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蒋弘  刘星 《南方经济》2012,(9):32-46
本文通过建立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用以衡量大股东股权制衡的方法,在事件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大股东股权制衡和公司并购绩效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公司的股权制衡程度越高,并购绩效越好;在第一、二大股东股权性质相同的上市公司中,股权制衡难以发挥效用。这说明建立有效的股权制衡机制,促进大股东股权性质的多样性,对公司治理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多个大股东对并购效率的影响及内部薪酬差距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首先,存在多个大股东的上市公司能够在减少并购决策的同时提高并购绩效,实现了更高的并购效率,且多个大股东的监督越有力,并购效率越高;其次,考察内部薪酬差距在多个大股东与并购效率的调节作用,将股东、管理层、员工3个层面结合,结果表明内部薪酬差距抑制了多个大股东对并购效率的积极影响;最后,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多个大股东更能提升并购效率。研究结果不仅从并购效率的角度丰富了多个大股东的经济影响,也对改善股权结构、优化薪酬设计及提高并购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8-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的相关数据,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换股并购活动中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发现:(1)收购方并购前一年存在显著的正向盈余管理行为;(2)收购方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有关,两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3)收购方并购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并购后公司业绩下降越大;(4)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并购绩效越差。本文研究结果意味着,公司并购前的盈余管理在并购后反转,对并购后绩效表现不佳具有一定解释力度。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本文以 1 999~ 2 0 0 1年发生兼并收购的 84家中国 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以经营现金流量总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和检验上市公司并购后的绩效 ,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和检验影响并购绩效的有关因素。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并购当年绩效有较大提高 ,随后绩效下降甚至抵消了之前的绩效提高 ,并购没有实质性提高并购公司的经营绩效 ;交易溢价、行业相关性、相对规模、收购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等是影响并购绩效的主要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解释并购后主并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汪洋 《特区经济》2009,240(1):118-119
在强调最优股权结构研究的内生性前提下,本文利用2005、2006年民营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各种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第一、二大股东持股数越接近公司绩效越高;②股权制衡公司绩效显著优于"一股独大";"双寡头"公司绩效显著优于"一股独大";内生性前提与制衡股东个数是最优股权结构检验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并购重组对深市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2001年深市发生并购重组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发生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并购前后共5年的绩效分别进行评估,并对年度间的绩效变化进行Wilcoxon检验。实证研究表明,收购兼并类上市公司的绩效在并购当年显著改善;股权转让类上市公司绩效总体呈下滑趋势;资产剥离类在并购当年来改善公司绩效;收购公司的绩效比目标公司的好;其他类型的并购重组并未使上市公司绩效发生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7.
国有上市公司的上市模式、并购类型与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企改制上市的制度根源上考察国有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问题,以199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样本,检验了改制上市模式与并购类型,以及并购类型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模式上市的公司倾向于进行不同类型的并购,分拆上市的公司倾向于进行改制型并购,而整体上市的公司更倾向于进行投资型并购和行政主导型并购;不同类型的并购进而导致了不同的并购绩效,改制型并购显著提高了公司的经营绩效水平,投资型并购对公司经营绩效的改进产生了正面影响,但绩效改进的持续性不足,行政主导型并购则导致了公司经营绩效的显著、持续下滑。  相似文献   

8.
浙江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浙江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进行分析,得出并购绩效存在短期正效应但没有实质性提高并购公司绩效的结论;并基于不同并购模式下并购绩效的比较得出:横向并购绩效最优,其次依次是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沪深两市188家民营上市公司2003~2006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正相关;法人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弱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Meta分析定量研究方法,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再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一是企业绩效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存在"倒U型"关系;二是民营上市公司的前五与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的绩效越好;三是股权制衡与股权激励均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为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红 《特区经济》2007,17(12):109-111
本文在借鉴参考已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会计研究方法,选取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并购前一年、并购当年和并购后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流动比率3个财务指标来作比较,以这三个财务指标的变化来衡量并购产生的绩效,从外资并购的整体情况、跨国公司所处的股东地位和并购类型来分类说明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绩效,得出了上市公司被外资并购后,短期内需要整合资源实现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并购后上市公司扩大了生产规模,经营收入快速增长;跨国公司所处不同的股东地位和不同并购类型都对并购绩效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汽车企业海外并购有利于谋求市场和技术,实现全球资源配置和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汽车这一特有的"蛇吞象"式海外并购事件为例,从市场反应和财务绩效两方面来研究吉利并购沃尔沃能否提升公司价值:从市场反应发现其累积超常收益率并没有跑赢市场;从财务指标变动趋势发现,盈利能力并不稳健,成长能力逐年减弱,风险水平比较高,长期来看将会使股东的财富受到损失。最后从微观和宏观层面上对我国海外并购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面板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与大股东的资金侵占行为显著相关,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程度越高,上市公司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越严重。这表明大股东与管理者的合谋行为会弱化大股东对公司管理者的监督效率。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公司治理领域中的重要问题,而制衡能力是股权制衡效果实现的首要前提。文章建立在具备股权制衡能力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民营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合谋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直接上市的民营公司中,第一大股东与其他大股东之间具有合谋的倾向;在间接上市的民营公司中,第一大股东与其他大股东之间倾向于相互监督,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因此,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民营上市公司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进朝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2):72-77
利用2000-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A股的CFO变更数据,对影响CFO变更的公司业绩、公司内部治理、公司外部治理、CFO自身特征和公司特征五个方面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CFO变更与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2)公司的内部治理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会开会次数对CFO变更影响显著,CEO变更对CFO变更呈显著正相关;(3)CFO变更与作为外部治理的公司年报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呈显著正相关;(4)CFO自身特征中的年龄、性别、任期对CFO变更影响显著;(5)CFO变更与控股股东变更、公司是否为ST和PT公司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完全用西方的代理理论去解释转轨经济中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及绩效是缺乏说服力的。基于此,本文选择2007年-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收购、股权收购等扩张性并购事件为样本,从国有产权及政府控制类别这一视角来考察政府干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因存在不同程度的政府干预而导致并购绩效较差,这一点在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表现尤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金字塔层级能够缓解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因政府干预对并购绩效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是在中央政府控制与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里没有发现类似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6年至2019年非公开发行的大样本数据,从股价操纵视角,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中大股东侵占行为。研究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过程中,大股东会通过操纵发行基准期内公司股价的方式进行利益侵占。在大股东直接参与股份认购时,民营性质特征、资产负债率越高及流通股占比越低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侵占程度越严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非公开发行制度存在一定的套利空间,使得大股东在非公开发行中有机会侵占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监管部门应该不断完善非公开发行制度,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加大对非公开发行的监管力度,抑制大股东在非公开发行中的侵占行为,保障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合理利益,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赵娟 《特区经济》2010,(7):220-221
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央企业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形式。本文通过SWOT模型分析五矿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公司的过程,结合国内海外并购的现状,提出适合中央企业海外并购的建议,对中央企业提高海外并购成功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的境外并购,有助于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拓展海外市场、优化业务结构、推动经营战略调整、增强协同效应。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银行并购潜在对象增多、并购竞争对手减少、并购成本下降,越来越多的境外并购机会呈现在我国商业银行的面前。商业银行应选择文化接近、经营理念和模式易于融合的并购对象,采用实物期权定价方法估价被并购银行,做好并购整合,取得境外并购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