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在双高计划中发挥好高职院校对新餐饮产业人才支撑,构建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校企融合协同育人为特色的“六进六化”育人新模式,在优化企业班培养、探索现代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双导师制、共建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等方面做出研究与实践,共同为餐饮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值赋能,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六维一体"文化育人模式是以农垦精神为核心,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育的育人模式.通过营造富有农垦特色的物化环境氛围,构建融入农垦精神内涵的通识拓展特色课程,开展以农垦精神为主线的精品文化活动,完善配套的农垦文化建设制度和激励机制,实现学生发展过程的量化管理,促进"三全育人"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以培养“德技双修”的新时代职业人才为目标,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的“双主体”育人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径,两者之间协同联动、同向同行。高职院校应把“双主体”育人与课程思政紧密融合,从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学管理机制、构建多维教学场景、打造协同育人数字化平台以及突出教学评价体系课程思政元素等方面入手,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进而培养出“德技双修”的新时代人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行业迅猛发展,人才培养日趋紧迫,教学模式研究非常重要。六融合一建设"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研究与实践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孵化学生创业团队及创业项目,是将创新创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融"思、学、产、赛、证、创"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同时,以跨境电商工作岗位能力为导向,采用"项目驱动"及"实战"教学方法,构建"双语""双师""双轨""双创"师资团队,逐步实现"六融合一建设"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有效解决了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岗位需求脱节、校企合作不深入、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等问题,促进了校企合作、产教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全面深化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路径的创新,成为了近几年来现代国际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物业管理专业由于社会认可度不高,专业综合性强,学科涉及面广,教学内容跨度大,而存在着招生难、师资和实训场地不足等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探索现代学徒制主导的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物业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从而形成紧密的院校与企业“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招生招工一体化,创建“双元型”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课程、联合授课,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基地,形成个性化、多元化实习、实训模式,校企融合考核改革等,进行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解决目前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普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6.
“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的提出是与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成果的产业化以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相关联的。本文是如何将“校企双主体”育人作为一种教育机制理念移植运用到宿迁学院校企合作的有益经验分析上,并探索在宿迁区域创业文化语境中宿迁学院是如何践行并实现“培养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这一办学定位的?过程中,“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是如何可能得以彰显的?同时,“校企主体”育人机制又是如何通过宿迁学院经验而被加以建构、形成与完善的等等都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7.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是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而机制创新则是改善校企合作现实局面的突破口。文章在分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位一体,多元协同"协同育人模式,并在盐城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进行实践。实践表明,该模式以提高协同育人质量为目标,通过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实现了"一体化、全过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促进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8.
该文分析了校企合作育人的基本过程,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该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及变化,对比了不同模式的效果.通过解读学生实习心得,对校企合作育人进行反思,认为深度校企合作育人应回归教育本质,避免单纯追求理念创新,重在执行.高职院校应以我为主,规范实施,实现校企资源融合,以提升校企合作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按照"扬优、扶重、培新、集群"的专业发展策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专业顶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现代产业为重点、其他专业为拓展的专业格局.其探索与实践对当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颇具启示意义.未来高职院校应从专业建设的高职性、地域性、独特性入手,加强特色课程开发与建设力度,培育特色专业,促进校企对接、产教融合,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建立健全专业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面向后工业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社会的治理模式将实现从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向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德治"将取代"法治"成为社会治理的总体特征.此时,"德治"是德治、法治与权治的统一.基于人的共生共在的根本目的,在以"德治"为特征的合作治理的体系内,多元治理主体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内在的伦理精神为动力,在制度安排上突出道德的因素,共同推进社会治理的有效实现."德治"的建构依赖于"德制",而实现的公共行政改革也应积极推进"德治"实现的有效路径的建构与选择.  相似文献   

11.
校企文化的融合成为校企深度合作的新取向。该文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解决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冲突对高职校企合作的影响,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把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重点培育和提炼"校魂"(学校精神)的高职学校文化。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优良的职业素质为核心,以扎实的专业理论、高超的职业技能为基础的,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间文化的互融、互通逐步成为校企合作的新取向。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需要更多地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这一内涵本质上探讨与实践,应将具备的专业文化涵养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专业文化融合产业文化、企业文化关键是对其价值取向的认同和归属.摒弃更多的从利益角度的思考,只有对产业、企业文化的认同、接受、融合,并渗透到专业建设及学生专业学习全过程。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才能真正走向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内涵与质量才能切实提高。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校园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性,不仅关系到整个校园文化氛围,也牵涉到高职院校校园教学质量的提高。尤其在现阶段,创业文化不断发展,校园已慢慢成为创业文化的平台,如何保证创业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绽放光彩,实现学生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所在。文章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析了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创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希望可以找到有效的解决对策以实现现实情况的改善和调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各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出现了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新校区如何传承和发展老校区校园文化,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该文试析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并对如何建设新校区校园文化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5.
闽南文化与高职通识教育的融合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地方文化,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泉州高职院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活动开展、环境建设、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闽南文化与泉州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融合要构建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建立胜任闽南文化通识教育教学的教师队伍,设立科学的闽南文化特色高职通识教育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建本科院校应加强艺术活动与审美教育结合、学习活动与人文教育结合、竞赛活动与精英教育结合、实践活动与公民教育结合,从而实现文化的积淀和深长教育意境的生成,进而整体性提升校园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直接体现,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高校大学精神的集中展现.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为“90后”群体,他们成长于中国社会经济大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时期,在新形势下,校园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但有些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创新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校园文化活动质量不高,思考校园文化活动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高校校园具有开放性、超前性、易变性、同一性、选择性等特点.校园文化对高校育人具有特殊作用.应优化校园的物质环境,制定正确的校园文化政策,建立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教师队伍,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保证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职业指导促进校企文化交流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推进工学结合的创新培养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而毕业生进入职场后对于企业文化的不适应,阻碍了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所以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应该促进校企文化交流,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文化。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景观建设是其基本内容。商专校园文化景观贯穿继承与弘扬"闽商精神"的根本理念,将几大文化板块相融通,构造出丰富多彩的内容。探讨校园文化景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结合相关的基础理论,分析校园文化景观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多重积极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化教学方式落到实处,有益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发展,对深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多样化途径的认识与理解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