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8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由世界第10跃居世界第4,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5.13万亿元。  相似文献   

2.
《时代经贸》2006,(1):11-11
1月14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公布未来5年中国经济研究预测:在“十一五”期间,世界经济贸易局势基本保持不变.在中国国民经济保持8%的增长率下,到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有望达到2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5%左右。  相似文献   

3.
东亚和俄罗斯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汇市和股市,影响世界经济n1998年.占世界总产值1/3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经济陷入衰退,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从上年的41%降至2%左右。1999年世界经济是陷入全面衰退还是继续缓慢增长,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各国都在进行调整和改革,做经济形势恶化的准备。关于近期世界经济走势,大体上有三种看法和预测:第一,认为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199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达25%,略高于上年的增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问ecd)预测,如果国际金融市场趋于稳定,包括所有发达国家的…  相似文献   

4.
一、“十一五”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一)“十一五”时期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时期,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2005年和2006年世界经济预计分别增长4.3%和4.4%,而2007—2010年预计年均增长4.3%。其中,发达国家在2005年和2006年预计分别增长2.6%和3.0%,2007—2010年预计年均增长2.9%;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经济连续5年保持10%以上增速的背景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08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8%左右。这是我国连续第4年把这一目标定为8%左右。 2003年和2004年,我国经济增速均在10%及以上。从2005年起,政府把经济预期增长目标从前两年的7%调高到8%,但每年实际增长率仍大大超过预期,分别达10.4%、10.7%和11.4%,其中2007年创下自1995年以来的最高增幅。  相似文献   

6.
《理论信息》2000,(11):1-3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不断有人对世界经济发出悲观的预测。不仅对亚洲,对美国、欧洲和日本也不持乐观的预期,甚至预言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即将来临。但这种情况在1999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不少权威的研究机构,都不止一次地调高了对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目标。而实际情况比预期的还要好:1999年世界经济增长3.3%;美国经济增长4.21%,创造了和平时期一百多个月长期经济扩张的历史纪录;欧元区国家经济回升,达到2.3%。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世界经济更趋复杂,国内需求面临名下行压力,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压力仍存,民间借贷、投融资平台、房地产市场等领域潜在风险增大,我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稳定物价总水平、调整经济结构,激发自主增长活力。预计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5%左右,就业形势比较稳定,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8.
自1978年以来,中国已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这场激越国人、瞩目世界的变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过去30年,中国经济给世人所展现的最为亮丽的一面是其经济的高速增长:平均增长率高达9.69%左右,而同一时期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则在2%-3%左右。然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中国经济也同样面临着许多问题,而其中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增长率以2000年的4.5%为峰值,2001年由于信息技术产业泡沫经济的破灭而剧降到1%,其后200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不到,连续两年低迷。但世界经济从2003年下半年起回升,该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接近3%,2004年由于原油价格高涨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虽然有被抑制的影响,但仍有4%左右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贷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影响了中国的出口,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大问题是出口受阻。我参加了2008年3月的春季广交会,美国参会客商同比下降了15.5%。2008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只有8.9%,多年来这一数字始终保持在20%上下,这是第一次回落到10%以下。2008年1~9月份,中国的出口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长幅度下降了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2007,(11):13-13
高盛将中国2007年经济增长预估由之前预估的12.3%调低至11.6%,将2008年经济增长预估由10.9%调低至10.3%,将2007年和2008年CPI增幅预估分别调高至4.8%和5.5%,之前分别为4.5%和4.0%。  相似文献   

12.
全球各国金融危机救助措施作用下,世界经济已经明显企稳,经济先行指标昭示世界经济迈向复苏之旅。从季度GDP增长率看,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在2009年3季度相继走出衰退,单季取得正增长已经没有悬念。预计美国、德国和日本2009年3—4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在1.5%-2.0%左右。尽管全球经济度过了金融危机最艰难时期,但是经济复苏的基础仍表现为经济脆弱性。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仍在攀升,私人部门投资增长有待于提高,因此刺激政策持续性是经济复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自2003年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以来.宏观经济总体处于一种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2003年-2006年.我国GDP增长率始终在10%以上且略有提高,2007年上半年GDP增速达到了11.5%。但经济的高增长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代价。从资源要素的投入量看,我们的产出嫂宰是比较低的。2006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堞,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54%,200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指标,  相似文献   

14.
《大陆桥视野》2009,(1):8-8
据商务部近日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8年秋季),2008年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6万亿美元,增长20%左右。报告回顾了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运行情况。总体看来,中国外贸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进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质量继续提高,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迈出新步伐。报告认为.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增长将继续减缓,2008年后几个月中国外贸发展外部环境会进一步趋紧。  相似文献   

15.
瑞典经济近几年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2005年经济增长2.7%.2006年约为4.0%,2007年预测为3.6%。在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上.瑞典政府进一步加强了科研投入.计划2005-2008年新增政府研发投入23亿瑞典克朗。在世界经济论坛2006-2007年度全球最具竞争力国家的排名中,瑞典位居第三。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世界经济形势及2006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2004年的强劲增长之后,2005年增速有所放缓。虽然受到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和美联储连续提高利率等因素的影响,但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仍保持着相对较快的增长,并且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有所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5年9月发表的秋季《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将达到4.3%,虽然低于2004年创纪录的5.1%,但仍高于2003年的4.0%和1995-2002年3.6%的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17.
2003年爱尔兰科技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世界经济的影响,2003年爱尔兰的经济发展速度仍旧“调整性”放缓。进出口均出现大幅度下降。2003年上半年的出口额比2002年同期降低19%,上半年的进口额比2002年同期降低23%。200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5%~2.8%,高于欧洲经济增长平均1.2%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霍建国 《经济》2012,(4):57-59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暴露了发达经济体存在的制度隐患和深层次经济矛盾.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将处于低速增长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为4.1%,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率仅1.9%,中国传统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将分别增长1.8%、1.1%和2.3%.虽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速将达到6.1%左右,但高通胀等因素使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压力也明显加大.未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速仍有可能出现回落和反复.因此,2012年以及未来2~3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将面临艰难的发展环境,保增长将会成为主要的调控目标.从对策措施看,我们既要采取有力措施,巩固和稳定欧美市场;又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力度.同时,积极调整国内政策,力争落实好下列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面临许多难题,西亚北非政局动荡,日本经济遭受地震海啸及核泄漏危机,欧元区外围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依然严峻,通货膨胀开始从新兴市场国家向发达国家蔓延。但这些难题没有改变全球经济温和复苏的基本趋势,一季度实现了4.3%的增长率。总体来看,尽管全球经济没有出现期望中的加快现象,但二次衰退的风险较小。根据IMF的最新预测,201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3%,虽然低于去年5.1%的水平,考虑到基数因素,全球经济仍维持温和复苏趋势,可为我国经济平稳发展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0.
孙占芳 《经济导刊》2009,(11):52-5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航空运输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过去10年间,我国航空运输的发展速度平均每年增长8%.2008年,航空运输业的增长达到了14.5%.为世界平均发展速度的2倍左右。具有极大发展空间的中国空运市场加速了外资航空公司进入我国竞争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