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自从2006年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各省都将城市群作为崛起的战略支撑。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对城市群发展规划、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原城市群发展对策与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部崛起必须发挥城市群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发展现状,提出树立整体理念、提高郑州首位度、建设郑汴洛城市和工业发展走廊、明确群内城市功能定位,以及建立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保障机制等发展对策,以促进中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高级空间组织形式,能在区域范围内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的共同增长。因此,为了扭转目前中部塌陷的局面,实现中部崛起,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应运而生。构建了城市群竞争力指标体系,在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和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有利于中原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群作为城市化中期阶段经济竞争和发展的基本单位,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江西省城市群发展正面临着中部崛起的良好机遇和各省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城市群建设将成为该省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依托和基础。本文基于中部崛起的背景,分析江西省城市群发展中的诸问题,并提出优化提升的若干对策,这对促进江西在中部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流强度反映了城市对外联系与辐射的能力.本文以中部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流强度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了中部三大城市群各主要城市对外联系和辐射能力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在中部城市群第三产业产值对城市流强度的影响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在城市与外界的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据此本文提出了促进中部城市群改善和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长沙,湖南省会,我国中部历史文化名城。 从湖南省内来看,长沙是湖南名副其实的发展“龙头”和“极核”,经济总量占全省的近30%。随着国家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成为我国第五大国家级城市群。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的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必然会成为世界级城市群。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的长沙,没有理由不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彭荣胜 《商业时代》2006,(21):88-89
选择与培育区域发展的城市群,是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重要保证。综合考虑中部城市群的发展现状与地理位置,应当把武汉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作为建设的重点,通过国家的政策扶持促使它们迅速成长为中部地区的发展龙头。  相似文献   

8.
李素伟  喻金田 《适用技术市场》2010,(11):116-117,134
从经济总量、经济均量、经济增量和经济结构四个方面构建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对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实力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比较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实力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9.
张燕 《商》2013,(23):280-281
学术界对江淮城市群的关注时间不长,目前对构建江淮城市群的必要性论证较多,一致认为,培育发展江淮城市群既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内在需求,也是国家区域总体战略上空间布局的需要。同时,针对江淮城市群的功能定位、空间优化等也有一些积极的探索与讨论,但总体上看,江淮城市群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后,需要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指导下,结合地区实际。深化江淮城市群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以中部崛起为契机,大力推出环鄱阳湖城市群,并积极推进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对外贸易发展。本文通过对环鄱阳湖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进行SWOT分析,从而找出环鄱阳湖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研究结果表明:环鄱阳湖城市群具有良好的国际贸易发展优势和较好的发展前景,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且与中部的其他城市群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本文最后对环鄱阳湖城市群国际贸易发展提出了发展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中部城市群竞争中的国家区域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荣胜 《商业研究》2006,(5):129-131
正确认识中部崛起中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国家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政策。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及扩大区域竞争力的需要是中部各省竞相打造城市群的主要原因,但这种局面可能诱发重复建设和非城市群地区的进一步边缘化。在中部应当采取“双层多极”网络的发展战略,国家应通过多元化的政策把武汉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培育成国家级的增长极,使其成为中部崛起的“龙头”,尽快建设中部地区增长极之间以及通往沿海地带的交通和信息网络,促进东部产业向中部的转移,并积极推进中部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部城市群是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具有典型的北方工业城市特征,是北方中等城市群发展关注的焦点。从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对该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辽宁中部城市群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对城市群的研究日趋多角度、深层次的发展趋势。其中,对次核心城市的探讨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从三个角度对我国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发展进行了探讨。分析经济全球化对次核心城市发展的影响,说明次核心城市发展面临良好机遇;分析城市群空间发展规律,说明次核心城市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分析城市与外围区域作用规律,说明次核心城市构建圈层结构嵌入城市群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刘喆 《中国市场》2011,(32):158-159
城市群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表现出来的城市空间分布状态。发挥中原城市群带动作用是中原崛起的重要途径,而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其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六省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城市群战略。纵观这些城市群的发展,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同构现象,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少,不能联动发展。于此同时,城市群外区域的发展被忽视。以层级增长极网络发展理论为基础,以中部地区为一个整体,设计其发展路径,实现整个中部地区的协调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为主线,把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分别阐述了各个阶段的具体表现形态和主要特征,并预测了21世纪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新趋势—Citistate(城市主导区域)。  相似文献   

17.
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体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城市群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中部崛起战略要求长株潭城市群迅速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格局,构建完善的长株潭城市群共同物流体系。本文对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体系进行了战略与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介绍了中部崛起的背景和城市群发展的相关理论。接着对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城市群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林 《市场论坛》2004,(8):13-14
城市群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本文对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而后对城市群在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中部崛起,河南省委、省政府于2003年提出了打造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战略。中原城市群是指郑州、开封、洛阳、许昌、平顶山、漯河、新乡、焦作、济源等9个城市,区域土地面积为587万平方公里。加快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不仅对加快中原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优化我国城市体系和地域空间结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