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九江休闲餐饮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餐饮业是城市休闲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对城市休闲经济和休闲产业发展有重要的拉动作用。文章以九江休闲餐饮业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发展现状,从经济、管理、规划、品牌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城市文化品牌是城市的文化标志和名片,是城市个性与魅力的体现。泸州推广"中国酒城·醉美泸州"城市文化品牌,是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建设城市主题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泸州从文化设施建设、特色文化活动、白酒产业发展、多元媒体传播等方面推广城市文化品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经济伦理的视角,运用逻辑分析、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了经济伦理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之间是研究和被研究、规范和被规范的关系;在分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集聚发展存在着发展规划、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建议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要强化顶层设计、打造文化品牌、培育特色产业、坚守生态底线。  相似文献   

4.
张广海  刘金宏 《改革与战略》2013,(10):90-95,113
休闲是现代都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休闲功能体现的重要载体,发展休闲城市是建设现代化国际都市、实现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根据中国滨海城市所具有的滨海资源、生态环境优势,从休闲资源与设施、居民休闲需求、休闲环境质量、城市经济实力、城市形象魅力以及城市基本功能等方面,构建了评价中国滨海休闲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对其发展实力进行了定量测度与评价,并将其划分为经济依托型、功能保障型、需求推动型以及环境支持型等四种休闲城市类型,进而明确滨海休闲城市建设的优势条件及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李尘 《特区经济》2010,(2):39-40
正确的城市品牌定位能为城市创造巨大的财富,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力和辐射力。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其发展备受瞩目,而城市品牌定位却一直没有统一的尴尬现状影响到了深圳的进一步发展。高科技产业成为深圳市的第一产业,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深圳城市品牌应定位为"中国的科技中心"。深圳可以通过广告宣传和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积极推广城市品牌定位,在公众心中树立深圳是中国的科技中心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市场资讯     
《新财经》2013,(10):110-111
1厦门国际游艇展火爆全中国游艇运动是一种时髦的生活方式,因集商务、休闲、运动等功能于一身,逐渐受到中国上至"高富帅"下至普罗大众的关注与参与。随着游艇展、帆船赛等推广活动的不断举行,游艇已高调走进国人尤其是滨海城市旅游人群的生活当中,成为当今休闲旅游的一个新热点。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的中国(厦门)国际游艇展览会,将于2013年11月8~11日迎来规模超大、精彩纷呈的第六届活动。同期还将举办第九届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汇集了国内现有的游艇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马拉松赛项目和规模已形成"井喷式"增长,各举办城市名片效应凸显,带动了体育消费,推动了全民健身,加速了城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赛事宣传力度不够、专业化运作程度低和群众性马拉松不够普及.为更多城市打造马拉松赛事品牌应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专业化运作水平,推进市场化发展等借鉴性策略.  相似文献   

8.
陈建东 《科技和产业》2012,12(2):132-137
城市品牌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要素。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株洲市城市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根据株洲市城市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城市特色,笔者将株洲市定位为"动力之都",并从营销推广、产业发展等角度提出了株洲城市品牌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是吸引和招徕游客,提高旅游地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城市品牌的塑造和推广已成为各个旅游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阐述了构成青岛城市品牌的要素,应用营销理论,分别从青岛的旅游资源、旅游特性以及从其作为旅游城市的角度出发,对青岛城市品牌的塑造、维护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田敏娜 《中国经贸》2014,(18):52-52
随着《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承德市建设休闲旅游基地的定位,承德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承德市休闲旅游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全省重点。但目前承德市休闲旅游业在产品开发、品牌建设等环节存在问题,本文从分析承德市休闲旅游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找出承德市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宁海是全国经济百强县,2017年主要经济指标大多实现了两位数增长,GDP突破54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90亿元,全国百强县排名上升12位,达到59位。宁海是《徐霞客游记》开篇地,靠山面海,生态环境优越,荣获国家生态县、中国天然氧吧等美誉,400多年前,著名"驴友"徐霞客从这里开游,今天成为中国旅游日发祥地。宁海是运动休闲城,连续8年成功承办中国运动休闲大会,被评为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等。近年来,宁海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有效转化全县的山水资源,大力发展以运动休闲为主导的体育事业,有  相似文献   

