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创新性地引入了《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理念,弥补了原制度无形资产核算的不足,丰富了无形资产的核算内容。文章深入分析了新旧制度无形资产核算的不同,并提出了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核算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无形资产比较集中的地方,但目前很多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与核算中仍存在意识淡薄、机制不健全、核算评估缺位、效益低下、无形资产流失严重等问题。直强化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修订核算制度,建立核算体系,设置合理的激励机制,加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与核算。  相似文献   

3.
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在制度上已经作了详细规定,但在无形资产会计核算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自创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核算、无形资产摊销和无形资产报废处理等方面,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就如何完善相关会计核算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奔  陈君 《会计之友》2009,(15):108-109
本文试图以独特的视角,依据新会计准则,运用比较研究法。沿着无形资产进入、存续、退出企业的生命历程,在充分解析无形资产核算与固定资产核算异同的基础上,借鉴固定资产核算的成熟技术,探索完善无形资产核算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显著,拥有无形资产的企业能够获得超额收益,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无形资产的竞争力.因此,无形资产的核算问题日益受到会计界的关注,要求将更多内容纳入无形资产核算范围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此,本文讨论了无形资产核算存在的局限性,并进一步讨论了无形资产核算范围的确定原则及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于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核算、计量、披露等作了明确规定,对纠正无形资产核算中的偏差,体现新经济形势下无形资产的变化和发展,维护正常的会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以独特的视角,依据新会计准则,运用比较研究法,沿着无形资产进入、存续、退出企业的生命历程,在充分解析无形资产核算与固定资产核算异同的基础上,借鉴固定资产核算的成熟技术,探索完善无形资产核算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当前无形资产会计核算范围狭窄,在会计报表中披露不充分。因此,要扩大无形资产要素范围,改变无形资产费用资本化核算方法,改革会计报表中无形资产的揭示。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无形资产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无形资产的内涵在不断丰富,企业无形资产核算范围的确认原则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计量手段更加科学,更具有可靠性和公允性.本文就无形资产的概念、核算范围的确认以及计量问题进行系统论述,总结出无形资产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10.
当前无形资产会计核算范围狭窄,在会计报表中披露不充分.因此,要扩大无形资产要素范围,改变无形资产费用资本化核算方法,改革会计报表中无形资产的揭示.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在借鉴和吸收我国已有的无形资产准则与相关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无形资产核算的会计规范作了许多方面的新规定。文章主要从研究开发支出的处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销,以及无形资产的减值处理等方面,讨论新准则作出的新的会计规范。  相似文献   

12.
自创无形资产的计价一直是会计界关注的焦点,争论的核心在于研究与开发费用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的问题。本文从自创无形资产的支出项目及计价方法入手,对比了不同国家对自创无形资产计价方法的差异,指出了自创无形资产研发支出费用法的不足,评价了我国新无形资产准则对自创无形资产计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及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无形资产的内涵和外延已拓展到智力资本及实物期权。在智力资本研究的基础上,把实物期权无形资产列入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范畴,将有利于企业价值的真实反映。因此,本文将对实物期权无形资产的范畴、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以顺应知识经济形势下对无形资产会计制度进行改革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4.
无形资产学的建设是一个过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当时国内和国际环境下,在此之前形成的无形资产理论是我国无形资产建设的基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推动了无形资产学的建设。进入21世纪,我们应面向世界,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无形资产学。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企业必须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并不断地研制和开发新产品,因此无形资产的数量将越来越多,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将越来越大。文章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为理论依据,论述了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摊销、减值等问题,对理解无形资产的内涵及其会计处理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分析了区域无形资产的概念、特徵、种类及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区域无形资产建设的建议,以期封建设和完善中国区域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于新颖 《价值工程》2014,(18):168-169
新经济态式下的无形资产本质上是知识资产,与传统无形资产不同。本文从新兴无形资产特性和种类谈谈笔者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2001~2005年上市公司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实证研究,对上市公司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状况进行了统计性描述。在此基础上利用统计检验的方法对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进行了差异分析,并对影响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的财务报告方面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指出了影响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的财务报告方面的主要因素,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the adoption of IFRS in Australia has changed the accounting for goodwill and identifiable intangible assets (IIA). Based on unique hand‐collected data for 802 Australian firm‐years during 2000–2010, we find that expenses related to IIA are higher under IFR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view that IFRS accounting policies for IIA are stricter than those under Australian domestic accounting standards pre‐2005 (AGAAP). Our results show two effects that accompany higher IIA expenses under IFRS, which reduce a negative impact on earnings: (i) lower goodwill expenses, and (ii) a shift in recognition of IIA from those with finite useful life to IIA with indefinite useful life. Finally, our market value analyses suggest that the market does not treat mechanical goodwill amortization as a genuine expense, but does treat as genuine expenses discretionary impairment charges, and more lenient IIA amortization under AGAAP. Our results are in line with prior Australian studies claiming that imposing stricter accounting rules for intangible assets under IFRS tends to diminish the quality of investors' information set.  相似文献   

20.
邵建英 《价值工程》2012,31(11):121-122
本文以自己所在建筑行业的角度,审视、提出不同于一般企业的无形资产特点,分析论证了建筑行业无形资产内涵广于其他行业的定义,剖析了建筑行业无形资产的实体拥有具有公共性;实体盈利具有间接性;资源特征具有二次开发性。这都是以前很少从理论上总结或提出的新思路、新角度、新观念,对建筑企业的无形资产定义是一种挑战,对建筑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是一种进步。所以,本文更主要是为了抛砖引玉,和更多的同行共同努力探索,对行业管理进行一定的创新和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