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目前我国外汇占款数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人民银行主要采取两大政策手段:发行央行票据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而西方发达国家多采用短期国债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本文分析了短期国债和央行票据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优缺点,认为短期国债是更为适宜的操作工具,并进一步分析了制约国债成为我国货币市场重要操作工具的因素。最后得出结论,央行票据因其不可持续性的特点,退出历史舞台是大势所趋,我国应更加注重短期国债市场的发展,为未来以短期国债作为主要的操作工具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公开市场操作目的旨在实现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根据货币供应量的调控目标,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或外汇买卖,吞吐基础货币。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最理想的工具是短期国债,但长期以来,我国短期国债发行量不足,为了解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足的问题,央行从2002年开始发行央行票据,为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  相似文献   

3.
公开市场操作:国债与央行票据替代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由于国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尤其是短期国债具有期限短、变现性强、市场表现活跃等特点,符合公开市场操作的要求,理应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流工具。目前,央行票据作为操作工具的局限性显现,国债具有的优势可弥补其局限。长远看,随着短期国债规模的扩大,央行票据将淡出,国债将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流工具。但当前国情下,国债与央行票据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替代,二者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并存。  相似文献   

4.
一、现阶段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发展状况自从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开始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迄今为止,中央银行使用过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主要有: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操作工具的选择主要是依据中央银行拥有的该工具的数量决定的,以及根据外汇资产的人民币占款情况决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的。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体制转轨国家一样,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也呈现出了阶段性和多样性。1996年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主要是财政部当年发行的短期国债,但是由于自1997年起,财政部停止发行短期国债,中央银行无法继续选择短期国债作为交易工具,为此从1998年起,中央银行将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同时作为操作工具。而随着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不断增大,到2003年6月末,外汇储备已经达到3200亿美元,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不断增大,因为对冲工具缺乏,2003年5月开始选择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债市场的发展决定了目前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形成一种以中央银行票据为主,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为辅的格局。结合2006年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来看,每个营业日央行票据成交量占总...  相似文献   

5.
发行央行票据的局限性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将央行票据作为对冲工具,在调节基础货币、冲销外汇占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央行票据的滚动发行,其对冲作用在逐渐降低,并对国债发行有消极影响。应逐渐将国债代替央行票据作为主要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外汇占款持续增加,我国央行所面临的冲销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国债市场尚不成熟,央行票据应运而生,虽然发行规模持续扩大,但有效对冲比率却呈下降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央行票据作为冲销工具的负面效应.认为央行票据不宜作为长期的冲销工具,应在对央行票据进行创新改革的同时,继续完善国债市场和外汇体制改革,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冲销工具以减少央行票据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今年4月22日,央行在继去年9月将未到期正回购转作央行票据以后,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首次贴现发行中央银行票据。这是央行今年在货币政策操作中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标志着中央银行票据正式成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工具之一。本刊记者就出台中央银行票据的背景、中央银行票据的特点及其政策效应等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根有。记者:人民银行自1998年恢复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以来,一直以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为主要操作工具,并且保持了货币供应量的稳步增长,成功实现了稳健货币政策目标。当前为什么要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作为公开…  相似文献   

8.
刘微 《时代金融》2008,(10):51-52
央行票据的产生,使得我国的货币政策变得更加灵活,并且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工具。央行票据作为替代国债的操作工具,对我国金融创新和宏观金融的稳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央行票据本身也存在着很多局限性。本文主要通过对央行票据的产生及现状的解释来讲述央行票据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央行冲销效果的论证考虑了货币目标供应量的影响,通过构建广义货币供应量 M2的有效冲销指数公式,分析2005~2013年的央行货币冲销政策的实际效果,结果发现:我国货币冲销在大多数年份是有效的,在外汇占款压力较大的年份,由于短期国债的不足和央行票据发行的诸多缺陷,对外汇占款的冲销明显乏力。最后提出了发展国债市场、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央行冲销效果的论证考虑了货币目标供应量的影响,通过构建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有效冲销指数公式,分析20052013年的央行货币冲销政策的实际效果,结果发现:我国货币冲销在大多数年份是有效的,在外汇占款压力较大的年份,由于短期国债的不足和央行票据发行的诸多缺陷,对外汇占款的冲销明显乏力。最后提出了发展国债市场、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