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那么,怎佯在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杨姝荣 《活力》2006,(3):195-196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的美是通过艺术化的声音组合表现出来的,任何音乐都蕴涵在艺术化的声音之中。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之一。在钢琴教学中,音乐感觉和音乐表现应当是弹奏技能培养的结果。感受音乐是指每个人内心的音乐感受,而表达音乐是指音乐感与音乐理解在演奏中的体现。教学实践发现,许多钢琴专业毕业的学生不善于领会音乐语言,弹出来的作品平淡机械,了无生趣,音乐感觉严重滞后于音乐技术。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钢琴教学多数只注重了纯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感觉的综合培养。学生缺乏深厚的音乐感,就无法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灵魂,更无从触类旁通地进行钢琴独奏之外的即兴伴奏、乐曲配编、简谱伴奏等话动。  相似文献   

3.
音乐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以感觉到,音乐对人的全脑开发和训练具有积极作用,音乐也有助于培养人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经典音乐能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良好品格。感觉是歌唱者认识歌唱最初级、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歌唱的感觉无论在教学还是在演唱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一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情况下,单凭感觉就会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判断。因此,正确的认识歌唱感觉对于学唱者就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敏 《活力》2007,(8):138-139
音乐审美能力是音乐活动得以展开的主体方面的基础或能力。它包括了音乐感觉和知觉、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音乐动作和智慧、音乐表现等多种能力。它是一种在特殊情感体验状态下,体现音乐审美创造性的认知能力或敏感性。我们并不否认音乐上的“天才”所特有的这方面的能力,但就一般人来说,必须承认这种审美能力的获得和提高是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李师 《企业文化》2007,(8):85-86
长时间地在一处工作,人们难免失去工作热情,逐渐懈怠起来。怎样不断激发热情,保持良好的心态,唤醒工作激情?一位专家提出10招。1.求助专业心理催眠师,唤醒工作潜能。当工作压力大到你老是想"临时脱逃"时,先别忙着递辞职信,求助于心理咨询的催眠力量,来看一看你潜意识中,对这份工作是否还保有留恋,是否还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咨询者会给你放催眠音乐,取出一个眼罩让你带上,并从脚趾头开始诱导你一部分一部分放  相似文献   

6.
杨洋 《人力资源》2016,(12):86-88
试想一下,如果你可以思考和活动,却没有感觉,生活将会怎样?你是否愿意不再体验到恐惧的感觉,但同时也不得不失去感受爱的能力?你是否乐于以放弃欢乐为代价去远离悲伤?显然这些都不是什么好买卖,你注定会后悔.我们很快将会看到情绪的诸多重要功能. 也许你认为情绪只是一种感觉——“我感到快乐”或“我觉得悲伤”,当代心理学家将情绪界定为一种身体和精神上的复杂的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感觉、认知过程以及行为反应,这些是对个人知觉到的独特处境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如何通过系统思维辨证共生的智慧、集思广益整合的智慧、唤醒心力成就人生的智慧帮助每一位干部职工提升人文修养和科学素养,是唤醒职工智慧心灵的重要选择。文章从"家文化"的理念入手,分析得出企业实施"家文化"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工作和事业,是一项促进人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方法,企业从中可以找到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时也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方向,让我们找到"家"的感觉,从"小家"悟"大家",活出健康和美丽。  相似文献   

8.
张国栋 《活力》2005,(5):171-171
歌唱性就是人们在唱歌的同时体会到的那种美感、情感、情调、心态。在音乐表演艺术的领域中,人们所有的情感,通常是直接用人声或间接用器乐歌唱来抒发的。当我们用歌唱的内在感觉弹奏钢琴,并把这种感觉通过手指转变为相应的琴声时,就是弹奏中的歌唱性。  相似文献   

9.
在合唱中,合唱指挥是指导合唱队员进行歌唱的组织者、领导者,指挥对技术与艺术手段的驾驭是实现合唱艺术表现的重要保证。一支好的合唱队伍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合唱指挥,指挥是音乐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是合唱队伍的主导。本文把合唱指挥的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前期专业水平的培养,从音乐理论基础、音乐感觉、熟练的音乐技巧、音乐相关的文化知识、组织能力等能力培养的要点进行论述。第二个阶段:后期实践能力的提高,从案头工作、排练、演出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梁永程 《中外企业家》2009,(16):149-149
德彪西作为印象派音乐家不懈追求以实现的目标是:让音色具有广泛的艺术性含义,与旋律和声、节奏一样成为一种有效的音乐表现手段,而不仅仅作为一种物理现象。他试图用音乐作品来表现生动逼真的感觉世界,他不愿受传统规则的约束,这就要求他以一种全新的创作手法,来唤起人们想象中的世界。德彪西的印象派音乐,不仅仅是在音乐语言上和色彩上新的突破而创立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德彪西的音乐真正伟大之处是把这种独特的音乐语言和风格提高到了一个相当的艺术高度,使之成为音乐中堪与任何伟大作品媲美的可贵宝藏。  相似文献   

