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话题。一方面,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本文基于二战后的历次国际产业转移,分析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和趋势,并重点阐述了国际产业转移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商海拾趣     
韩一崝 《国际市场》2009,(12):14-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在经济各领域不断深入,世界必将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由此带来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为发展中经济体由产业链低端向高端升级,由生产制造向高端服务转型创造了新机遇,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拓新空间和路径。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趋势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经贸导刊》2004,(21):20-21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中 ,国际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达国家可以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全球战略目标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当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 ,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进一步加深。因此 ,掌握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 ,主动地有选择地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提高产业竞争力 ,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一、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4.
田园  危丽 《中国市场》2015,(12):158-159,177
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全球人力资本竞争的背景下,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本回流为主要特征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本文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利用1992—2012年的数据对我国外移人力资本回流和不同产业的国际贸易进行了协整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外移人力资本回流与不同产业的国际贸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替代关系和互补关系,从而对如何有效利用外移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和国际联系日益密切,西方国家以跨国公司为主要模式向我国进行国际产业转移,我国既面临着重要的机遇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国际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完善,同时也会造成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极差固化以及产业极差固化,因此如何趋利避害,促使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发挥正面影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产业转移下东莞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广东省东莞市原有的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制约着东莞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内外两个方面,探讨了东莞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及向内部转移产业的机遇与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促进生产结构调整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产业转移特点和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开放30年来,我国日益融入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产业转移规模和速度不断提升,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同时作为发展中经济体的一部分,也在积极对外转出资本和产业,因此,深入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准确把握新世纪以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规律,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的区域间转移。  相似文献   

8.
国际产业转移。既是发达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并据此制定和调整我国产业政策。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阐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特征基础上,选取1983-2007年外商投资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越多,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比间接投资对第二、三产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注重外资引进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进一步改善承接环境,实现利用外资产业政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李金宸 《现代商业》2008,6(6):232-233
经济全球化有力地加快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中国作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必须积极创造条件顺利承接国外的产业转移.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地位突出,影响广泛,而出口加工区作为引进外资、规范加工贸易的新区域,在我国外向型经济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不断推动我们出口加工区的健康发展.本文从中国出口加工区的现状、从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到中国的自身条件和需求、从己经取得的成就到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产业转移,既是发达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由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国际产业转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的产业转移浪潮具有了新的特点。面对新的转移特点,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论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国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并已成为国际经济协作的重要途径和发展趋势。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对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刻不容缓。特别是在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时代,我国更应该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规律,抓住发达国家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时机,充分利用外资和发展跨国经营等方式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许敏兰  罗建兵 《江苏商论》2012,(7):91-94,112
随着国际分工愈加深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外包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江苏省迫切需要借助服务外包的发展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本文立足于江苏省服务外包和产业结构现状,探讨了服务外包通过对其GDP贡献率、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研发(经费、人力)投入、劳动高级化程度的影响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最后提出了强化服务外包、提高创新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FDI优化中国产业结构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燕 《北方经贸》2002,(12):14-16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国际产业转移出现新的特点。对于我国而言 ,如能恰当借助国际产业新转移来优化产业结构 ,则必能加速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因此 ,对利用FDI优化东道国产业结构的模式及其特点、我国优化模式的运用及效果、完善我国优化模式的策略选择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市场扩张为中心的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性的经济结构调整,全球性产业结构重新调整和分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纷纷将本国处于衰退的产业转移到某些发展中国家,从而促进本国的产业升级。而发展中国家则利用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实现本国经济的工业化。在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浪潮中,我国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广大的市场,日益成为产业转移的首选目的地。新一轮产业转移有哪些特点以及其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是本文将要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推动本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有着自己的特征:制造业是主体行业;服务业成为新热点;跨国公司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流向不平衡。近年来,结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应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外资和发展跨国经营等方式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与趋势.本文根据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实践,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是我国弟二产业比例的格兰杰原因,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有着重要的影响;外国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与第二产业比例之间有着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分别从投资国和东道国的角度对国际直接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在经济自由化的今天,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应该借助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及我国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产业向中国的转移明显加速,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在新的趋势下,中国要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逐步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并占据较为有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正>加工贸易亟待转型升级在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转移的背景下,加工贸易作为发挥我国比较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式,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处于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