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随着农民转入城市的增加,又一次诱发了人们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讨论。社会学家在评价现代化的发展程度时认为,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0%,是一个国家进入现代化行列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发达国家,大多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中叶的时期里走完了城市化的过程,相比之下,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1998年底,我国的城市人口比重为30.4%,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工业化超前,而城市化不足.就城市化水平而言,中国与相似发展程度的国家,如印度(36%)、印尼(3 6%)马来西亚(43%)等相比,明显偏低;更是大大低于中等发达国家50%的水平."民工潮"将大批农村人口推向城市,使他们变为"准城市人口",进而为中国下一步城市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打下足够的人口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通常在70%~80%以上,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如何呢?据统计,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约18%,发展到现在约40%,速度应该说是相当快的。按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2020年全国的城市化率要达到60%,这意味着今后15年内要逐步转移农村人口2.5~3亿,这个数字相当于整个欧洲的人口。  相似文献   

4.
<正>城市化首先应该是人口的城市化。因为城市往往意味着更便利的交通、更好的医疗条件、更高的教育水平等等,所以城市化的发展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但与此同时,城市人口的增加也会带来城市面积的扩张,更多人口的涌入,带来更多的需求——对居住的需求、对教育的需求、对医疗卫生的需求等,所有这些需求最后都会导致城市面积的扩张,即土地城市化。中国各个大中城市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盲目扩大城市范围,但相应的医疗、教育  相似文献   

5.
丁峰 《上海房地》2013,(10):14-14
一、城市化的影响和结果 按照城市化的概念,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这一指标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美国社会学家霍普·蒂斯代尔认为:”城市化是一个人口集聚过程。其发生方式有两种:集聚点的不断增加和单个集聚点范围的不断扩大。只要城市存在规模上的扩大或者数量上的增长,城市化的进程就在进行之中,城市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意味着从集聚性较弱的状态向集聚性较强的状态转移。”  相似文献   

6.
农村发展和城市化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将对中国的农村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还要继续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村的人口,形成新的二元结构互动机制。(一)关于当前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化的基本特点和面临的问题过去五年,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城市化的比率由“九五”末期的36%,上升为“十五”末期的43%。目前中国的城市人口约有5.6亿人,农村人口约为7.8亿人,在去年约有1.1亿富余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务工,其中6710万人进入地…  相似文献   

7.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市化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的两件最深刻的事。”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城市化进程以其飞快的发展速度证明了这一点。“截止到2007年末,中国城市数量达到655个,城镇人口达5937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4.9%,其中,小城镇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20%上...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8,(8):28-30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处于经济水平和发展规模双高速增长的新时代,城市化建设呈现出新的发展规律。本文基于城市体系视角,首先构建城市规模组合划分法,将城市非农户人口作为城市人口统计口径,在理论层面分析了城市规模及人口分布特征;其次,基于齐夫回归理论,结合城市人口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演化规律进行了实证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层次间的差异性逐渐减小,城市化结构呈分散演化趋势,中小城市仍然是我国城市人口重心。  相似文献   

9.
利用重点城市数据验证了基于“胡焕庸线”测算的生态承载力,构建并测算了中国沿海三大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确定了合意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值,进而对三大城市群可承载的人口经济规模阈值、生态效率目标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生态承载力呈现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值及发展潜力也大致呈此趋势。(2)京津冀城市群多数城市人口经济规模已超过当前生态效率水平下可承载的规模阈值,尚未达到阈值的城市主要集中于长三角和珠三角。(3)人口经济规模和生态效率均大致呈中心城市高、其余城市低的分布格局。未来应针对各城市群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基于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人口经济规模和生态效率状况,确定其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0.
梁胜 《人力资源》2006,(15):10-12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根据世界银行组织的报告,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80年的20%发展到2002年的38%。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了近一倍。然而与中国城市化进程同样表现突出的另一个现象是城市贫困。有资料显示,“贫困城市”占全国县级以上城市总数的26%,占地级城市总数的32.4%,中国城市中贫困群体接近三千万。2004年,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6%,而城市贫困发生率却扩大到6%-8%。也就是说,在100个城镇居民里面有近8个人贫困(据《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3月14日)。  相似文献   

