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黄真 《数据》2009,(12):1-1
2009年,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一个极不寻常的年份。这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加速向全球实体经济传导,其负面影响辐射到全球各个层面、各个角落,将世界经济迅速拖入衰退的寒冬。"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同样深深传导到中国经济运行当中——从通胀到通缩,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次贷危机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层次的国际传导机制,得出结论:次贷危机向发达国家传导的主要机制是金融溢出效应,而向发展中国家传导的主要机制是贸易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2010年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和调控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积极作用下,我国经济遏制了急剧下滑的势头,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长8.5%左右。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好于2009年,世界经济将出现缓慢复苏,外需有望止跌回升;国内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效应继续显现,投资者和消费者对经济增长的信心提高,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4.
王忠林 《活力》2009,(2):7-8
去年以来.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农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金融自由化视角的金融危机生成、传导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梳理经典金融危机模型,从金融自由化的次序和程度两个维度阐释危机生成机理,结合金融深化驱动经济虚拟化的全球背景以及经济虚拟化过程中经济运行的心理依赖特征,推演出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汇率-贸易渠道:"波及效应";金融-债务渠道:"传染效应";心理-行为渠道:"羊群效应"。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转型国家,在金融自由化加速改革的进程中,为了防止金融危机发生、阻断危机蔓延和维护我国转型经济安全,应采取的对策为:合理安排金融自由化的次序和速度;实现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动态匹配;转向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对金融市场实施积极干预;拓展国际合作、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等。  相似文献   

6.
《乡镇企业科技》2009,(5):20-21
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冲击.业界和理论界谈论较多,例如,大家普遍看到了危机对中国资产市场的冲击,以及外需下降导致的出口企业停产半停产、就业需求下降等。但对危机蕴含的机遇,谈得还不多。日前,记者就此话题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整合国内外金融危机传导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北京特点,对国际金融危机通过三大传导机制对北京实体工业经济的影响进行路径研究,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积极探究危机中北京实体工业的生产运行特点,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金融危机治理理论和金融危机国际传导理论,以东亚发展模式为基本特征的东亚区域经济发展对危机传导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经济区域化的制度安排与危机传导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东亚区域经济内各国(地区)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具有的共性特点使得金融危机国际传导效应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的制度安排得到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似性安排;货币一体化安排;产业结构趋同的安排。因此,应将调整传统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采取金融优先的新地区主义为形式的国际合作方式,坚持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作为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危机阻隔机制建设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以及实体经济的关联度愈发紧密,探究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市场的溢出效应对于未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有着现实意义。通过构建包含房地产中间厂商的DSGE模型,探求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机制与影响程度,为此在模型中引入货币冲击的外生冲击变量,以更好地模拟现实经济运行机制。仿真分析结果发现,货币供应量不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主要通过利率水平下降与物价水平上升等传导路径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正向冲击,并且这一间接影响期限短、程度深。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以研究结论为现实指导,从控制货币供应量、开发多样化金融产品和加强境外资金流入管理三方面提出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声音     
“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现在的欧债危机已经抑制了我国外需,过分依赖外部需求实现经济增长的政策理应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1.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态势、影响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贸易保护主义也日益扩散,不仅阻碍全球经济复苏,而且延缓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应加快建立国际体系、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四位一体的应对体制机制,形成解决贸易争端的合力,强化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有资产研究》2009,(6):20-20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外部需求萎缩导致出口减少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困难。必须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相结合,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千方百计稳定外需,努力把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就业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受到重创,目前有所复苏。但经济形势依然严峻。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统计和预测,世界经济增长率由2008年的3%降到2009年的-1.1%。  相似文献   

14.
欧债危机对金融市场产生了显著的冲击,引发了巨大的风险。本文通过构建二元GARCH-BEKK模型,实证检验了欧债危机背景下欧洲股票市场、我国股票市场、国债市场与企业债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揭示了欧债危机冲击我国股票市场、国债市场与企业债市场的风险传染路径。实证表明,欧债危机冲击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的风险传导路径为:欧债危机引发的风险通过欧洲股票市场传导到我国股票市场,然后传导到企业债市场,最后传导到国债市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梳理各界研究中国通过实体经济渠道传导的溢出效应的基础上,通过使用面板数据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并纳入中国经济增长冲击因素,考察2003—2014年中国是否通过贸易渠道和对外直接投资渠道对其他国家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现,2003—2014年中国通过贸易渠道对其他经济体产生溢出效应,与此同时,对外直接投资渠道的溢出效应也不能忽视。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中国通过贸易和直接投资渠道传导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而在此之后通过贸易传导的溢出效应则非常显著,对外直接投资渠道对其他经济体的溢出效应也愈发重要,因此,以溢出效应为考察标准,可以认为在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经过经济全球化的传导,导致了世界经济衰退。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产生机理,探讨了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分析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而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形势企稳向好的情况下,我国应如何通过优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强化风险防范机制等措施,来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在新中国成立60年后保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去年四季度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到我区经济运行以来,经委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全党动员帮扶企业共渡难关的决议》,围绕努力实现“四个确保”,在帮扶企业、保经济增长方面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能源金融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能源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采用TVP-VAR-DY溢出指数分解方法探究国际能源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的时变溢出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跨市场溢出效应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国际能源市场与股票市场既存在显著的市场内部溢出效应,也存在显著的跨市场溢出效应,且系统总体溢出水平的动态变化主要由后者驱动;国际能源市场对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弱于股票市场对能源市场的溢出,即国际能源市场为溢出净接收者。国际金融危机、COVID-19等极端风险事件发生时,跨市场波动溢出效应显著增强;地缘政治风险和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导致跨市场波动溢出的重要因素,且分别在金融市场动荡时期、全球流动性收紧时期表现得更加明显。鉴于此,投资者应高度重视两个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风险,当极端经济事件发生时,监管部门应采取必要的非常规政策措施,减轻溢出效应的不利影响,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说,经济增长是拉动就业的主要因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对就业工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可以这样判断,当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20.
<正>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外需严重萎缩的新情况下,扩大消费,强化内生动力,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保障。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