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亚男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294-295
近年来,公众舆论在维护个体权利,揭露事实真相,表达民情民意,监督司法机关公正执法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也出现了舆论影响司法审判等负面影响。舆论监督是公众表达自由的宪法权利,而审判权独立也同样在宪法中予以规定。舆论自由与司法独立在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上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然而两者却存在着张性。司法独立让位于舆论审判并非常态,应当加快相关司法制度的建设和舆论媒体监督的立法。  相似文献   

2.
核心阅读无论是司法审判或传媒监督,都应以确保司法公正为最高目标和价值追求。只要是有利于维护、促进司法公正的司法审判或传媒监督,两者都要以理性的态度给予认同、支持和配合。传媒舆论作为某一特定时间内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直接愿望,常常是不稳定、即时性、感性化的,无论如何不应逞一时之快,冲击以理性为基础的司法权威。在保证名誉权受到传媒损害的人们获得必要法律救济的前提下,如何对宪法所确定的公民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的权利加以保护,最大限度确保传媒监督权的正确行使,司法应以宽容态度,作出冷静思考和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3.
舆论一经形成所产生的强大社会力量影响着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而媒体的出现催生了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司法审判领域,舆论产生的监督力量对遏制司法腐败有积极意义,但是舆论的过度关注加上媒体的不规范报道,有时反而会干扰司法公正.司法审判既要尊重舆论监督,又不能迫于舆论压力失去法治的立场;公众和媒体在行使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权利时,也应该以尊重司法为前提.  相似文献   

4.
吕小兰 《商》2013,(10):174-174
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是现代法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目前法治社会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之间仍存在一定的矛盾,新闻舆论影响司法裁判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了“舆论审判”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两者的关系作出梳理。  相似文献   

5.
胡俊 《商》2013,(18):231-231
司法审判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攸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不断影响民意的同时也为民意所监督。近年来,作为民意与法意交流的重要平台,舆论媒体经常过度解读或者不当放大司法审判中的个别案件,引发甚至激化了民意和法意的冲突,给人民法院独立司法带来了巨大压力。在当前复杂的网情社情下,如何能在准确认识和理解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实现民意的畅通表达,使媒体和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得到保障,同时又能保证司法程序的独立性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6.
在转型期的中国司法领域,公众舆论即民意在维护个人权利、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在司法领域出现了民意审判的现象.这与当前依法治国的主题相矛盾,是对依法治国方略的破坏,且民意易受利害关系人操纵,刑事领域民意审判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因此,应促使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推进司法队伍自身建设并探索人民陪审员的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7.
在司法实践中,舆论力量可以对司法审判进行有效监督,但是,有时在媒体和网络片面或模糊的报道下,社会舆论很容易偏激地倒向司法审判中的某一方,舆论的压力甚至它的反客为主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司法独立判案,这会对司法实践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公信力产生不良影响。我国应从司法、媒体以及相互关系三个层面入手,既要保障落实舆论监督的理智,司法又要认真听取各媒体正确的意见,而不要屈从与舆论监督,实行真正的司法独立,规避“舆论审判”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媒体审判"严重影响了司法独立。"媒体审判"实际上是无限美化媒体监督功能所带来的一个负面后果。本文将从分析"媒体审判"对司法独立的影响入手,探究媒体监督对司法独立造成侵害的原因,并就如何解决"媒体审判"妨碍司法独立问题提出措施及构想。  相似文献   

