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保障》2013,(2):50-50
按照《天津市统一城乡居民和农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通知》的规定,从2013年1月1日起,天津市已经参加人员,符合《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规定》参保条件的,统一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2.
一月大事     
《金融博览》2012,(10):6-7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启动 5月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宣布,从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实现包括职工养老.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在内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这意味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将在今年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3.
从今年7月1日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计划年底前完成。包括职工养老、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在内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意味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将在今年初步形成,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有所养”的愿望初步实现。  相似文献   

4.
张菲菲 《中国金融家》2012,(6):80-81,69
从今年7月1日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计划年底前完成。包括职工养老、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在内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意味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将在今年初步形成,几千年来中国人“老有所养”的愿望将初步实现。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宁波市从1986年起进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以来,先后出台了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职工低标准养老保险、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等养老保障制度并不断完善,顺应了社会经济转型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的同时,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惠及每一个城乡居民。截至2013年底,宁波市养老保障体系覆盖人群达到640万人。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具有三种形式,可以使得不同的群体的切实需求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让我国现阶段的养老压力得以缓解,也为养老问题解决提供切实的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是最近几年实施的新制度,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落实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而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如何有效衔接是现阶段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切实的分析和探讨,旨在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切实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并公开征求意见。 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与此前建立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起,织就了一张养老保障大网。截至2012年8月底.全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国总计覆盖超过7亿人。不过.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仍处于城市与农村分割、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分立的“碎片化”状态。  相似文献   

8.
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其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起构成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二元体系。这两种养老保险制度下,城乡居民与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其缴费主要由参保个人承担,具有较多的相似点和较强的可比性。本文结合长沙市近年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些经验做法,对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灵活就业两类人员养老待遇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
1992年以来,在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江苏省无锡市根据不同群体特点设计并逐步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老年居民养老补贴等养老保障制度,形成了三基本一补充的养老保障体系。近年来,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实现人人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养老双轨制”运行之下,存在着许多不合理因素,公务员和企业职工退休待遇差距日益加大,要求改革呼声强烈.文章从公务员养老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存的弊端和变轨难题加以分析,提出应对变轨的几点建议,为建立起公务员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统一制度,保障全体退休人员的利益,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攀比,从而促进社会养老保障总体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闫法涌  王楠 《时代金融》2016,(6):112-113
中国老年人口增长迅速,加上巨大的养老金缺口,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养老保障问题。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而作为补充基本养老保险的商业养老保险远未发挥其作用。商业养老保险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的保障、多种形式的产品、收益水平的提升。最为主要的,是商业养老保险能够满足城镇居民多种层次的养老保障需求。因此,研究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制度的协调发展,提高商业保险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所占比例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宝鸡市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构建大社保体系的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从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两个层面着力,强化制度约束和资金监管,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07年6月,宝鸡在全国率先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08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截至目前,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6.7万人、3.6万人,享受以上两项保险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愈加严峻,养老保险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国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是为了解决离休、退休人员的养老问题,为年轻人减轻负担.但是,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和管理现状出发,总结和分析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管理和运作所存在的问题.并从问题出发,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财务可持续性是养老保险制度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保证养老保险体系长期有效运转以及区域均衡发展是我国社会保障面临的严峻任务.本文使用2012—2019年中国(除港澳台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度量财务可持续发展能力,应用泰尔指数法度量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的区域差异,并运用面板模型来探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性较低且存在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覆盖面、养老负担、居民收入、养老金替代率和基金率是影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在东、中、西部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统筹层次、激励机制、人口结构及差异化策略组合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国发[2014]8号文件规定为依据,构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体替代率精算模型,对城乡居民养老金个体替代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养老金个体替代率很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难以保障城乡居民在老年时的基本生活,土地养老和家庭养老在当前依然承担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不考虑"中人"补缴的情况下,城乡居民养老金个体替代率总体上随着参保者参保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在考虑"中人"补缴的情况下,城乡居民养老金个体替代率总体上随着参保者参保年龄的增长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有趣的是个体替代率最低点的出现和个人账户收益率有关。此外,提高个人的缴费档次、增加政府补贴、提高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均可明显地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个体替代率,并且如果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积累速度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持平,养老金个体替代率将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一研究结果为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基本、可持续的发展方针进行制度内参数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1年7月1日,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今年选择全国60%的地区试点,明年在全国推开。标志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建立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没有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就很难说建成了小康社会。在这一体系中,城乡居民低保、基本医疗、基本养老是最重要的三项制度。城  相似文献   

17.
刘澍 《吉林金融研究》2012,(3):13-17,36
本文针对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困难、城乡养老保障水平低、城乡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和财政支持差别大等问题,提出了促进养老保险基金多渠道筹集、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差别以及健全法律制度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3个维度选取15个反映2013年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3年我国各省市城乡养老保险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部省份的地区 GDP 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表现较好,西部省份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上表现良好。西部与中东部省份的差距在缩小,西部省份内部差距明显。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人口结构老化和财政支持力度是影响制度财务可持续的直接原因,而地区发展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统筹层次过低,因此,解决地区非均衡发展的牛鼻子在于打破利益藩篱,尽快提高统筹层次。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养老制度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金“双轨制”的现状亟待解决。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工作总体部署”中明确:“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可见政府已将养老制度改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0.
建立多支柱、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现代国家通行做法。国务院于1991年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应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开始探索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2000年更名为企业年金)。2010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目前,我国养老保障的"多层次"主要指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