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使我国的总供给能力大幅度提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惯有的短缺状况逐步缓解。特别是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我国经济中市场的作用急剧扩大,供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短缺逐渐让位于过剩,总体上的供不应求变成了供过于求,经济增长由主要受供给约束转变为主要受需求约束。特别是1997年以来,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对经济增长起重要支撑作用的国外需求明显下降,国内需求不足制约经济增长的矛盾更加突出。在这种形势下,扩大内需已经成为近期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相似文献   

2.
实现经济增长是我国长期以来的首要目标,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本文通过研究经济增长目标下的需求结构调整,得出需求结构调整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维持经济稳定的重点。因此,我国应努力改善消费环境,夯实居民消费需求扩大的基础,调整国民的收入分配机制,以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审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整个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很不平衡,导致了各地区上市公司对高质量的审计需求的显著差异[1].因而,本文以我国特有的经济转型时期的制度背景为切入点,对我国制度环境的分析、制度环境对我国独立审计市场各利益主体特征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扩大需求包括扩大投资者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税收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扩大有效需求、刺激经济景气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调整对投资征重税的税收政策可刺激我国的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通过对现行税制的局部调查,可体现税收鼓励消费的政策取向,扩大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5.
货币需求理论是整个货币经济理论的核心, 也是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 又是货币当局实行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依据, 历来受到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的重视。我国于1998 年取消了信贷控制这种传统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货币政策手段, 在微观上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方法, 相应的, 宏观上势必要采用控制货币总量的方法。( 因我国利率还未市场化, 通过控制利率来作为调控经济的政策工具仍缺乏可行性) 。因此, 对货币需求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去年四季度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稳定增长造成了很大影响,最直接危害表现为外部需求萎缩导致出口严重受阻,出口增速滑落。这意味着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已经不可能.而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确保经济稳定增长最有效、最可能的途径。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包括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7.
受国际金融危机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形势更加严峻,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金融危机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应由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为依靠内需和消费带动。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问题不仅受到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同时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我国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消费需求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给出提高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我国现阶段,投资的拉动力尤为明显。因此,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促进投资需求的增长,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促进投资的增长,首先必须优化投资环境。从目前来说,主要是拉动消费,进而创造投资空间,提高投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为了启动经济,我国央行曾六次降息,并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却说明我国运用货币政策的失灵。造成我国货币政策失灵主要来自于体制方面的政策不协调二~为此,本文在分析我国货币改革失灵的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启动经济所要解决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即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支出三方面入手去启动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