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根据2004年7月2日开始施行《制度讲解四》的规定,权益法下追加投资所产生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原规定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处理方法更加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的若干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于是财政部陆续发布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以下简称《问题解容(一)》、《问题解答(二)》、《问题解答(三)》、《问题解答(四)》),其中都涉及了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问题,为企业会计人员正确地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于是财政部陆续发布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以下简称《问题解答(一)》、《问题解答(二)》、《问题解答(三)》、《问题解答(四)》),其中都涉及了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问题,为企业会计人员正确地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企业长期投资中除债券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的核算一般都会涉及到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选择,如果选择权益法核算,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在核算规定上差异较大。而且实际工作中企业存在长期投资核算不规范的现象。分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与权益法核算的比较。  相似文献   

5.
20 0 2年 5月 2 6日 财会 [2 0 0 2 ]5号通知印发  一、外商投资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时 ,对长期股权投资原制度采用成本法核算 ,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采用权益法核算的 ,在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时 ,是否要追溯调整 ?答 :对于原《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按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如满足《企业会计制度》关于应用权益法的条件 ,应改按权益法核算 ,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追溯调整。按追溯调整后的账面价值作为执行权益法时的初始投资成本 ,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股权投资差额。二、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开始全面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在由按行业会计制度核算转换到按《企业会计制度》核算的过程中,企业集团长期股权投资是按照成本法还是按照权益法核算以及相互转换就变得异常复杂。  相似文献   

7.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股权投资差额”的核算不对称。会计核算中性质相同但方向相反的会计事项一般应当保持对称。而据财政部2004年发布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以下简称《问题解答(四)》)的规定,对长期股权投资差额的借差和贷差分别按期摊销计入损益和一次性计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与上述原则不尽一致。另外,这种处理方法也不符合之前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规定和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2001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简称旧准则)对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做了一定规范,2006年2月15日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简称新准则)中,对投资的会计处理进行了重新分类,使得成本法的核算比较复杂,时至2009年6月16日,财政部印发《新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简称第3号解释),又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核算做出了新的规定,对其核算方法和程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简化,使得核算  相似文献   

9.
不同会计制度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包括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这三种主要形式。根据规定,股份有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适用《企业会计制度》。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新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  相似文献   

10.
秦勇 《四川会计》2002,(5):42-42
2002年全国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丛书《中级会计实务(一)》中,有一来自《〈企业会计准则———投资〉指南》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例题:A企业于1997年1月2日以520000元购入B企业实际发行在外股数的10%,另支付2000元税费等相关费用,A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此项投资。1997年5月2日B企业宣告分派现金股利,A企业可获得现金股利40000元。1997年7月2日A企业再以1800000元购入B企业实际发行在外股数的25%,另支付9000元税费等相关费用。至此持股比例达35%,改用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如果…  相似文献   

11.
1.《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等行业会计制度(以下统称行业会计制度)规定,短期股权投资在“短期投资”科目核算;短期股权投资(股票)购人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发放但尚未领取的股利,在“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与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关于企业股权投资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从不同角度对股权投资具体操作作了明规定,但由于两种件存在许多差异,企业需作纳税调整,操作难度较大,靠传统的账外制表和分析统计为主要手段的纳税调整,难以解决问题。笔认为,针对复杂的纳税调整项目,企业应自己制定核算规则,进行税务会计核算。笔试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角度谈谈股权投资收益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一、目前子公司利润分配账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2号准则)规定,投资方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限于篇幅,本文中提到的长期股权投资仅限于投资方(母公司)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子公司)实施控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子公司纳入母公司合并报表范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正>长期股权投资在会计领域一直是核算难度较大的板块,特别是二OO九年六月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施行,使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在确认投资收益时将不再划分是否属于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  相似文献   

15.
1998年6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该准则对原有“成本法”核算作了进一步的详细规定,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能更为明确可行。但笔者在学习过程中,认为其中关于冲减投资成本金额的计算公式存在一些不妥之处,如不加以修正,则极有可能会妨碍实际工作的有序...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下列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①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②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本文阐述了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一般程序,分析了投资收益确认的简化方法,并列举了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7.
陈恒 《广西会计》2002,(8):28-28
企业进行年度利润分配时 ,可以采取股票股利、现金股利、实物股利等多种形式。目前我国企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基本上是采用股票股利及现金股利的形式。但关于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股利 ,《企业会计制度》仅对现金股利或利润的会计处理作了规定。笔者以为 ,此做法值得商榷。《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采用成本法核算时 ,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当保持不变。股权持有期内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投资收益。依据此规定 ,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的股票股利无需作任何账务处理。诚然 ,这是谨慎性原则在企业…  相似文献   

18.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琰旻 《财会通讯》2006,(11):47-47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下列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提到,合并报表准则也允许企业直接在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生成的合并财务报表应当符合合并报表准则的相关规定。本文就如何直接在成本法核算的基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并且以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很显然,会计准则没有对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是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情况进行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