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合同被视为工程过程中的最高行为准则,业主依据它实施对项目全范围的控制,承包商依据它落实成本、工期、质量等管理目标。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2.
《中国招标》2009,(31):20-22
案例5:ICE合同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在国内某合资项目中,业主为英国人,承包商为中国的一个建筑公司,工程范围为一个工厂的土建施工,合同工期7个月。签订合同时,业主不顾承包商的要求,坚持要用ICE合同条件,而承包商却从未承接过国际工程,但迫于无奈,最后还是接受了业主的要求。这导致承包商从做报价开始,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就一直不顺利。  相似文献   

3.
刘彦军 《中国招标》2015,(12):22-23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是业主(发包人)和承包商(承包人)为完成建筑安装工程、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签订的法律文件。遵照施工合同,承包商应完成业主交给的建筑安装工程建设任务;业主应按合同规定提供必要的施工条件、支付工程价款。承包商在工程承揽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招标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特别是要透彻理解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件,按照ISO9000标准,进行周密的合同评审,在此基础上制定投标方案。  相似文献   

4.
《山东建设》2005,(12):24-33
为推进建设领域担保制度建设,现将我部制定的《工程担保合同示范文本》(试行)印发给你们。《示范文本》由投标委托保证合同、投标保函;业主支付委托保证合同、业主支付保函;承包商履约委托保证合同、承包商履约保函;总承包商付款(分包)委托保证合同、总承包商付款(分包)保函;总承包商付款(供货)委托保证合同、总承包商付款(供货)保函组成。  相似文献   

5.
安勤 《发展》2006,(10):71-72
一、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法律关系及利益冲突 (一)业主和承包商的法律关系 业主和承包商之间是互相合作、互相监督的合同法律关系.在合同中,合同双方的责任和利益是互为前提条件的,业主的义务是提供施工的外部条件及支付工程款,这是承包商享有的权利,承包商的义务是按合同规定的工期及质量要求对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竣工及修复其缺陷,这是业主享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全面与国际接轨,以及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大规模建筑市场秩序整顿,都强烈地表明在我国实施合同管理的迫切性。从承包商的角度来说,目前建设市场过于向业主倾斜,竞争激烈,利润减少,合同的风险加大,条件更加苛刻。只有重视合同、重视合同管理,才能有效地降低工程风险,增加企业利润。本文对安装项目合同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常志平 《中国招标》2012,(15):23-25
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合同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能否顺利按时完成,而且也是工程投资、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手段。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业主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和设计、监理、施工承包商、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等签订各类合同上千份,并通过切实加强合同管理,  相似文献   

8.
上海某著名建设集团(下称承包商)通过议标承建了湖南长沙一家韩资企业(下称业主)厂房工程,双方签订了工程总价为6000余万元的固定总价合同。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由于工程量错算、漏算、材料涨价等因素,导致工程实际成本大大超过预算,承包商因此要求增加支付1000余万元。而业主则以合同是“固定总价”为由不同意增加价款,承包商遂停工要求谈判,双方遂形成价款争议。  相似文献   

