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结构调整,要与农业内部结构和其它产业相协调,要有信息、流通、加工服务等配套,向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在调整原则上,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区域性调整与适应性调整相结合。在调整措施上,要与信息、流通和加工等其它产业配套。在调整方法上,注重“统”、“放”结合,在调整工作中,要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常州市把“加快提升农业”作为全市工作的重点之一。要求人们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运作机制上与时俱进,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支撑,机制创新为手段,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都市农业和食品加工业,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增强农业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实现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的新跨越,努力构筑常州农业发展的新优势。具体讲就是要树立五个新理念。  相似文献   

3.
面对当今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在上海重化工中后期阶段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即将初步完成之际,上海经济要取得新发展,必须要推进新一轮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通过构筑以高科技产业和高层次三产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重新塑造上海产业发展的新优势。一、上海经济发展新阶段要求实施新一轮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1、结构调整是上海上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92年,上海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标志着上海产业发展开始进入了重化工业的中后期阶段,为适应这一阶段的要求,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确定了以第三产…  相似文献   

4.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新的动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点是“新”和“质”,“新”表现为技术应用新、产业业态新、发展模式新、价值创造新,“质”表现为生产力的质态新和质效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的遵循与延伸,是对传统农业生产力的一脉相承,也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应对农村人口结构快速转变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现实需要。农业新质生产力依托科技创新和质态创新的路径推动了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代表的农业质效提升,助力农业强国建设。数字技术、育种技术、农机装备技术、合成生物技术将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实践应用场景。未来,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全面实施“数据要素×现代农业”行动、加快农机智能装备技术提档升级、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在农业中应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加强农业科技性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进程中,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八五二农场有限公司、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二分公司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科技农业,提升推广应用能力;以生态为优势,发展绿色农业,提升可将续发展能力;以优质为基础,发展质量农业,提升标准化生产能力;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品牌农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全力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为形成农业领域航母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农业科技创新是提升农业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上海亟需把握科技创新与改革“双轮驱动”,坚持外部引进与自力更生“双腿奔跑”,开创全新科技领域,助推产业持久兴旺,引领上海农业产业向价值链顶端攀升。一、上海农业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发展现状目前,上海市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以及绿色生态赋能等助推产业兴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注重创新链构建,基本形成了具有上海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助推产业兴旺奠定了重要基础。上海市初步形成了以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为主体,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平台为重点,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进一步助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农村产业兴旺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四川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重点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越条件 ,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 ,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对于迎接加入WTO后对四川农业的挑战 ,巩固和提高四川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增强四川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实现农民增收以及促进四川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都具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四川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有利条件1 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尤其是近年来 ,四川面对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形势 ,各地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 ,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以农民增收为根本出…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意见》指出:“当前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调整势在必行。各地要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制定当地农业生产结构的规划,并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技术示范等手段,加强对结构调整的指导”。根据中央指示精神,结合我市具体情况,调整农业结构,主要是调整不合理的产业,减少过多过剩品种,积极发展市场急需的名优产品;同时要做好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工作;要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创办本地特色农业,努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其思路包括以下…  相似文献   

9.
《上海农村经济》2011,(11):21-23
上海农场是个在司法体制下成长60年的老农场,2009年9月18日正式划归光明食品集团管理,实施企业化运作。两年来,上海农场紧紧围绕集团“发展、转型、整合、提升”的工作主基调,按照集团以“网络、资源、科技、品牌”为核心的转型要求,积极推进商业模式转型,以现有产业优势、资源优势为基础,不断调整和优化以现代农业为显著特征的产业结构,形成种植业为基础、生猪养殖业和种业、米业为核心产业的“1+3”生态循环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10.
《陕西综合经济》2009,(3):36-37
当世界的目光透过经济危机,更加关注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时,中国政府也拉开了推动服务外包和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之门。碑林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以“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和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在碑林科技产业园建立碑林动漫产业平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并使之逐步形成新西安潮流文化“名片”,为西安经济腾飞再添一“星”。  相似文献   

11.
三大产业特色设施农业产业。目前启东市大中棚面积3万多亩,小拱棚、遮阳网面积3万多亩,成为蔬菜产业中的重要部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点培育,扩大规模,已形成了以和合、南阳、近海等镇为主的设施农业产业带。设施农业由于效益高、后劲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奠定较强的经济基础。“四青”产业。启东市在农业结构进入战略性调整过程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发挥各自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形成区域特色”的总体要求,不失时机地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通过大力发展“四青”作物,以青蚕豆、青毛豆、青豌豆、青玉米为主的四青作物面…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农业而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以更好地对接国内外市场,还是主动引领新消费,创造市场新需求,从而提升农业效益,激发农业发展新动能。因此,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考虑效率问题还要突出效益问题,提升农业的吸引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是闪烁在上海西南板块的璀璨之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探索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创立了中国最大的村办市场。经过十多年的顽强拼搏,探索出了产业“接二连三”、极具特色的“以市兴村、强村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九星村注册成立的上海九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分设“市场管理、财务管理、广告管理、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金平县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走“引进龙头企业,改造提升香蕉产业”的路子,推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香蕉产业经营的水平,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如东县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南黄海之滨,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滩涂大县。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粮油饲料产业、蔬菜产业、林果产业、畜禽产业、文蛤产业、紫菜产业、海产育苗业、蚕茧产业等“八大产业”特色农业。面对WTO的挑战与机遇,只有培育做强“八大产业”,才能促进和提升如东农业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荔枝有“岭南果王”的美称,是茂名市“三高”农业的典型代表。本文借鉴修正后的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以茂名市荔枝产业为案例,剖析茂名市荔枝产业发展要素,并提出提升茂名市荔枝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上海农村经济》2000,(6):18-19
上海汇绿蛋品有限公司是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示范单位,公司于1997年4月成立,以“公司 基地”的形式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和产品创新为突破,以质量和服务为保障,立足现有条件,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发挥公司的技术、产品和市场优势,把周边地区的的蛋鸡生产场  相似文献   

18.
这是全国“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第一次集体亮相!展览中,我们感受了与资源生态和谐的“产业美”,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环境美”,与邻里亲朋和谐的“生活美”,与传统文化和谐的“人文美”。各地的实践充分说明,“美丽乡村”创建不是片面追求农村面貌的改变,而是力图带给农村内在发展力的全面提升。我们欣喜地看到,以科技和文化为鲜明特点,农业部开展的“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肯定和欢迎。我们看到并且更加坚信,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不仅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优化农业农村结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更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上海红龄蟠桃农业合作社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金山区,目前共有21位股东,其中有20位自然人,由金山区蟠桃产业的龙头企业上海施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发起,农民社员在“自愿进出、平等协作、互利互惠、利益共享”的基础上,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服务为保障,通过章程和契约组建和发展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股东中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的6人,其他都为上海施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的产业工人中的骨干力量或优秀积极分子。现在合作社拥有社员100余人,并呈逐渐壮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三二一”方针在九十年代初提出并实施,这在上海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功不可没。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上海面向21世纪的产业发展,再不能停留于传统的三次产业平面扩张及比例关系调整,而是应当十分注重产业的深化发展和产业升级。也就是需要从“在调整中发展”,转向“在发展中调整”。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认为上海必须大力发展“双高”产业,即高科技产业和高增值产业,这也可以看作是给“三二一”方针注入新的内涵。对于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近年来各方面已逐渐形成共识。现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上海必须统盘考虑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