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凤云 《魅力中国》2011,(15):150-150
英语文化是学校文明进程的积淀。树立学校形象少不了英语文化,教育形象的延续更离不开英语文化,塑造学校品牌必须灌注学校英语文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实验改革的深入,建设英语文化是学校在新世纪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建设高品位的英语文化,要充分发挥校长在英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师生在英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完善英语文化的硬件设施和优化文化环境,最终才能彤成学校英语的办学特色,实现用英语的文化品牌构建21世纪的新型学校。  相似文献   

2.
杨冬梅 《魅力中国》2013,(11):312-312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谚语同文学作品、诗歌一样是语言的精华。英语谚语是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一般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英语谚语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谚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英汉习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祝晓宾 《魅力中国》2010,(22):258-258
文章针对英语教师形象,以独特的视角,从紧扣时代气息的DIY词汇入手,赋予DIY新的含义,阐述了英语教师形象塑造应从三个方面着手:注重细节;知识整合能力强;又张扬自己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英语学习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并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承认学生学习英语智力上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语言模仿能力、听读接受能力、说写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各不相同,同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英语有快有慢,出现上、中、下分层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差异程度很大就不正常了.  相似文献   

5.
英语中对于明喻概念的界定基本上是一致的,认为明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的两种事物之间的比较。本文就这一问题尝试性地进行了探讨,分别从“人”比“人”和“物”比“物”两个层面举例说明,指出明喻中分别作为本体和喻体的两种事物可以是同类的,同时强调再次重新地、正确地认识和理解明喻修辞对于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翻译谚语时,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是不够的.所以,在把英语翻译成汉语时,译者须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英语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和翻译基本原则及翻译方法,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宜于说理,又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相似文献   

7.
如果有人提起房地产公司这个字眼,不营是业内人士还是普通市民,大家马上会联想起高档写字楼内办公职员年轻有为,身穿笔挺西装,所开发项目的售楼处极尽奢华,年轻貌美、训练有素的售楼小姐身坐其中……,似乎这些已经成为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最基本形象要素,但对于普通市场来说却是不敢擅入,“雷池半步”。 也并不是所有的房地产企业都是这样走“极品”路线,在古城西安就有这样一家公司,它近二十年来始终不改守约、优质、重义、薄利的经营宗旨,以服务广大市民为己任 不摆花架子:以实实在在的平民.住房回报消费者,’让消费者得到…  相似文献   

8.
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文学的精华,它具有语言凝练,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等特点。为表情达意的需要,英语谚语在句式结构上有其独特的地方。在该文中,笔者尝试对英语谚语句式结构作简单的分析,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谚语。  相似文献   

9.
龚鹏 《魅力中国》2013,(8):239-239
在这样一个信息快速传递的时代,英语教师要站在时代的前沿,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创新教学。本人利用音像、报纸、网络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尝试将英语新闻融入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使学生真实、形象感知信息。激发了学生学英语的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名动转用是英语的一种活跃的构词法,析和探讨这种转化,对于我们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语法同语义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指名词临时转(活)用作动词的一种构词方法。分观察英语语言的变化发展,研究英语的词汇类型学以及  相似文献   

11.
曹袢遐 《上海经济》2012,(7):38-39,6
"苹果"公司如日中天之时,恰是柯达公司破产之日。不同层面的创新造就了两家企业的不同命运、中国企业需要的,是宁如苹果般缺少一块却意犹未尽的创新诉求,而非柯达般"咔擦"一声间的绚烂瞬间。  相似文献   

12.
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法律理论的研究重心发生了两次转变,即从“自然法”到“规则法”,再从“规则法”到“活法”的转变。但这两次转变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因为一系列的社会原因促成的,具有历史必然性。由此也说明了,观念和理论的变化,必然有潜藏在其背后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也是观念和理论发展的逻辑,地学理论如此,其他社会观念和理论亦然。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在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厦门火炬高新区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区域化、全球化为目标”的经营宗旨,不仅仅满足于扮演“启动器”和“吸附器”的筑巢引凤角色,更勇于担当为企业自主创新披刑斩棘、嵌入区域和全球价值链的“推土机”,不断深化服务层次,丰富服务内涵,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促进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全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14.
变"废"为"宝"     
厦门东海洋水产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位于水产资源丰富的东南海滨城市-厦门,是福建省较大的一家真章(学名:真蛸Octopus Vulgaris)精加工产品出口基地.该公司利用膜分离技术,成功地从真章下脚料中提取出具有海洋生物活性的人类长寿保健因子-天然牛磺酸,并顺利取得国家发明专利,获得厦门市政府的嘉奖.该项目是厦门科学技术进步奖2006年获奖项目.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场“政治秀”吗?很多去过瑞安农村合作协会,见过陈林的人,产生这样的疑问,虽然“三位一体”已经成为当前合作经济领域中的热点词汇。有这样的疑问,首先要从协会的创立者陈林说起。陈林与人们想像中的不太一样,勇往无前的改革者的光辉形象在他身上并没有清晰地呈现出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骨似乎也难寻其踪。他爱调侃、有心机、善于布局、巧借人脉。宣扬改革理念时,他大声但从不疾呼,对现状强烈不满,但更会充分地利用现实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自启蒙运动以来 ,西方法律理论的研究重心发生了两次转变 ,即从“自然法”到“规则法”,再从“规则法”到“活法”的转变。但这两次转变不是偶然发生的 ,而是因为一系列的社会原因促成的 ,具有历史必然性。由此也说明了 ,观念和理论的变化 ,必然有潜藏在其背后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在某种意义上 ,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 ,就是观念和理论发展的逻辑 ,法学理论如此 ,其他社会观念和理论亦然  相似文献   

17.
4月8日至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一行视察永川.他说,永川之行,最为深刻的有五个印象.其中第一就是:森林景观大道标准高、决心大、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杜枫 《走向世界》2011,(12):36-37
想想看,“剩”也是挺好的一种状态。大龄女孩多半学会了独自走夜路、换保险丝;大龄男更是想得开。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不用看女友的脸色,也不用接催促的电话。  相似文献   

19.
吴倩 《走向世界》2009,(16):50-52
从"海上山东"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从海洋渔业的一枝独秀到涉海工业、海上大通道建设和滨海旅游业的超常规发展,山东人把海洋梦想延续,再次掀起开发蓝色国土的热潮.  相似文献   

20.
不继 小甜甜案,令人感触。 遗产,就算多得可以成立基金,扬名世上,也看不出有什么好。反正名、利、权,都只是虚荣,挣到也是带不走的。虚荣本身没有错,因为没有前进的欲望,就会停滞不前。中国搞改革开放,向人民灌输追求财富的“光荣”思想,现在中国制造“亿万富翁”速度居全球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