9.
孟庆彪 《中国招标》2013,(39):26-28
合同是合同主体相互间行为的法律依据和准则,工程建设领域各类合同自然也不例外。与其他类合同相比,工程建设合同执行不力情况较普遍、较突出。这种状况从微观看,增加了业主、承包商的建设成本、建设风险、管理难度;从宏观看,使得建设领域的法治环境难以有效改善、制约了工程建设领域的法治化进程。本文对工程建设合同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从外部环境、业主、承包商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外部环境既定的条件下,业主通常是合同执行不力的主要因素,就如何提高合同执行力提出了几项主要措施,并对未来工程建设合同执行情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固定总价合同在使用时面临各种风险,这种风险包括业主和承包商两个方面。业主由于专业和经验所限,更应对固定总价合同的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对业主来说,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适用性、工程计价、工程款支付三个方面,应加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招标》2010,(33):25-26
工程施工合同是业主与承包商为确定相互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一种协议。在施工过程中,一切施工活动都是为了履行合同,在合同的约束和规范下,各方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有效的合作,以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但在工程项目中承包商重合同的签订过程,轻签订合同后的管理,导致在施工合同管理中出现了不少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12.
EPC是工程项目承包的一种模式,主要对项目施工、设计与采购进行承包。在EPC总承包模式下,业主方可以通过工程项目合同进行工程问题管理,以降低工程项目风险和损失。因此,在EPC总承包模式下,业主方需要通过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维护自身的利益,避免工程建设中因为合同问题而延误工期或者出现工程项目纠纷问题。基于此,文章首先对EPC模式合同管理进行探讨,对业主方合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合同管理现状进行业主方合同管理对策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国招标》2012,(37):31-34
施工索赔是由于业主过失或业主风险等非承包商的原因,导致合同不能正常履行,从而给承包商带来了额外的费用和工期延误,承包商有权对这部分工期延误和费用损失要求补偿。因为业主、工程师的利益和其在整个项目管理中的地位等原因,承包商并不是总能顺利成功地进行索赔。提高索赔成功率的关键因素在于承包商能否进行有效的索赔管理,这要求承包商在有效合同管理的基础上,不仅要遵循合同规定的索赔程序,还要适当地采用一些索赔技巧。  相似文献   

14.
张智慧 《魅力中国》2010,(25):48-49
工程合同管理包括业主及施工方的合同履行、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法律保证。同时,造价管理亦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笔者就工程建设前期的招投标工作、工程建设过程中计量支付、变更管理及后期的竣工决算等方面分别从业主及施工单位的角度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合同管理的作用和造价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一、案例背景NKDWS是一个日处理十五万吨水的水处理厂项目,由世界银行贷款。合同金额为200万美元,工期为29个月,合同条件以FIDIC第四版为蓝本。合同要求在河岸边修建一个泵站,承包商在进行泵站的基础开挖时,遇到了业主的勘测资料并未指明的流沙和风化岩层,为处理这些流沙和风化岩层,相应造成了承包商工程拖期和费用增加。  相似文献   

16.
张浩 《中国经贸》2014,(18):122-124
EPC+LLIs合同是EPC合同的变形,既有EPC合同的一般共性,又有不同于EPC合同的特征。国际工程工期索赔主要有三大原则,本文在分析了三大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在EPC+LLIs合同模式下,共同延误工期索赔不利于业主的原则,费用索赔不利于承包商的原则。该原则体现了国际工程索赔中“公平”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中国招标》2012,(38):32-35
国际承包合同的实施过程,亦是完成承包商与业主根据FIDIC条件所签合同并实施管理的全过程。在FIDIC合同的执行中,合同管理者应把握好以下一些注意事项。1.合同的转让和分包在合同实施中,承包商将一部分工作分包给某些分包商是很正常的,但是这种分包必须经过批准:如果在订合同时已列入,即意味着业主已批准;如果在工程开工后雇用分包商,则必须要经工程师事先同意。"分包商"是指由业主和工程师挑选或指定的与工程实施等工作有关的单位,但这些单位并不能直接与业主签订  相似文献   

18.
巨晓颖 《中国招标》2011,(38):34-35
工程施工合同是业主与承包商为确定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协议。在施工过程中,一切施工活动都是为了履行合同,在合同的约束和规范下,各方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进行有效的合作,以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但在工程项目中普遍存在承包商往往重合同的签订过程,轻签订合同后的管理,导致在施工合同管理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国海 《中国招标》2022,(11):112-113
EPC总承包是大型建设项目通行的组织实施方式,近些年在国内逐步推广应用。EPC合同根据项目特点制定合同条款,对业主方费控管理及项目执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在项目费用控制及合同管理中的实践,从业主方角度,对EPC合同中常用的条款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20.
对FIDIC合同管理申的经验和教训,主要从工程师在合同管理中的地位、质量标准和付款标准的关系、承包商的施工方法、工程变更、现场记录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合同管理由事后管理改为事前及全过程管理,合同双方谈判时宜邀请工程师参加,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师督促双方执行合同是无可非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