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公共秩序保留的概念“公共秩序保留”,是指一国法院依据冲突规范本应适用外国法时,因其适用会与法院地的公共秩序相抵触而排除其适用的一种制度。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特性决定了“公共秩序”是一个弹性的、不断变化的概念,从来没有学者对此做过成功的界定。但为使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实践中有效运行,避免公共秩序保留被滥用,我们仍应对公共秩序保留做出一个定性的分析。二、公共秩序保留的性质(一)各国学者关于"公共秩序"的定性问题的分析1.戴赛认为“公共秩序”指三种依外国法取得的权利,即:(1)与英国成文法相抵触的权利;(2)与英国法律政…  相似文献   

2.
张卫华 《活力》2009,(25):141-141
外国法查明的方式是解决如何查明外国法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法院应放宽对外国法查明方式的限制,只要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以及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合理的查明方式均应得以适用。  相似文献   

3.
外国法查明的方式是解决如何查明外国法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法院应放宽对外国法查明方式的限制,只要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以及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合理的查明方式均应得以适用.  相似文献   

4.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国际私法最古老的原则之一,它是排除和限制外国法律适用的一种制度。现代各国的国际私法都采用这一制度,以维护本国的法律稳定和社会公共利益。我国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一直持肯定的态度,虽然我国关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立法已经制订并且运用于司法实践,但是该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5.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国际私法上的基本制度之一,在处理国际民商事案件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对国家而言,尤其是法院地国,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法院审理国际民商事案件、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提供司法协助时扮演重要角色。它的确立有助于国家主权独立、民族安定团结、社会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得到了各国学者广泛的肯定,并且被纳入国际条约、国家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我国也不例外。本文主要从立法的角度上简析我国现行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相似文献   

6.
外国法的查明是审理涉外案件的必要程序,是正确适用外国法律的基础和前提。《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对外国法的适用和查明做了比较明确的界定,不乏创新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以论述外国法的查明为主线,希望能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徐曦哲  任铁军  高山 《活力》2005,(2):100-100
也许有人认为法律,特别是国与国之间、不同国家公民之间的法律应该是和谐一致的,以便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促进不同国家公民之间的交流和贸易。但司法实践却往往事与愿违,尤其在国际私法领域中,很多国家使用反致、识别和公共秩序保留等方式来阻止一般原则的适用,因此统一国际私法更是势在必行。虽然法律的和谐一致既有利也有弊,  相似文献   

8.
刘树凯 《管理观察》2011,(8):144-146
"直接适用的法"在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特别是解决涉外民商事法律冲突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法院地"直接适用的法"的适用与实践不断深化和发展,外国"直接适用的法"的适用受到诸多限制,各国太多采用"最密切联系"的适用标准.我国在适用"直接适用的法"规范经济秩序、保护弱者利益等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亟需从明确适用范围、确立法律地位、防...  相似文献   

9.
关于涉外产品责任法律的适用是侵权行为法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目前还没有调整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专门制度.目前我国只是笼统地采用了侵权行为法律适用规则,结果使特殊复杂的涉外产品责任案件的法律适用简单化、机械化,存在许多弊端.通过对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引起各界对该问题的关注,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简要介绍以及对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中公共秩序保留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运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担保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我国担保法律制度的发展,也完全是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995年《担保法》的颁布行使我国担保制度从此有了统一的法律规范。本文就浅谈一下担保法律问题的理解和适用。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公司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出发,结合国外法学研究动态,研究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及其适用的法理基础,探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适用,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法律制度,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反垄断适用除外制度是反垄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有深刻的法律与经济原因。我国反垄断法应该采取行为主义的垄断规制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了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立法内容只能有特殊卡特尔和非滥用性政府干预行为,但法律模式却应当是多样的。  相似文献   

14.
适用法律规范是质监部门和执法人员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作为质监部门和执法人员正确适用各种不同的法律规范,是保证执法质量的重要方面,如未能正确适用法律规范,将因实体不合法、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中承担被撤销或败诉的风险,为了让质监部门和执法人员更好地熟练掌握如何正确适用各种不同的法律规范,现将《质监法律规范的适用规则》分两期予以刊登,供读者参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窦俊驿 《河北企业》2023,(5):150-153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创新点在于磋商,能否达成磋商协议是行政机关作为原告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前置程序。在磋商过程中,双方由于主体地位不平等,法律依据不同,磋商协议的法律性质不明,常常导致磋商制度的适用困境。因此,辨明磋商协议的法律属性,优化磋商双方权利义务配置,完善磋商协议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才能保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稳步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6.
银行担保作为一种新型的人的担保,对于保证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银行担保的管辖权及法律适用问题直接关系到案件审理所适用的程序法以及相关的实体法,因此管辖权的确定以及法律的适用对于判决结果有十分重要的联系.在确定银行担保的管辖权及法律适用时应当注意的方面有很多,对于这些方面的忽略,往往会间接影响到案件的审理结果.  相似文献   

17.
企业在质监部门和执法人员适用质监法律规范不当,损害自身合法权益时,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因此企业有必要了解质监法律适用的规则。2005年第12期我们刊登了《质监法律规范的适用规则》(上),介绍了“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和“同位阶的法律规范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实施”两个原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从1983年审计机关成立至今,已走过三十年。审计机关践行依法行政,履行法律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能,为国家经济健康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主观和客观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家审计在法律适用中还存在对事实定性不准、援引法律法规不正确、法律冲突规则适用不准确等问题。因此,应提升审计人员的法律素养,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尝试借鉴案例指导制度,探索审计法律适用机制,使审计真正有效地实现依法行政和依法审计。  相似文献   

19.
由于互联网上不允许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域名,随之而来的是域名纠纷案件的不断增多,与之相对应的现象是相关法律制度的贫乏。本文就域名的法律性质、域名侵权纠纷、纠纷解决机制及法律适用这几个方面对域名及其相关法律调整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一、法律冲突的现象与本质 法律冲突在私法领域是常见现象,冲突法就是一国立法机关(尤其是成文法国家)专门制定的、规定本国司法机关应适用法律的规范。在私法领域,法律冲突的现象之所以发生,一是各国法律制度互不相同,二是各国存在着正常的民商事交往,并形成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三是各国司法权独立,因为只有司法权的行使过程中才会涉及到适用哪国法律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