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经济》2013,(3):125-128
环城游憩带是一种特殊的城市郊区旅游活动空间,已逐步成为城市及周边居民的休闲之地。本文基于客源市场需求,立足于南昌本地资源,分析了南昌市游客的数量、结构、时空分布,等等。研究发现:南昌环城游憩带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游客旅游满意度一般,并且,从总体上而言,南昌环城游憩带旅游仍处于粗放式开发阶段。为此,文中提出了创新开发休闲旅游产品、调控时空分布、合理发展游客数量、完善游憩系统、提高游客满意度等建议,旨在为南昌环城游憩带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城市环城游憩带发展态势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认为环城游憩带已成为大城市旅游空间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易达和与城市不同的乡村景观,深受城市居民的喜爱.但由于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认识不到位、资金因素制约等,环城游憩带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城游憩带打造应深刻认识城市居民对环城游憩带的共性需求,高度重视其旅游产品的复合性,精心打造各景区的独特卖点,并根据环城资源、环境有限的特点,科学规划,努力保护好城市周边具有优良生态环境的游憩区域.  相似文献   

3.
一、环城游憩带的内涵与发展趋势环城游憩带(ReBAM)实际上指存在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  相似文献   

4.
休闲游憩业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在界定休闲游憩带概念的基础上,从地理区位、交通区位、环境区位及其旅游资源条件分析入手,对合肥市环城休闲游憩带旅游开发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在清远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论述清远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提出清远环城游憩带与其城市化的渗透关系,并进一步总结出环城游憩带与城市化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6.
雷清 《价值工程》2011,30(15):20-21
本文以商洛市为例,对环城游憩带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从环城游憩带对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规模提升、内在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商洛市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近年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为商业服务业带来了市场,旅游产业对商业有着广泛的带动作用,因此对旅游城市商业服务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本文认为城市游憩商业区是未来旅游城市发展商业服务业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环城绿带对城乡边缘带景观的促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环城绿带通过抑制城市蔓延而有益于城市景观;环城绿带以其与城乡边缘带在地理空间、建设目标和管辖上的关联性构成了对城乡边缘带的作用基础,并由此形成其促进机制.基于环城绿带对城乡边缘带景观的作用基础和促进机制的分析,提出要从城乡发展与规划角度保证环城绿带的合理空间布局,从形态和尺度上保证环城绿带的生态功能,从制度和公众支持方面保证环城绿带的永久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外出参加旅游活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周末参与到短途旅游中,在假日走出熟知的环境,缓解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这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石家庄环城水系的建成和开放对石家庄市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石市环城水系旅游的特点、功能并提出了对环城水系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少湃 《城市问题》2012,(3):54-57,67
大众旅游的逐步普及和城市游憩的迅猛发展,使城市旅游空间超载问题日益加剧。在分析游客构成和比较不同类型游客空间行为特点的基础上,认为高级别旅游景区应主要承担旅游功能、弱化游憩功能,并提出了城市区域内不同等级的旅游空间合理分工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旅游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能否为外国游客提供成熟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评价能否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考量。通过构建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满意度评价假设模型,并以苏州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外国游客对中国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满意度评价,研究发现:(1)旅游接待服务、交通便捷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安全保障服务和游憩便利服务是影响满意度的直接重要因素;(2)接待服务对苏州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满意度评价影响程度最大,其路径系数为0.79,其次为交通便捷服务和公共信息服务,路径系数分别为0.40和0.35,安全保障服务和游憩便利服务影响程度相对较小;(3)行政监督服务对公共信息服务、游憩便利服务、安全保障服务和交通便捷服务有直接正向作用,间接影响外国游客对苏州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满意度感知评价。最后,提出了完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相关对策,实现创设健康有序的旅游公共服务市场的目标,提高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和地位。  相似文献   

12.
<正>城市滨江区域一直是各城市发展滨水经济、提供滨水休闲的重要区域。构建滨江游憩系统对滨水城市意义非常。重庆是一座充满生机、富有韵味的大都市,是我国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其主城依山傍水,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人造建筑于一体的滨江旅游带。笔者在综述滨江游憩休闲旅游发展的基础上,以重庆为例,对重庆主城滨江区的现状及休闲旅游资源的重组进行研究,运用SWOT分析法和区域竞合分析法对重庆主城滨江游憩休闲带的构建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分析给出匹配战略指引。  相似文献   

13.
休闲度假旅游在我国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一、引言休闲度假旅游是以游憩、娱乐、度假、休养为主要目的,直接关注人的内在感受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形式,与普通旅游相比具有访问地相对固定;强调休息、娱乐和保健;滞留时间相对较长;可重复消费及家庭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统筹中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旅游在推动以城带乡,尤其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方面的特殊作用,使其成为当前城乡统筹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新切入点。因此,文章结合我国城乡现状以及城乡统筹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城乡统筹中城市旅游的特殊作用、发展条件、发展类型、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而系统的分析和探讨,不仅现实意义明显,也有极强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贵州黔东南巴拉河旅游产业带是贵州乡村旅游的一个典型示范区.巴拉河旅游产业带的开发对黔东南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论文选取了产业带中的郎德苗寨和南花村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巴拉河旅游产业带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的湿地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湿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提出了湿地旅游开发的一些模式,探讨了如何在尊重自然进程、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展湿地游憩活动,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7,(24):253-255
推动城乡旅游发展是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城乡旅游发展的研究态势,运用citespace对我国以城乡旅游发展研究为主题的1998-2015年CSSCI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分别绘制出作者共被引、关键词共现与文献共被引等知识图谱。文献共被引显示了城乡旅游发展研究中的经典文献与知识基础,对城乡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水上游憩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也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亲水的天性。为此,凭借度假区创建全国都市生态旅游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的契机,推进度假区水系游憩空间网络化建设,不仅能大大丰富旅游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度假区提供新增长空间,同时也是展现"回归自然、休闲度假"度假区整体品牌形象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9.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乡村旅游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乡村旅游不仅能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它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可以成为解决我国当前的"三农"问题一个有效途径,从而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简要介绍了乡村旅游的定义、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河北省乡村旅游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发展河北省乡村旅游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旅游城市高品质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文章在对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进行概念溯源的基础上,从理论理性层面透视了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独立构念、嵌套结构、交互系统、完型意义的四重内涵逻辑,进行了类型学意义的识别与分析;为进一步解剖、厘清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内涵意蕴、特征,还从文化旅游吸引力、文化旅游品牌、文明交流历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创新创意产品、宜居宜游环境、现代城市功能、城市治理能力和发展理念等对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进行了解构阐释。文章认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卓越魅力和标尺意义,创造了独特文化形态和文化氛围,旅游吸引强劲、产业发达、产品丰富、服务完善,且历史悠远、环境优良、兼容并包、开放创新、主客共享的现代化旅游城市。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旅游城市和城市旅游的理论内涵,对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促进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