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是中国第二大用水户,其节水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用水总量控制目标的顺利完成。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模型(LMDI)对中国2000—2018年工业用水量历史演变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将情景分析法和蒙特卡洛方法结合,对2019—2030年工业用水量未来演变趋势进行多情景模拟,从而判别最优的工业节水路径。研究发现:工业用水强度下降是促进工业用水量下降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和人口规模扩大是促进工业用水量增加的主要和次要因素,工业化水平对工业用水量演变的促增效应和促减效应均有出现;在不同情景下,工业用水量未来的分布演变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当工业用水强度保持现状情景值,工业化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保持目标情景值时,为最优的工业节水路径。提出需要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改造,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优化调整工业行业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以推动工业节水。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迅速增加,据统计我国在1980年前除台湾以外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年用水量为572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包括火电厂)用水523亿立方米;城市生活用水49亿立方米。根椐有关部门预测,到2000年我国城市和工业用水总量将要达到1387亿立方米,其中:工业(包括火电厂)用水将达1264亿立方米,(考虑了单位电量用水比目前可下降20%的因素)城市生活用水123亿立方米。因此,在水资源贫乏地区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在我国北方有的城市提出“挤农压工保生活”,也有的提出“挤农保工压生活”的水资源分配原则,总之,挤农是普遍采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们研究生产力配置时考虑较多的是能源、金属矿藏、森林资源和化工原料等,可是往往忽略了水资源条件。事实上工业发展和水源是紧密相关的。1949年我国工业产值140亿元,工业用水50亿m~3(不包括火电站用水,以下同);1957年工业产值700亿元,工业用水120亿m~3。1965年工业产值1400亿元,工业用水170亿m~3;1980年工业产值5000亿元,工业用水300亿m~3;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的工业产值将达到2万亿元,相应工业用水达700亿m~3。工业用水年增长率为工业产值年增长率的45~60%。  相似文献   

4.
一、北京市乡镇工业发展的简短回顾北京市乡镇工业企业起步较早,其前身是诞生于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社队企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首都城市建设的发展,乡镇工业逐步发展壮大。改革开放后,北京市乡镇工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1978~1994年...  相似文献   

5.
干旱是我国农业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从1949年到1998年,全国平均每年受旱灾面积为3.24亿亩.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17%。到1998年底,我国有效灌溉面积为8.01亿亩,虽然生产了占全国67%的粮食、60%的经济作物和80%的蔬菜。却耗费了大量的灌溉用水。据估算,2000年我国农业年用水量高达40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9%。在水资源短缺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一、兵团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新疆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工灌溉.新疆的农业气候条件决定了新疆及兵团农业发展必须以灌溉为主.而发展节水农业将是新疆农业的根本出路.兵团目前农业用水115亿m3,占总供水量的98.8%.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兵团的工业发展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镇)人口比例将继续提高,生态用水的压力将增大,灌溉用水将长期处于被挤压的状态,灌溉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将更加严重.兵团应坚持"节水增效、改善生态、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节水灌溉指导思想,大力发展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输水效率,降低亩灌溉用水量.  相似文献   

7.
在收集全国31个省(市、区)1997—2010年工业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相关指标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修正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区建立以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因变量、影响因子为自变量的工业用水效率分析模型,并辨识出各分区主要影响因子。通过模型拟合误差分析,所建模型平均绝对误差都小于17%,表明所建模型具有比较高的精度,可为未来我国工业用水效率预测及用水效率红线调控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四川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化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桂蓉  刘浩 《农村经济》2002,(12):77-78
一、四川省水资源的现状1 水资源整体开发利用率极其低下。四川省水资源总量 2 5 48 5 0亿立方米 (多年均值 )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2 96 0立方米 ,高于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2 9% ,位于全国 32个省、市、自治区第 12位 ,在西部 10个省、市、自治区位居第七位。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未来的 30— 4 0年 ,在全国人口达到 16亿时 ,四川省的人均水资源量将下降到 2 4 0 0立方米。 2 0 0 0年四川全省供 (用 )水量 (含农业、工业、生活、公共用水、牲畜用水及输水损失在内的全社会用水量 )达 2 0 8 5 3亿立方米 ,从总量上看已具有一定规模。但从…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发展战略的北京,属于资源型重度缺水城市。以2005年人口为基数,全市人均水资源量248立方,不足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30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8,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的缺水下限。但是,北京市农业用水量从2001年以来持续  相似文献   