11.
人口流迁与城市化:理解费孝通与霍华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口流迁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应该回归到城市化问题分析的中心.不合理的人口流迁会带来"城市病"和"乡村病"的双重困境.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加上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特殊的制度性约束,中国城市化面临更加严重的人口流迁问题.本文重新解读了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和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规划,突出人口流迁的难题,探索人口流迁的道路,把社会城市作为城市化的最终目标,以此来理解费孝通和霍华德的城镇思想,这对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合理流动和重新分布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兰艳丽 《数据》2013,(1):54-55
“农村包围城市”已经成为过去式。近年来,我国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12年5月,由中国市长协会主办、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承办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0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首次超过50%,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按照通常意义上的理解,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产业、资本、市场的集中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人口流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七五”期间我国城市分布与全国及各省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关联。这一期间,城市化度(以不含辖县的市区非农业人口计)由1985年的11.31%上升到1990年的13.51%;同期城市总数增长率为6.28%,是1953—1985年32年间城市总数增长率的2.8倍。“七五”期间,作为城市化推进形式的城市近域推进和广域推进均在迅速进行,城市总体的极化与分散倾向因此并存。一、1986—1990年城市分布 (一)总况。 1.1953-1990年的37年间,我国城市总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91%,其中增长最快的是>1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其次为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增长最慢的是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口城市化。我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加快城市化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至关重要的是必须让更多的农民由分散的乡村向城市转移,由农民变成市民,“乡下人”变成“城里人”,即实现农民市民化。所谓农民市民化,简而言之,泛指农民逐步向市民转化的过程。它不仅是指农民由居住在农村转变为居住在城市,从农村户口转变为城市户口,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转变为从事非农业劳动,而且更重要的是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社会组织形态等由农村范式向城市范式转变,最终成为一个符合城市文明要求的具有现代市民素质的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实现农民市民化的过程是现代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趋势,它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城市病需要文化来开药方 最新的社会蓝皮书显示,我国的城市化已经完成了一半,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农村人口。  相似文献   

16.
2000—2010年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与变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0年和最新的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了2010年北京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近10年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研究表明,北京人口增长十分迅速,老城区人口依然在增加,仅有西城和崇文区出现了人口净减少,其他区域人口都在增加,总人口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从市区到郊区递减;人口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市区基本为100%城市化,没有出现中心衰退,城市郊区化和远郊区农村城市化加速发展;人口增长主要是常住外来人口的增加,并且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都在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集中。最后探讨了它对城市和区域规划和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邱晓华在《中国财经报》发表文章指出:未来5年中国经济成长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七种:1.城市化水平提高。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是36%,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农业人口将进一步减少,城市和农村将进一步融合,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2.产权多元化。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无疑是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的必要途径,非国有经济比如个体、私营经济也会在调整中发展起来。可以预期,未来经济发展将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格局下,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3.国际化。“走出去、引进来”,与世界经济进一步融合是中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疆审计》2005,(4):48-48
中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力在公布《西北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西北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要实现人口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六大转变”,即经济增长模式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人口再生类型由高于更替水平向低生育水平转变;生产方式由粗放分散型向集约集中型转变;农业人口比重大向非农人口比重大的城市化转变;工业化由以低附加值原材料加工的初期阶段向以高附加值原材料深加工的中期阶段转变;农业发展模式由传统农业向特色生态型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03—2013年中国城市数据,探讨行政等级是否通过影响城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从而间接影响城市人口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行政等级、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人口规模三者之间存在递进的正向作用关系。城市行政等级越高,其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的权力越大,越能集中公共服务资源,从而导致城市之间因行政等级不同而出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这种差异进一步导致城市人口出现向大城市一侧的偏态分布。因此,解决日趋严重的“大城市病”和城市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就需要纠正行政权力在城市之间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中所产生的偏差,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低行政等级的城市配置,逐步缩小城市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出路:推进人口城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农业论农业已被历史证明找不到农业的出路,而今就工业论工业,同样找不到出路。当前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是人口城市化滞后,使城乡两元经济结构、工农两种生产方式的矛盾得不到解决,使农村人口过剩,城市工业品过剩。开辟工业品市场,调整产业结构,要从加速人口城市化进程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