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马克思经济学两大部类按比例协调发展原理,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对12个国家两大部类的最终产品产值进行估算并探讨其比例关系,分析发现:1995~ 2009年间,中国第Ⅰ部类的发展规模增长迅猛,两大部类最终产品产值之比不仅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而且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两大部类发展失衡是致使当前中国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两大部类按比例发展的理论可为化解中国当前的产能过剩,以及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一个较好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2.
关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对比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运用这一原理,不仅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再生产固有的对抗性矛盾,而且展示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数量关系的最一般的规律性。这既适用于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基本适用于社会主义再生产,并且可以运用来作为综合平衡计划工作实践的理论依据。本文试图在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对比关系原理的基础上,对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其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运用问题进行若干探索性的分析。一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在生产规模上的数量关系如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对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马克思均衡公式为基础,推导出两大部类不变资本增长率的均衡稳定关系。该关系式表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增长率之间孰大孰小的问题取决于第一部类资本有机构成函数的特点。在第一部类资本有机构成单调提高的情况下,瞬时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是存在的,但是就均衡稳定而论,两大部类一般是平衡增长的,因而稳态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一般来说是不存在的。这意味着,在经济起飞阶段,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确实发挥着作用;而在经济成熟期,则是平衡增长规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恩格斯整理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交换关系从总体上进行考察后做出了最一般性的绪论,当我们参照恩格斯未采用的《资本论》第二卷第Ⅱ稿,对两大部类(主要是第I部类)进行具体分类后,对恩格斯整理出版的《资本论》第二卷中分析的两大部类的交换关系就需要加以修订和补充,从中会得到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马克思均衡公式为基础,推导出两大部类不变资本增长率的均衡稳定关系。该关系式表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增长率之间孰大孰小的问题取决于第一部类资本有机构成函数的特点。在第一部类资本有机构成单调提高的情况下,瞬时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是存在的,但是就均衡稳定而论,两大部类一般是平衡增长的,因而稳态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一般来说是不存在的。这意味着,在经济起飞阶段,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确实发挥着作用;而在经济成熟期,则是平衡增长规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马克思两大部类之间均衡与部门内部均衡的关系为指导,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原始形态的均衡条件出发,经过变换,可以得到两大部类内部均衡条件的新的实现形式,即投资增长率等于消费增长率等。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的均衡条件的原始形态可以转化为具有输出量、状态量和控制量的新的实现形式,即两大部类的投资增长率相等,两大部类的消费增长率相等,等等。这些均衡条件的实现形式一方面丰富了扩大再生产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为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的历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产品分为截然不同的两大部类(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从而建立了全新的再生产理论。列宁认为,把社会产品分为两大部类乃是谈论实现问题的出发点。(《列宁全集》第2卷第119页)可是,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学界,人们对于两大部类的学说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毫无疑问,弄清这个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仅就这一问题谈些看法。本来,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的划分是十分清楚而又明确的。他写道:“社会的总产品,从而社会的总生产,分成两大部类: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过程,是成功地运用西方市场经济体制、方式及理论经验的过程,而世界观体系和社会制度的本质,却一直寓于马克思主义的范畴中。把中国经济发展成果数据运用到马克思两大部类的公式中会发现,两大部类公式计算得出的结论,一是证明中国初步实现了马克思构想的社会财产占有方式,二是证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了社会制度作保证。马克思两大部类经济理论再现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扩大再生产中,两大部类都以积累最大化意愿为出发点,在全社会资本积累均衡的约束条件下,围绕资本积累进行“两人讨价还价”合作博弈,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两大部类资本积累意愿的双边适应性预期调整模型,展现这个合作博弈的过程。这个双边适应性预期调整模型是一个二元常系数差分方程组,方程组有以每个部类积累最大化意愿为出发点的初始值,并且向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纳什讨价还价解”收敛。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两部类经济增长关系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的原假设条件下,通过数学证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是成立的;然后根据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抽象出新的假定务件,即将劳动主观条件变化引入到这一理论模型中,用数学推理的方法证明,在新的条件下两部类的经济增长关系会呈现出:第一部类增长快于第二部类、第二部类增长快于第一部类和两部类同步增长这三种不同情况.文章最后对这些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