10.
量化工业用水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工业节水具有重要意义。以1998—2015年为考察期,采用PVAR模型和VAR模型分别研究我国东部地区整体以及各省份工业用水与工业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PVAR模型结果表明:工业用水与工业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工业用水的滞后一期对工业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业用水对工业经济增长扰动的响应经历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过程,而水资源却逐渐制约工业经济增长,工业用水的波动主要来自自身且缓慢下降,工业经济增长受到工业用水的影响逐渐加强。VAR模型结果表明:上海市和福建省不能建立VAR模型,剩下的省份所建立的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以及预测方差分解结果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说明分省研究的必要性。需要将PVAR模型与VAR模型相结合,因地制宜制定具有差别化、针对性的水资源政策以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形成水资源利用与工业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工业用水总量测算是我国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利用现有水利统计成果对工业用水总量进行测算,文章选取了基于历史数据的预测方法和计量结合抽样的统计方法测算工业用水量,提出了"以计量结合抽样法为主,趋势外推法进行对比校核"的工业用水量测算方法。结果表明:对10万m~3以上规模的工业采用全样本计量,对规模以下的工业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样计量,测算值的相对误差可控制在10%左右。对于技术和统计投入受限的省份,可利用2011年水利普查数据和其他历史数据,适当采用趋势外推法对原有数据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2.
农业专家呼吁生产水稻的地域要大力推广水稻节水栽培技术 ,以应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季节性干旱等问题。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梁月荣教授指出 :随着工业、乡镇企业、城镇、农村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 ,非农业用水和城镇生活用水比重迅速增大 ,与农业争水的局面已开始显现。梁教授说 ,我国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就是水稻 ,其传统淹水种植方式所需的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65%以上 ,年平均用水量每亩约为450-550立方米。因此 ,在这些地方 ,水稻节水是农业节水的大户。最近几年 ,水稻薄露灌溉及覆膜旱作等高效节…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记者郭安杰)从今年开始,北京市将用三年时间取消铧式犁,对京郊农田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5月29日,由农业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持的北京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北京市副市长牛有成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在北京市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一方面是为了加快改善北京的生态环境,减少沙尘污染,配合“建绿色北京、迎绿色奥运”的需要。另一方面,北京作为全国首个全面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城市,将把保护性耕作技术由点上的试验示范阶段逐步带入大面积推广阶段,从而揭开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木材供应状况及产品结构(一)木材供应现状1.木材的产量。40年来,我国木材产量有较大的增长,国家计划内的木材年产量,1949年为567万立方米,1986年达到高峰,为6502万立方米。从1949年到1987年,累计生产木材15.4亿立方米,其中,“四五”期间平均年产量为4419万立方米,“五五”期间平均年产量为5100万立方米,“六五”期间为5585万立方米。1953年至1988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8%。计划内木材产量的趋势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5.
王凤婷  张倩  吴锋 《水利经济》2019,37(6):13-20
分析北京社会经济系统产业用水变动规律和决定因素,对促进区域水-生态-社会经济复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2002年、2007年、2012年和2013—2016年数据测度了北京市社会经济系统部门的用水量,利用结构分解分析模型探究了2002—2007年与2007—2012年两个时段内社会经济系统用水量变化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2—2012年28个社会经济产业部门用水效率提升导致其直接用水系数和完全用水系数呈下降趋势,然而,在产业部门规模扩张驱动下完全用水量呈上升趋势。最终需求消耗增长拉动的规模扩张效应是产业用水增长的主要因素,经济系统效率效应对产业用水增长的贡献较小。产业技术进步是降低产业用水的最主要因素,产业转型发展通过结构效应发挥了其对用水量减少抑制作用。鉴于北京市向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转型发展目标,建议根据产业发展特点、产业转型发展目标,从经济和行政手段两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水资源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业化经过三个阶段,即从1949年到1980年的工业化奠基阶段,1981年到1990年高速发展阶段,从1991年到2015年的工业化完成阶段;2015年以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展现了农业的特殊贡献及其伦理观诠释。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在于与世界后工业化发展同步。中国工业化始于1949年,恰与敲响工业社会危机警钟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出版同年。以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环发会议为标志,世界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中国大力发展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民间企业,不排斥污染企业和工业垃圾的输入,使中国遭受严重污染,而农业是一切污染的主要受体。各类污染由水体而土壤而食物,进而危及社会安全。对农业系统的开放性认识不足,对农业缺乏伦理学关怀,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出现了举国为之忧虑的"三农问题"。但世界范围内由于后工业化到来,人们在对长期冷战思维的反思中,萌发了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互相协作的需求多于对抗、共赢优于零和的观念,于是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中国提供了战略机遇期。目前中国农业伦理学的任务是保留农耕文明精华,汲取工业文明的成果,熔铸构建全新的后工业文明的农业伦理观。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很低,居世界第84位。特别是,由于水量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水量在时程分配上极不均匀,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等特点,使某些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生活对用水量的需要急剧增长,这一问题还将日益突出。为了推动节水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从本期开始,开辟“节水问题”专栏。我们热烈欢迎有关领导、专家、教授和广大水利工作者积极投稿,共同努力,办好这一专栏。  相似文献   

18.
都都 《致富之友》2003,(3):30-30
市场分析: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水价一片“涨声”,人们安享了几十年的“福利水”即将成为历史,北京、哈尔滨、沈阳、威海、西安、天津……许多城市都在采取限量和提价的方式来控制对水的消耗。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城市居民生活节水提到了议事日程。北京、天津、济南、合肥等上百个大中城市都采取了定时供水、限每户用水量等节水措施,可以预料,这类措施还将扩大范围并趋于严格。现在城市居民历来铺张浪费的用水习惯被硬性地约束,但即使能达到较高的自律程度,由于缺乏节水设备,节水的效果仍欠理想。虽有提高了的水价作为压力阀,迫使人们尽量节水,但实际上仍可能出现偏差,有支付能力的不在乎多付水费,而不愿多支付的又不想把用水量降下来的人,则可能打歪主意,在水表上做文章盗用供水。缺水的大趋势,节水的实际运作,都昭示着节水设备进入千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加上人口增加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用水量大幅度增长,我国北方缺水地区和部分沿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据1983年对196个城市的统计,已有188个城市缺水,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和沿海地区。水资源已成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由于缺水,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正常需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用水量还将继续增长。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北京市出租车行业也在日益发展,但真正意义上的快速发展则是从1990年开始的。17年来,北京出租车行业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年到1996年):出租车司机成为高收入群体1990年北京市共有出租车企业263家,运营车辆不足1.5万辆。当时北京市民普遍抱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