统成本观存在普遍适用性差、可比性差等缺陷,导致传统成本观在应用中存在诸多不便.21世纪,随着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成本核算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对传统成本观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本文在详细分析传统成本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效益成本概念,并揭示了其经济内涵,以期为我国的成本研究和成本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传统成本观包括补偿成本观、耗费成本观、质量成本观等内容,涵盖三十多个成本概念。然而,传统成本观存在普遍适用性差、可比性差等缺陷,导致传统成本观在应用中存在诸多不便。21世纪,随着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成本核算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对传统成本观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本文在详细分析传统成本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效益成本概念,并揭示了其经济内涵,以期为我国的成本研究和成本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肖华玮 《活力》2010,(21):161-161
研究了我国社会面子观的含义,简析了我国交通设计的理念及在进行交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面子观的问题,分析了在交通设计时应该持有正确的面子观。  相似文献   

13.
资产负债观在所得税会计中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从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内涵比较出发,探究我国资产负债观取代收入费用观成为新会计准则。重要理念的演进和表征。最后对资产负债观在所得税会计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择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计量、财务业绩报告等关键观察点来考察资产负债观和收费用观的重要差异。并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理念的基本态度,选择路径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择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计量、财务业绩报告等关键观察点来考察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重要差异,并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理念的基本态度、选择路径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对于大学生责任观的国内外研究当前都有相关的概述, 然而不同国家的国情之间的差异, 不同国家之间的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教育的差异都会造成不同地区的责任观的差异. 因此在这边主要进行针对我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责任观的研究. 而自从2010年国家将提升我国学生的责任观作为国家2010年到2020年这10年间的一个重要教育战略之后, 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始逐渐受到了学者们的注意, 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 目前可以查询到的最早对责任观进行研究的是2002年, 当时陆军恒首次提出了责任观的定义, 其认为责任观就是主要的承担起社会责任和职责, 并愿意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集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择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计量、财务业绩报告等关键观察点来考察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重要差异,并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理念的基本态度、选择路径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论新会计准则中的资产负债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一个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实现了会计理念的更新,而其中最重要的理念更新是实现了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对收益的确认计量一直采用收入费用观,但这种收益计量模式,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贯彻资产负债观可以防止企业虚增资产、虚增利润,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体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目标.但任何一项会计原则都有利有弊,因此,如何恰当地采用资产负债观,是当前和未来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资产负债表观这一会计理念已被我国逐渐引入并作为主要指导思想。本文首先论述了资产负债表观和收入费用观的基本概念,其次阐述中外收入费用观到资产负债表观的转变并列举观念转变的几点重要体现,最后对资产负债表观的运用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0.
现代审计观思考文/李家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虽有其客观必然性,而审计观作为上层建筑存在的一种形式,则具有效强的主观意志性,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独特的审计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审计是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九八三年开始恢复和发展起来的。十多年来,随着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