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王永庆到底有多少形象哲学利严王永庆在台湾是家喻户晓的神秘人物.有人甚至认为,王永庆的知名度可以和"总统"相比.一般人提起王永庆,第一个浮现的印象是"很有钱",是"台湾最大工业集团台塑的董事长."从几项调查结果来看,几乎所有投王永庆票的人皆肯定他经营企...  相似文献   

2.
《信息与经营》2014,(10):142-143
诗人海德格尔说:"大地上充满劳顿,但人诗意地栖居。"或许,关于家,关于居住在哪里,怎样居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有人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人想背山靠水隐者人生,有人想草堂茅屋清茶静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从孩子到长者,哪怕曾被高脚杯迷惑,哪怕怀疑过真理或者咖啡,哪怕形形色色的行为艺术充斥视觉,梦想在心里始终干净而虔诚。  相似文献   

3.
成功的秘诀     
《饭店世界》2005,(6):10-10
有人问鲍威尔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想了想说:“我的成功秘诀是:急事慢慢地说,大事想清楚再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小心地说,做不到的事不乱说,伤害人的事坚决不说,没有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别人的事谨慎地说,自己的事怎么想就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应该说他的这一番话道出了他成功的一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4.
这年头,遗嘱越来越稀奇古怪。有人想把钱留给心爱的宠物,有人想给每个受益人一箱酒,有人允诺给每个侄女买一顶帽子,还有人想给每个为他工作过的秘书5000英镑………[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愿君成为“报发户”郑日金说起订阅报刊,心态日不一样。基层干部想得多的是"任务",百姓群众想得多的是"有用",个体户想得多的是"见效",悠闲者想得多的是"消遣"。不管何种心态.谁若想作个耳聪目明的现代人,面对日益发达丰富的信息报刊,就必须作出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忧思啊!“文凭交易”张晓明文凭,既是学识的标志,又是荣誉的象征。十年浩劫中是臭的,粉碎"四人帮"之后香起来。于是,很多人把它当作了"香水",买来涂在身上。现实的中国,大学文凭意味着房子、票子、位子,有人想要就有人制造,金钱与文凭的交易或明或暗,在"文...  相似文献   

7.
《中国海关》2014,(1):80-80
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更进一步的关系中,有人只是看客,有人更加用心,而真正由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巨大的人际关系网,只留给用心的人。现代信息技术让人与人随时随地实现交互,春节也早已被渲染成塑造"关系"的机会。把握机会不仅意味着时间适宜,还要有恰到好处的分寸把握。惜言"朋友圈"人事部经理老王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一些他的工作动态。  相似文献   

8.
“大”的问题强子如果问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什么是大?"他可能解释不清,但他脑子里有"大"的概念,他会给你比划,会给你打比方,无论用什么办法,他都得找个参照。拿这个问题去问成年人,如果他想解释"大"这个概念,都无法回避"小",无限大只存在于数学逻辑之...  相似文献   

9.
“曾经有人问我,应该如何去考核这些职业经理人。我想,关键是选对人,真正的人才是会自我激励的,他只要站在这个舞台上,担任这个职务,就能够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10.
《大经贸》2009,(9):61-64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2004年底,健力宝被张海等人折腾得元气大伤,濒临停产。12月7日,三水政府主持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已经两年多没有出现、仍是‘‘双规”待罪之身的李经纬坐着轮椅出现在大礼堂,有人记录当时的景象:“他坐在轮椅上,不停地笑,并向所有人挥手,前面的人拼命想跟他握手,后面的人挤不过去,就跟在后面拍手。”  相似文献   

11.
惧者生存     
有一则故事,说的是一位牧场主投资办了个养鹿场。当鹿渐渐长大之后,发现鹿群的体质日渐衰弱,许多鹿不如人跑得快。对此,他把该想的办法都想了,但效果还是不理想。有人提议:放几只狼进去!牧场主采纳了这一建议。奇迹真的发生了:由于狼的存在,鹿群产生了危机,它们...  相似文献   

12.
冯永明  何晓春 《浙商》2009,(5):54-55
庄启传是怎样一个人?有人说他朴实无华、平易近人,有人说他沉稳内敛、深不可测,有人说他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有人说他叱咤风云、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13.
鞋子打大炮     
《三联竞争力》2010,(6):23-23
2010年5月7日,任志强在第六届大连住宅与房地产业高峰论坛的演讲现场遭遇破球鞋袭击,他敏捷地躲过了这飞来的横祸。 早在几年前,任志强就淡定地称自己是"中国人最想揍的人"之一,但当"任大炮"遭遇破鞋袭击时,他还是有些受惊。  相似文献   

14.
兰花绿色股票杨德盛从"文化符号阿"绿色股票""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胡适一生写了那么多的白话诗,流传最广也最久的,居然是这首《兰花草》.在台湾,关于胡适爱兰的故事很多,对他爱兰如命的解释也很多:有人说他把兰花作为一种人格的...  相似文献   

15.
《创业家》2013,(8):133-134
鲁迅曾说过,翻开中国的历史,写满了"吃人"二字,我觉得还不够形象,确切地说,写满了"阉人"二字。在中国,最常见、也最让人头疼的沟通场景多半是:你和他谈原因,他和你讲道德;你和他说方法,他和你表决心。比如,"这个月为什么管理费用会多了10%?""因为我们想对员工好些,所以……"但如果仔细算下数字,你会发现他列举的这些事项在多支出的10%里连2%都占不到,  相似文献   

16.
台湾,人人都是经纪人[台湾]饶仁琪,袁青经纪人时代来临!台湾是20世纪的威尼斯,高度商业化的结果,使得多数人都变成或多或少的商人,帮忙介绍一位要员、或转个Case,甚至公务员办案子,大家逐渐有"佣金"的观念,差别只在于有人收个红包意思意思,有人却职业...  相似文献   

17.
身为一个孩子的爸/妈,当孩子不在身边时,是否很想看他/她的照片?现在,只要你拥有一张建行"My Love"信用卡,那么你就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孩子最漂亮的一面,让他/她成为你的信用卡"明星代言人",时刻"秀"出你的爱。  相似文献   

18.
东京:购物的乐园朔方"顾客是上帝"对日本商家来说,绝非虚言。你若不信,何妨看一看──头一回走进东京的商店,看见不时有人对你微笑,对你鞠躬,对你和蔼可亲地说"欢迎光临",真是吓了一大跳。真有这么多人注意我吗?回头看见来来往往的顾客都安之若素,这才又定下...  相似文献   

19.
1992年,借来五千元后,一个大学教师变成了一位商海逐浪的商人。在别人看来,他这一下子就等于是跳进了海里。而彼岸却是遥遥无期。认识他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有人说他是疯子。有人说他是“另类”,但他却走得义无返顾。坚定自如做着自己的创业梦想。  相似文献   

20.
王冉 《商界》2008,(4):97-97
我最近发现打麻将和做企业有不少蛮有意思的相通之处。比如,牌桌上有人喜欢做大牌,觉得"屁和"无聊;有人则得和且和,赚点是点。这和创业者各不相同的创业心态很像——前一种像是做互联网企业不鸣则已一鸣就想赌一把做成谷歌那样的"连七对"或者"大三元"。后一种则有点像做餐饮,那点利润都是靠"缺门儿"、"无字"之类的平常手段一分一分赚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