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体功能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区两者都是对国土空间进行科学的分类划分后形成的类型区,其中主体功能区侧重通过分区确定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定位,建设用地管制区则是通过分区引导城乡建设用地活动,可见两者之间既具有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但又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对于指导两规划实践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研究主体功能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区的关系基础上,探讨在主体功能区指导下如何科学划分建设用地管制区,以期对两规划的编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丽萍 《魅力中国》2012,(29):75-75
GIS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库和图形技术,把地理位置以及相关属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里的研究和决策提供依据和服务。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GIS技术不仅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空间化,而且对提高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促进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家最新颁布的2 300元扶贫标准,以国家扶贫攻坚确定的11个连片特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别对11个片区地形地貌、区位、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致贫因子以及分布特征、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连片特困区主要集中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连片特困区远离区域经济中心,从区域中心向贫困地区经济辐射整体呈现地理衰减趋势,且连片特困区多位于数个经济中心的"三角地带"。基于资源、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层面指标,将连片特困区划分为6种致贫类型,并逐类进行致贫机理分析,探讨提出精准扶贫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建设规划落实、工程设施开发构建以及项目决策等环节,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GIS技术的运用能显著提升环境评价工作的实效性。本文即以GIS技术及其应用为分析对象,首先阐释了GIS技术的概念与技术特征,然后探究了该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运用,并分析了GIS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区域规划制图对区域的开发与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多的辅助工具和软件技术被应用在旅游路线规划制图中。本文借助ArcGIS技术,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制定的旅游线路从高程、坡度和可视性等方面进行三维分析。笔者认为旅游路线设计较合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进而探究其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为区域规划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演变对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RS与GIS技术,分析了2007-2017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土地利用现状,以提高人们对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的客观认识,从而做出合理的布局。  相似文献   

7.
张玲 《魅力中国》2014,(22):238-239
GIS技术是对地观测系统中空间信息获取、存储管理、更新、分析和应用的主要支持技术,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研究。本文首先阐速了GIS技术的定义与优势。探讨了GIS技术大范围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多方面。仅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皖江示范区为研究对象,以土地利用评价数据库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基于GIS技术,通过对该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等需求的分析,以及对数学评价模型与空间数据动态关联,实现土地评价功能。文章讨论了土地利用评价空间数据库构建的研究与设计,为皖江示范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规划决策管理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本文河北省A级景区为切入点,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得出河北省A级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基于空间分布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针对这些景区空间分布特征,提出如何优化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使河北省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得到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10.
用地分类与空间管制关系到城乡空间的有序增长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论文从城乡统筹的视角,通过剖析新旧"两规"土地分类体系在城乡建设用地的分类体系、分类方法和空间范围上的侧重点与差异性,提出"两规"中城乡建设用地衔接的可行性,并尝试构建"两规合一"的城乡建设用地分类体系。在新旧"两规"空间管制内容的对比分析基础上,试图从"两规"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主要用地空间布局、开发时序以及构建"一图双规划"的管理信息平台等方面探讨衔接"两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的协调机制,达成"两规"在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上的一致,也为促进"城乡一体"及"跨行衔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建立了基于性能的导航(PBN)飞行程序的厦门高崎机场的进近管制区进行容量评估。本文采用Monte-Carlo算法,根据厦门高崎机场PBN飞行程序的特点进行了程序分析和数据收集,建立了以中间进近定位点(IF)为原点的Monte-Carlo计算模型,验证了此模型对基于PBN飞行程序的进近管制区进行容量评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GIS技术又叫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获取、分析、存储以及管理。近几年来,GIS技术在水环境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并且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GIS技术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之后又分析了GIS在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理信息系统即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缩写形式为GIS,是W.L.Garrison于1965年提出的现代地理学术语。它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有用信息,用于综合研究、资源开发、区域发展规划、环境保护、灾害防治、投资环境评价和决策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结合统计插值方法对土壤有机质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利用GIS技术的叠置功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规律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可以从量的角度深入探讨各种因素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情况,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罗朝海 《科学决策》2008,(12):137-137
二维GIS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机助制图,今天已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二维GIS虽然有强大的分析功能,但损失了空间位置信息,不能完整反映客观世界.现实世界是处在三维空间中的二维GIS将现实世界简化为平面上二维投影的概念模型,注定了它在描述三维空间现象上的无能为力,为克服这一缺陷,迫切需要真正的基于三维空间的GIS的问世。  相似文献   

16.
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拓扑关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提供的重要功能,而空间拓扑关系的建立是进行空间分析的关键。文章介绍了几种空间拓扑关系建立的一般流程,还根据应用需要,介绍了软件平台及二次开发中建立空间拓扑关系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出发,将粮食单产产量数据抽象成GIS中的面状数据形式,利用地学数据模型来分析粮食单产产量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自相关主要由空间自相关系数来表征,分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两大类,利用全局和局部Moran's I分析方法和Morans散点图进行具体分析,统计陕西省标准粮单产产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数字矿山空间框架的基础上,根据矿区生产管理的需求,运用三维GIS技术,构建矿区井上下一体化管理系统。通过对多源数据的整理分析,创建矿区地表和井下三维模型,实现对整个矿区虚拟漫游。系统可对矿区井上下三维模型进行空间分析,建立准确的井上下对照关系,并能够模拟分析突发事件和选择最佳逃生路线,为矿山管理和安全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网格技术为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在空间信息科学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通过介绍网格计算及其相关概念,提出了空间信息技术与网格技术的结合--网格GIS,并简单分析了网格GIS的概念、特点、关键技术和体系结构,旨在解决目前空间信息的共享速度严重滞后和GIS应用普及程度不高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胡生江 《魅力中国》2013,(23):347-34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可视化的需求日益迫切。GIS满足了这种需求,采用GIS技术来管理和维护县供电公司管辖范围内的配电网中设备设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电网拓扑,模拟现实中的配电网,并为配电生产管理提供服务.本文主要以GPS/GIS在电路巡检系统中的应用为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