12.
休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休闲都市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当前,国内外许多著名城市都在倾力打造休闲都市。大连作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拥有构建休闲都市的明显优势。大连应抓住机遇,顺应休闲时代的要求,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展休闲产业,创建休闲都市品牌。  相似文献   

13.
左沈怡  施旅 《上海国资》2014,(9):98-100
"回力"精神就是一个"韧"字,经营品牌就是要有这种精神回力,曾经是上海家喻户晓的鞋类品牌,在经历了产业的起伏后重整崛起。如今的回力,已不再是濒临淘汰的橡胶鞋工厂,而发展升级成为横跨专业运动、时尚休闲等多个鞋类品系的龙头制造企业。其品牌内涵也在历史的积淀中得以拓展延伸。今年7月,回力又推出了两款新产品——幻面鞋与亲肤鞋,在其发布会上,回力鞋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桂成钢接受《上海国资》专访,与大家分享了他与回力同奋起、共命运的二次创业经验。  相似文献   

14.
《走向世界》2013,(2):40-41
记者:青岛与"帆船之都"城市品牌有怎样的渊源? 林志伟:众所周知,青岛是中国帆船运动的摇篮.1953年,中国第一所航海运动学校在青岛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帆船运动时代的到来.2008年奥帆赛、残奥帆赛的举办,让青岛再次向世界展现了一幅千帆竞发、万众欢腾的激情画卷.在"后奥运时代",青岛积极传承奥运文化遗产,确立了打造"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将帆船运动与旅游、文化、教育融合发展,为建设蓝色经济领军城市,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企媒联盟     
《宁波经济》2006,(3):60-60
博洋集团:打造"品牌商业"模式从2005年开始,博洋集团独创性地提出了"品牌商业"经营思路,开始了进军百货业的计划,利用传统百货业面临升级和变革的机会,打造博洋独有的"品牌商业"模式,确立博洋在每个城市当中的商业品牌。2006年1月18日,位于南昌市中心的"博洋时尚百货"正式闪亮登场。这家主题百货商场营业面积达1万平方米,集购物、时尚、休闲、运动、文化于一体,倡导"休闲、运动、读书、我们的生活"的经营理念。"博洋时尚百货"的亮相,是博洋集团完全进军百货业的又一大体现,为打造博洋独有的"品牌商业"模式、确立博洋商业品牌的地位锦上添花。博洋创新传统百货业,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给产品带来了更多的市场和竞争力。(《博洋报》提供)  相似文献   

16.
桂西南边贸城市是中国走向东盟的窗口城市,如何做好边贸市场,进而塑造和推广城市品牌,对桂西南边贸城市增强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品牌理论,结合桂西南边贸城市发展的特点,对桂西南边贸城市如何进行自身城市品牌塑造与推广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山东半岛具有发展休闲产业的优越自然、经济条件,分析山东半岛蓝色休闲经济带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提出建设半岛蓝色休闲经济带的途径和对策:制定规划,构建山东休闲经济的"1+2+4""竞合"空间结构,做好蓝色休闲经济带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培育和发展山东半岛蓝色休闲经济带的邮轮产业、休闲文化产业及老年休闲产业,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多方面提高城市休闲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一旦成为奥运城市,就永远是奥运城市"。中国的"帆船之都"——青岛,与国内其他沿海城市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蓝色未来"。多年来,青岛在通过发展帆船运动,助推城市蓝色跨越方面,具有显著成效,打造"帆船之都"城市品牌与青岛建设蓝色经济领军城市,打造海洋强市成为一脉相承和相互促进的关系。2012年,青岛在发展"帆船之都"城市品牌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绩,从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极限40帆船系列赛等国际知名赛事,到青岛国际  相似文献   

19.
郭开敏 《走向世界》2013,(18):58-61
<正>2012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成果发布会上,烟台从302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蝉联"中国最佳休闲城市",并荣获"2012年中国特色休闲城市——好客休闲之都"的称号。究竟是什么让港城烟台三度蝉联"中国最佳休闲城市"?就让我们随着一曲广场style,解密港城烟台的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社区的发展不仅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同时也为满足城市居民精神需求和健康需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发展社区休闲健身运动可以有力地推动城市健身休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将借鉴国外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相关做法,对我国城市社区休闲健身运动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