11.
对于爱好书法的陈昆领来说,每每创作出几幅作品时,那是一件美好又美妙的事情。他喜欢听着音乐写字,喜欢那种让心随着音乐,让笔毫自由驰骋的感觉;他喜欢写字时那种心无挂碍、自由自在的状态;喜欢写字时那种可以什么都不想又可以什么都在想的思维和精神的彻底释放。  相似文献   

12.
1主要技术内容 数码音体舞台将数码音源技术、光电传感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有机结合,创新出一种音乐与体育互动的环境(小舞台).这种能够"跳"出音乐的小舞台,可作为音乐与体育互动训练的新教具,广泛应用于中小学、幼儿园中,它集体育运动、艺术表现和娱乐性为一体,使儿童受到多种感觉的综合训练,得到多元智能的开发,即:身体动感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的综合发展,为中国的素质教育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推荐者社交网站在提升消费者购买转换率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本文基于刺激-机体-响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理论模型,从消费者愉悦及唤醒两个方面,构建了推荐者社交网站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的概念模型,以揭示推荐者社交网站的作用机理。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表明,愉悦和唤醒均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信息丰富度、客制化、视觉性对愉悦及唤醒分别产生显著作用,其中信息丰富化对唤醒产生了负向影响作用;经济性对愉悦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唤醒未产生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你生活在一个信息过量的社会。清晨,收音机将你从睡梦中唤醒,顶多只让你欣赏12分钟的音乐,就得逼着你忍受3分钟的商业广告。迷迷糊糊地翻身下床.被邮递员扔在门前车道上的报纸在招唤着你.而电视机此刻也在吵吵嚷嚷地吸引你的注意力。广告可谓无所不在:麦片盒子上的广告、随咖啡附送的优惠券、路边的广告牌。你走进一家餐馆.本想享受一顿轻松的美餐.  相似文献   

15.
代红宝 《活力》2012,(8):239-239
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它从一个较高的音乐审美角度来表现声音。它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发声过程,而是通过情感情绪的变化来表现声音的,所以大家听到的众多的声乐作品让人感觉美不胜收,正因为人类是有感情的高级生物:情感左右声音的变化,声音又是情感的体现,才让人有美的感受,才让人们从情感的角度去对声乐演唱进行审美。  相似文献   

16.
选取两所省属师范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编制的马惠霞2008年编制的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问卷,共88条题目,4个维度,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问卷对被试的学业情绪水平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一是省属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学业情绪略受专业类型、性别和是否师范方面影响。二是省属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在积极高唤醒、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积极地唤醒和消极地唤醒学业情绪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Reiko 《政策与管理》2008,(6):105-105
不同的音乐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由于旋律、速度、音调等不同,可分别产生镇静安定、轻松愉快、活跃兴奋等不同的作用,从而能调节情绪,稳定内环境,达到镇痛、降压、催眠等效果。所以,很多人都会利用听音乐来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18.
古代的诗歌散文中有许多名篇佳作,读之朗朗上口,听之铿锵悦耳,如深山的泉水,似月下的箫声,这种感觉正是语言的音律美在读者心中的映射.古诗中有一句名句"独揽梅花扫腊雪",音调和音乐简谱中的"1234567"(哆来咪发唆拉西)极为相似,产生了回环婉转的音乐美,堪称语言音律美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一款iPod突然让苹果找到了那份久违的感觉。正是这款奇妙的音乐播放器,不但帮助苹果轻松摆脱了财务上的窘境,而且直接颠覆了索尼数十年苦心经营的音乐帝国,甚至还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戴着乳白色的耳机,沉醉属于你自己的音乐里,让一切不再存在!苹果有什么?苹果有乔布斯,有iMAC,有iPod,有一个天下最美的OS,还有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集中器短信唤醒器工作的基本原理出发,对台区抄表工作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阐述集中器短信唤醒功能实施的思路及操作流程,为电力企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