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东盟的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自成立以来一直在积极推动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合作。东盟近期的经济一体化目标是实现区内零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到2020年的目标是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AEC)、东盟安全共同体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三个"共同体",实现"东南亚一体化"。此外,东盟还积极推动"地区对国家"、"国家对国家"和"地区对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使东盟在亚洲以至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来说,东盟的合作动机和现实收益是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关系研究方面最基础最重要的问题。研究证明,东盟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动机在显性层次上是扩大对中国出口,在隐性层次上是扩大自身的外资流入,而且后者以前者为条件。在与中国经济合作中,东盟中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因而更加积极推动合作。中国应该针对东盟中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采取有区别的灵活的政策,使所有东盟国家都有与中国合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刘通 《经济视角》2012,(5):36-38
欧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与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的成立与发展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然而同样是区域性国家间组织的东盟,其推行的“东盟经济共同体”计划并不为人所熟知,本文就试图简要描述其构想并探讨其进程的推进性。本文先介绍东盟,包括东盟的成立与其发展过程,再以尽可能简练的文字介绍东盟十国的经济状况;接下来引出主题——东盟共同体的建设构想,并分析阻碍其成功的因素和可能有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差异,双方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阶段、市场需求、科学技术发展、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加强中国、东盟的经济互补性合作有利于促进彼此间的经济发展。本文着重对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互补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辜庆志 《经济师》2008,(1):115-116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表明中国和东盟的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不仅符合双方的利益,而且对推动整个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双方的重视和努力下.经济合作的前景将无限光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国际政治的重大议题.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然而在平等互利和合作共赢前提下的经济合作始终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合作的最重要基石.本文在非传统安全的视角下,分析了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历史、现状及意义,最后提出了加强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外商投资是东盟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东盟国家曾经因为外资减少而对中国采取竞争手段。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反而推动了东盟国家的外资流入。本文首先描述了东亚金融危机后东盟外资流入的变化状况,而后分析了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推动东盟外资流入的原因,最后在计量研究的基础上证明了上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从地缘经济合作看近年来的东盟对外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华 《当代财经》2006,(1):103-107
1996年以来,除出现过两次波动外,东盟对外贸易总体呈增长趋势。东盟区内贸易是其对外贸易的核心,目前东盟对美、欧、日贸易超过东盟对华贸易,但东盟与中国间的合作利益巨大。受东盟与不同国家间经济合作差异的影响,未来东盟对美、日贸易的增速可能较缓,而东盟区内贸易及对华贸易的增速较快,促使此类贸易占比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是中国和东盟合作历程中的历史性的一步.它主要充分地反映了双方领导人加强睦邻友好的良好愿望,也体现了中国和东盟之间不断加强的经济联系,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中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欧定余  毛军民 《生产力研究》2007,89(11):69-70,85
文章在对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模式、演变进程及其成功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模式及其运行机制与东盟的比较,来进一步探讨东盟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迅猛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各国争夺市场、资源以及能源的重要手段。首先借鉴合作博弈模型提出3个命题,讨论分析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互利共赢的充分条件,其次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TI)和贸易互补性指数(TCI)测度中国—东盟的贸易互补性,从而获取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博弈的必要条件,再次从交易成本的视角考量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博弈的约束条件,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外商投资是东盟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东盟国家曾经因为外资减少而对中国采取竞争手段。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反而推动了东盟国家的外资流入。本文首先描述了东亚金融危机后东盟外资流入的变化状况,而后分析了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推动东盟外资流入的原因,最后在计量研究的基础上证明了上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从合作博弈角度看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洁  宋英杰 《当代财经》2007,(2):96-101
文章通过建立不合作模型与合作模型进行比较,得出合作博弈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理性选择的结论.并用合作博弈模型提出几个命题,分析得到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合作博弈需要满足的充要条件.结合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情况,文章对该合作博弈的充要条件,即经济互补性、福利收益-损失、利益分配合理性一一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归纳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合作博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印度与东盟贸易合作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与东盟贸易合作主要体现在印度——东盟贸易投资区、孟印缅斯泰组织以及湄公河——恒河组织等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构建上。我国作为亚洲最重要的经济体和印度、东盟主要的贸易伙伴也必将受到印度与东盟贸易关系的影响。印度与东盟贸易合作的深化对中国对外贸易既提出挑战,又带来机遇。对此,我国应构建多极区域贸易合作框架,同步加强中印与东盟经贸合作,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三方贸易良性互动,打造和谐共赢的贸易合作新平台。  相似文献   

15.
陆兵 《生产力研究》2004,(12):97-98
尊敬的蒋正华副委员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生产力学会和广西生产力学会在南宁联合举办研讨会,研讨广西生产力发展和东盟经济合作的前景与对策,这对于广西加强东盟全面经济合作,加快生产力发展,将起到重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长期落户南宁,加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东盟间经贸关系持续快速的发展,要求有强大的运输物流系统支撑,这为双方间进一步的物流合作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文章就中国-东盟物流合作发展方面进行了研究,基于中国-东盟物流合作现状的分析上,对进一步加强合作,制定与自由贸易区相适应的物流发展战略进行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7.
浅析影响东盟一体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是东南亚的一个地区性的国际组织,近年来与中国在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并在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东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也进一步加强,现在东盟国家已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东盟一体化的进程及现状,分析影响东盟一体化的主要因素。东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区域内贸易的落后和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差及东盟机构自身的缺陷是影响东盟一体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李晓梅 《现代财经》2004,24(11):73-77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面对全球化发展趋势,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共同采取的重大决策。它具有扩大市场、贸易创造、提高成员国地位和密切双边关系、促进经济合作、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作用。为推进自由贸易区积极发展,政府应采取各种政策措施,推进双边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东盟合作关系的发展是东亚合作进程中最为突出的亮点。2003年10月8日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七次东盟与中国(10 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联合宣言》,宣布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东盟进行贸易合作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梅 《现代财经》2004,24(4):54-56
介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并分析了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出现良好转机的原因。在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各自优势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在与东盟合作中要采取的相应的战略抉择,以期实现真正“双赢”的区域经济合作,建立起“10 l”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