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超额货币"自从被提出来就是一个有争论的话题,关于其成因的理论假说有很多种.本文通过对费雪交易方程式的修正,并利用1984至2004年的数据对修正后的交易方程式进行验证,从而很好破解了中国的"超额货币"之谜.  相似文献   

2.
货币流通速度是连接名义总收入和货币数量的一个枢纽性变量,但现有研究计算方法各异,导致不同结果的出现,甚至严重影响分析结论。论文从理论依据、方法演变、分析视角等方面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计算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和评价,目的在于引出对货币流通速度计算问题的关注,深刻认识这一事后均衡的宏观变量。论文认为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需要进一步修正货币数量方程、延伸统计范围和拓宽分析视角,计算方法的差异能够为经济增长中的"货币之谜"现象提供新解释。  相似文献   

3.
刘伟 《西部金融》2005,(4):15-18
对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超额货币现象",即各层次货币供给增长率远大于实际GDp和物价的增长率之和,有的学者认为这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结果,有的认为是"虚拟经济"发展的结果.本文首先对产权变迁、市场深化和金融发展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根据1978-2003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货币流通速度持续走低是经济金融结构变迁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货币在人类社会的制度框架中运动,决定了研究货币的运动有三个方面,即货币、制度及两者的关系.通过定义货币流通速度,推导出货币动力学模型,证明了货币运动有-总的循环运动方向和货币运动具有连续介质特征,也证明了费雪和魁奈等人提出货币运动如同流体的假说,从能量的角度推导出货币跨国运动模型.运用控制连续介质运动的理论和方法来对货币的运动实施监管,即要从边界进行控制,如果只在货币这一连续介质内部控制货币质点的运动,这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5.
宏观经济学不能回避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定经济单位追求货币支出收益是货币在社会经济制度中流动的动力来源,把货币流通速度定义为经济单位在货币支出收益的作用下从收入到支出的时间内货币量的改变量;从该定义出发,可证明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有方向的矢量.货币流通速度是收入流通速度和交易流通速度的综合,反映了货币流量与存量、制度与交易、宏观变量与微观变量的综合特征.货币是在有摩擦的社会制度中运动的,货币流通速度是一国货币金融制度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6.
费雪交易方程是涉及货币数量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工具,关于方程中的货币量,几乎所有研究使用的都是货币存量.凯恩斯早就指出过,货币需求包括交易、预备需求和投机需求三种形式,以货币供给总量代表货币的交易需求量显然不妥当.本文提出了一种根据商品的交易周转速度计算货币交易量的方法,并发现货币交易量相对于货币存量小得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什么通常抑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的短期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M2/GDP居高不下,由此引发对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担忧,该问题的核心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货币宏观总量的微观基础是相对价格,因而自然价格是进入货币流通公式中符合逻辑的变量.基于已有研究对自然价格进行分析可发现:一般利润率、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和以货币为度量的财富总量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因素.基于中国1990年~2014年宏观数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支持该理论,而且产业结构和分配结构是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李世美  胡春燕 《全国商情》2006,(11):60-61,112
金融创新使对货币的定义和货币层次的划分更加复杂,同时对货币流通速度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反向关系对传统的货币乘数进行修正,从而可以得出:金融创新使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同时通过近年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的实证检验,上述结论基本成立。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超额货币的思考——边际消费倾向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超额货币一直是理论界有争议的话题,关于超额货币成因的理论假说有很多种。本文研究分析了以往相关研究存在的不合理性和缺陷之后,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说———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说,认为收入可以通过边际消费倾向影响货币流通速度,进而使得收入对货币供给量的一部分作用被隐藏了起来,从而导致了超额货币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画出广义脉冲响应分析图,对比了中、美两国的互联网普及度和电子货币的发展对货币流通速度、实际利率、广义货币供给等货币指标的影响.发现中国和美国的电子货币活跃度的提升和互联网的普及倾向于给货币流通速度负向的影响,即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广义货币供给所受的影响中国要比美国的大,长期来看影响是负向的.对中国的实际利率影响短期内是负向的,对美国的实际利率的影响短期为正向的.  相似文献   

11.
《西部金融》2012,(2):52-58
本文在不同学派货币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流通中现金的特征及周期性波动的特点,运用计量方法论证了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及货币政策演变对我国流通中现金的影响。进而论证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其进一步发展的鲍莫尔模型,及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并以流通中现金为研究主线,引入货币政策演变这个虚拟变量,对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货币政策对流通中现金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论证。  相似文献   

12.
现金是基础货币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货币供应量中最活跃的一个层次。本文通过对德国、意大利货币流通与反洗钱制度的考察 ,提出了改进中国货币流通管理和建立反洗钱制度的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收支的货币主义理论背景下,资本流动与货币供应量之间是一个循环反复的作用过程,二者的相互作用在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取得新的均衡时结束。借助IS—LM—BP模型可以将这种复杂的循环作用过程以及作用结果通过图形进行演绎。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的IS—LM—BP模型与开放经济下的AS—AD模型分析表明,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流出对国内货币供应量有紧缩效应,并使价格总水平下降;相反,资本流入对国内货币供应量有扩张效应.使价格总水平上升。  相似文献   

14.
按现值的经济学含义,将常用形态的现值公式还原成原本意义上的现值公式,结合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在现金流贴现估价方法的框架内解释货币政策冲击对长期债券和股票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其影响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地区集中了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在国家紧缩银根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都面临银行融资难的问题。文章以博弈论的视角研究江苏省泰州市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问题,利用智猪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就银行资本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进行动态分析.并运用复制动态方程做出协调均衡的相位图。得出该地区解决融资难的最优解,从目标层、基础层、操作层等层面提出金融制度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鲍德里亚在《生产之镜》里对马克思的"自然"进行了歪曲的解读,他认为马克思的自然观点是把自然当作生产原则的表现和表达,是奴性自由和孤立的总体性的隐喻,是永恒的、超越的观念等,从而否定马克思的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性地位观点,进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  相似文献   

17.
Money demand stability is a crucial issue for monetary policy efficacy, and it is particularly endangered when substantial changes occur in the monetary system. By implementing the ARDL technique, this study intends to estimate the impact of money demand determinants in Italy over a long period (1861–2011) and to investigate the stability of the estimated relations. We show that instability cannot be excluded when a standard money demand function is estimated, irrespectively of the use of M1 or M2. Then, we argue that the reason for possible instability resides in the omission of relevant variables, as we show that a fully stable demand for narrow money (M1) can be obtained from an augmented money demand function involving real exchange rate and its volatility as additional explanatory variables. These results also allow us to argue that narrower monetary aggregates should be employed in order to obtain a stable estimated relation.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后我国一直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出现了梗阻,所起的作用远不尽如人意。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的一个间接货币政策工具,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主体的国债市场是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基本依托。我国国债市场在规模、流动性等方面发展滞后,仍是一个不成熟、不发达的市场,这使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产生梗阻,严重抑制了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协整理论与方法,对1952年以来我国长期经济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建立了我国流通货币和广义货币需求的长期均衡方程与短期误差校正模型(ECM),依据于模型较好地解释我国货币需求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货币需求短期变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传统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的理解具有根本性缺陷,它对人类社会的"本质"的理解方式不对,对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的"根基"的理解不对,也遮蔽了"人-自然-社会"更深层次的基本矛盾。遵循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理解问题的理路,本文提出和论证了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即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去理解自身的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它要求我们要善于从实践去分析、把握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内在的对立统一关系,亦即从统一的人类实践的三大基本维度去分析、把握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内在的对立统一性质。它既关涉到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理解,又关涉到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的新理解,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