9.
李珊珊 《商》2014,(29):203-203
在当今社会,网络舆情危机不断加深,已经影响到了一些刑事案件的审判的独立性。网络真情的发展,不仅内在的影响法官独立审判的思维,而且外在的影响法官独立审判的判决结果。对于司法独立的影响,可以建立相应的预防和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机制;加强对媒体的监督与引导;司法机关建立专门案件交流机制;加强民众的道德与法律建设,以应对网络舆情对司法独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舆论是公众意见的集合形态。单个公民发表的意见,即使完全正确,也不能称之为舆论:只有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和认同,成为公众的共识(社会集合意识),才能形成舆论“这样一来,进行舆论监督的时候,就需要事先引起公众的讨论和评析,如果公众没有参与,也就很难称得上是舆论在监督”。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表达自由这一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也因网络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正是由于网络表达具有匿名、广泛、即时互动、无中心化、形式复杂多样等特性,使其对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实现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不加以有效规范的网络表达自由也产生了与国家安全、公序良俗、隐私权、名誉权等其他利益冲突的消极作用。本文通过明确网络表达自由的内涵,分析其作用以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曾妍 《现代商业》2007,(27):283-284
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首要前提,然而,媒体监督对司法独立具有天然的侵犯性,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界定司法、司法独立和媒体监督的含义和外延,深刻论述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在法律规定和现行体制下的矛盾,提出解决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矛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曾妍 《现代商业》2007,(33):283-284
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首要前提,然而,媒体监督对司法独立具有天然的侵犯性,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界定司法、司法独立和媒体监督的含义和外延,深刻论述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在法律规定和现行体制下的矛盾,提出解决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矛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的冲突与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敏耕 《市场论坛》2007,(10):85-86
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都受到宪法的认可和保护.舆论监督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一种基本形式,而司法独立是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一项基本原则.在现代社会,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是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司法权独立行使的原则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斥舆论监督对司法权的影响,由此导致二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解决这种冲突的关键是,要规范舆论监督权和司法权的行使,使它们在各自合理的限度内发挥彼此促进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艳东 《致富时代》2011,(3):202-202
网络舆论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作为法律监督的一种,对实现司法公平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网络舆论往往会“越界”,对司法活动进行着不合理的干预。因此,要正视网络舆论监督司法活动的现象,合理规制网络舆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以寻求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有着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针对一些社会影响力大的案件,政府在加强对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监督,促使其正确引导公众舆论的同时;也应当意识到案件相关人员其庭外言论可能通过微博和博客等自媒体对公众舆论产生不良的影响(特别是部分案件律师期望通过舆论试压的方式对案件审判结果有所影响)。以互联网时代律师庭外言论应对方法展开研究,通过界定什么是互联网时代律师庭外言论并分析互联网时代律师通过微博和博客等自媒体发表庭外言论的影响,最终提供了几条互联网时代律师庭外言论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楚 《消费导刊》2009,(20):145-146
新闻监督与司法独立均具有合宪性,但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利益的均衡点是一个值得新闻界和法律界思索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新闻监督的性质和司法独立的内涵着手,通过厘定新闻监督的权利边界,试图协调新闻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同时,对于完善我国的新闻监督制度以及法院针对不当干涉的应对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我们必须落实宪法的法律基础地位,奠定市场经济的法律规则基础——宪政制度;建立宪法监督的民主制度,完善国家权利结构;确立司法独立的法治制度,完善司法控制;限制政府权力,建立民主法治的公共政府;增进宪政制度的非正式制度变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宪法秩序,建立符合国情的宏观调控体系;通过宪政制度的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以此推进宪政制度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舆论是公众意见的集合形态。单个公民发表的意见,即使完全正确,也不能称之为舆论:只有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和认同,成为公众的共识(社会集合意识),才能形成舆论"这样一来,进行舆论监督的时候,就需要事先引起公众的讨论和评析,如果公众没有参与,也就很难称得上是舆论在监督"。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新闻舆论对热点案件的报道和评论逐渐增多,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也备受关注。新闻舆论监督对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逐渐凸显,运用得当能够有效防范与纠正冤假错案、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运用不当则有可能干扰司法独立、损害司法权威。为了实现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平衡协调、和谐共存,应当规范新闻媒体监督行为,提升监督司法的工作水平;健全司法制度,注重司法公开并妥善处理投诉;完善新闻立法,明确规定新闻舆论监督的范围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