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是对影响基本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的若干因素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基本建设同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等物质生产部门之间,国家建设同人民生活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有计划的基本建设,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大意义,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  相似文献   

2.
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划分标准”来对基本建设概念进行定义?我们认为:以“所有制”和“限额”两个属性作为“划分标准”对固定资产再生产进行分类,把其中的一个主要部类定义为基本建设。具体说就是:在固定资产再生产范围内,首先运用“所有制”这个属性把其中属于集体所有制的一个部类划分出去,剩下的全民所有制部类再运用“限额”这个量的属性,把“限额”以下的一个小部类又划分出去,余下的一个主要部类就定义为基本建设。这样,基本建设的概念就可以概括为:基本建设就是全民所有制单位的投资(不管资金来源如何)及规模达到或超过规定“限额”的固定资产再生产。  相似文献   

3.
龚唯平 《新经济》1995,(9):32-35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对一切生产或装配制成品的工厂、公司以及工业部门的总称。一般分为耐用品制造业和非耐用品制造业两大类。在香港,工业一般被称为制造业,指除建造业、矿业和水电等行业以外的一切加工制造行业,包括制衣、电子、纺织、钟表、塑胶、玩具、首饰、金属制品、家用电器、印刷等40多个行业。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基本建设?目前解释很多,按其包括范围的不同,可大致分为三种: 1、基本建设就是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2、基本建设就是固定资产的再生产。3、基本建设就是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和在完整物质形态上的简单再生产。以上三种观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致认为基本建设的实质是固定资产的生产,这表明对定义本身内涵的认识是一致的,有一个不同点就是对定义外延所包括的范围认识不一。其争论焦点之一是:除了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外,是否应该包括简单再生产。我们认为,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一般包括全部更新和局部更新两种形式。被称之为完整物质形态的固定资产再生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挖潜、革新、改造工程,不但能  相似文献   

5.
基本建设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固定资产,借以新增生产能力或使用效益的经济过程。基本建设成本是指建设某一项目固定资产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支出总和。基本建设作为建造固定资产的物质生产活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物质生产部门,同时又是扩大社会再生产,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和加强国防实力的重要手段。 我们从事基本建设的直接目的,在于以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6.
二元经济反差: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解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国存在着明显的工农业二元经济结构以及由此所引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对于这种情况现有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难以给出令人满意的解答 ,原因是这些理论没有深入地探讨农业和工业生产率差异的根本原因。本文在生产率水平是分工组织内生演进结果的思路下 ,利用超边际分析构建了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证实了斯密猜想 :农业和工业的生产率差异源于不同的分工水平 ,特别是作为分工的主要特征 ,迂回生产程度及中间产品使用在农业中远低于工业 ,这是导致二元经济反差的基本原因。基于这种分析 ,我国就应在物质层面和知识层面提高农业的迂回生产程度 ,以在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基础上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化。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时运用了科学的抽象法,舍象了与物质生产无直接关系的非物质生产部门,从物质产品的最终用途出发,高度抽象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而把物质生产部门也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两大类,而对在  相似文献   

8.
<正> 一必须对国民收入范畴进行重新考察用什么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指标,才能准确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这是经济学界和实际工作部门长期争论、悬而未决的问题。在计划工作的实践中,我们采取了“总产值”和“净产值”并用、互为补充的指标。在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讨论中,许多同志又提出了“最终产品产值”的统计指标。但是,由于这些指标只是局限在物质生产部门,不能反映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情况。最近有的同志主张采用“国民生产总值”这个指标。它包括相当于我们原先的国民收入的部分,即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物质生产部门新创造的价值——净产值;还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如科学研究、文化艺术、教育卫生、娱乐旅游、  相似文献   

9.
产业     
《经济师》2000,(12)
从事国民经济中同一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的总和。各产业之间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其总和构成国民经济整体。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将产业划分为三大门类 ,即 :第一产业 ,农业 ;第二产业 ,工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 ,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国民经济部门。这三大门类中又分为若干大类、中类和小类。产业概念是发展的 ,最初指工业 ,以后指物质生产领域 ,现在多趋向于包括物质生产资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世界各国的产业划分不尽相同。产业  相似文献   

10.
<正>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算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而国民经济是由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国民经济运动过程中,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之间,以及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内部的各个具体部门之间,都组成了彼此依存、互为条件的关系。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种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当然,它们并不是不可捉摸的,而是有共同规律可循,是可以认识的。核算体系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对这些关系的核算给人以清晰的轮廓,使人看得见,摸得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核算体系的核算对象是整个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核算体系的任务就是要把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核算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叫做社会再生产核算体系。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几乎无一不参与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或某一过程,因而也可以说,核算体系的核算对象就是要核算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1.
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财政支农的规模和结构(一)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1.支农支出的不同口径。根据涵盖范围的不同,可以把财政支农支出分为窄、中、宽三个口径。中口径,是指中国财政统计年鉴里“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具体包括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等,2004年的规模为2357.89亿元。窄口径,则可以从项目支持的角度理解。像林业、水利、气象等部门属于国家行政事业机构,主要职能是规划、管理和服务,其受益对象并不局限于农村和农民(如大中型水利设施不仅服务于农村,也服务…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越来越受到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产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国家统计局与中宣部等部门制定的《义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提出,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相似文献   

13.
聂自俊 《经济师》1999,(9):66-67
一、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劳动分为三大类型,即物质生产(如农业、工业、矿业、建筑业等)、精神生产(如文学、美术、电影、新闻出版、科学研究等)和劳务(亦称服务)生产。劳务生产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劳务生产,如交通运输、邮电、金融、商业、服务业等;另一类是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和健康需要的劳务生产,如教育、卫生、艺术表演和体育等。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服务”的特征是“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的,”“对于提供这些服务的生产者来说,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  相似文献   

14.
<正> 有的同志认为,要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作到国民收入与工农业总产值同步增长。同步增长“是促进我国宏观经济决策转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重要一环”,是“为我们提出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正确途径”。对此,我们认为需要进一步探讨。一同步增长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国民收入是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净产值,是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等物质生产部门新创造价值的总和。工农业总产值是社会总产值中工农业两个部门  相似文献   

15.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大分工。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人类社会相继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商业的商人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每次社会大分工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大机器工业的建立,近代科学兴起,科学技术对生产的作用越来越大,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劳动者越来越多。科学技术作为社会总劳动中的一个独立的行业逐步形成,我们可以称其为“科技业”。科学技术工作成为单独的行业是标志着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四次社会大分工。恩格斯曾经说过:分工、蒸汽  相似文献   

16.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乖明匣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讯业、商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基本建设讲求经济效果的国民经济意义社会主义工业的基本建设,就是社会主义工业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和有计划地扩大再生产.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目的是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以满足全体人民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因此,必须不断地扩大再生产,逐步  相似文献   

18.
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体经济涉及物质和精神产品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实体经济不仅包括传统概念中的工业、农业、制造业、建筑业等物质产品的生产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等精神和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既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和服务自勺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讯业、商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乖明匣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石承林 《经济师》1997,(2):13-13,16
<正> 本文所说的部门,指相对于企业而言具有一定行政事业管理职责的单位,象计委、财委、科委、科协、粮食局、供销社、商业局、电子工业局等等,再广泛一点,可以包括党委的组成部门,如纪检委、组织部、统战部等。部门工业,就是指由这些部门创办的预算外的工业企业。部分地方也包括了部门办的其它企业,因此,有的也把部门工业叫做部门企业。本文只研究部门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