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交通财会》2005,(10):60-62
第一条 为规范企业国有资产评估行为,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国有产权有序流转,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和《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91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国有资产评估行为,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国有产权有序流转,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 7 8号)和《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9 1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相似文献   

3.
目前,企业股份制改造方兴未艾,但在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值得正视。 从实际情况看,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在:资产评估时,低估国有资产作价入股,甚至无偿划拨部分国有资产设置“企业股”和“内部职工股”;企业分红时,同股不同利,国家股红利少;上缴财政时,企业不积极,国家股利被企业长期无偿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反映国有资产的真实价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护资产所有者、经营使用者的合法仅益,迫切需要有一套公允、科学的资产评估办法。资产评估作为社会性和公证性事业必将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交通运输企业的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和其它资产等。本文仅讨论公路运输企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但近年来国有资产的流失情况却日益严重。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堵塞流失的漏洞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而艰苦的任务。国有资产的流失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流失的原因也较为复杂。在此,我就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及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问题谈一些看法。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流动资金流失。如无视企业效益和国家利益,虚盈实亏,涨工资,发奖金。滥用职权开支一些不合理费用等,造成企业净资产额外消耗。2应收账款的流失…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及流失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 ,提出了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有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对国有资产流失给出明确定义及分类 ,针对如何加强铁路国有资产管理 ,有效防止资产流失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有资产的流失随着敷革的深入愈演愈烈,为此新刑法增设了一系列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完善了对国有资产特别是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刑法保护。迄今为止的改革历程表明,每走一步,国有资产就公流失一部分,固此,加强对国有资产流失违法犯罪的研究并力求在立法上予以完善,仍然是我们义不客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国家对铁路投入大量资金,使铁路国有资产不断增加,但同时出现铁路国有资产不断流失的严重问题,提出必须强化铁路国有资产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文中剖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几种表现形式及流失原因,据此提出强化铁路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国有资产流失”这一说法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出现的。国有资产被人为地采用不正当或不合法手段转变为非国有资产;除了上述“变性”流失外,还应当包括国有资产的各种损失,如盘亏、报废、毁损造成的损失以及国有资产低效率运营造成的损失等”。关于国有资产大家都很关心其命运,因为说到底,国有资产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财富,实属来之不易,应该“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因此,研究公路运输企业现阶段国有资产流失的成因,采取相关的对策,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公路部门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为例,分析了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建立和完善了制约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程序严密的固定资产形成机制、有效的监督控制机制、公开透明的处置机制、加强了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有资产的流失已经成为困扰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本文就国有资产流失的特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寻求更有利于国有资产管理的方法,减少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经营性国有资产为例,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其保值增值的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谈点粗浅认识。回国有资产保呼增值的审计内容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应该包括国有资产的投入、存量、收益和处置等各个环节。1.投入管理:主要是指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的确认和投资方向的确定,包括产权界定、产权登记和产权管理。当前国有资产流失的核心是产权流失,它不仅表现在实物的流失上,而且体现在所有者权益的流失上。特别是国有企业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资产主体不明确,产权边界不清的问题,政府许多机构仍不时以所有者的身分去干…  相似文献   

13.
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制止国有资产流失──朱镕基副总理谈国有资产管理国务院副总理朱基在1991年11 月召开的全国国有资产管理暨全国清产核资工作会议上强调,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坚决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制止国有资产流失。朱基指出,党 中央、国...  相似文献   

14.
股份制改革是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之一 ,通过股份制改革明确产权 ,改变过去的对国有资产无人关心、无人负责的状况 ,从而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股份制改革能否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前,海监系统部分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比较混乱,这是因为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者存在“吃大锅饭”思想,国有资产管理的好坏,费用支出的高低与本人的切身利益无关,有些人还可以从中渔利,侵占国有资产。据初步统计,全国海监系统有近9亿元固定资产和大量的流动资产,这些资产是海监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资产,防止流失,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资产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海监系统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主要表现:@经营管理不当造成的流失1.淡化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着对制度执行不严和不规范的情况,在技术改造、基本建…  相似文献   

16.
袁文国 《交通财会》1996,(11):35-35
国有资产流失原因浅折袁文国国有资产是指国家所有的财产或财产权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发挥国有资产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推进国有资产改革,已成为当前经济改革的热点问题。早在1988年,国家就成立了国...  相似文献   

17.
《交通财会》2016,(9):87-9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国办发[2015]79号)等要求,为落实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责任,完善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8.
国有资产,4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积累,12亿劳动人民的血汗,共和国生存和发展的“家底”。然而近几年来,我国国有资产每天大约流失1亿元,到目前为止,至少有5000多亿元国有资产流失。所以,如何保护国有资产的问题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那么,国人首先关注的那应该是:国有资产都流向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19.
国有资产闲置也是一种流失祝恒健有一种观点认为,产权交易行为不规范,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之一,这无疑是正确的。本来,我国国有资产家底很厚,但低效率运行甚至闲置,也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推算,我国目前约有30%一40%的资产闲置浪费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国有资产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社会上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反响强烈。当前,交通企业资产流失问题也较为突出,对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探讨分析其成因及提出解决对策已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