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注浙江粮食补贴政策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食补贴政策的效应分析 (一)对浙江粮食安全的效应 市场化条件下,保持必要的粮食自给率是确保主销区粮食安全的一项必要措施。浙江实行粮食补贴政策的预期目标就是保持一定的粮食自给率,确保本省的粮食生产稳定,促进农民更好地保护有限的耕地,搞好与粮田有关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浙江连续几年实行的粮食直补政策有效地增加了本省的粮食供给。  相似文献   

2.
陈信 《特区展望》2001,(3):47-47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要想通过改革一下子解决粮食流通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必须找准突破口,抓住重点,方能推动整个粮改的深入开展。正如朱基总理所提出的“现在的问题是粮食企业的亏损在银行挂帐严重,国家付出的代价太大,不堪重负。粮食流通体制非改不可,不改不行,刻不容缓。”造成国有粮食企业巨大亏损的原因,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粮食部门的主观因素。从海口的实践来看,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重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同时也出现一些新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粮食库存的真实情况,更好地落实宏观调控任务,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开展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此次清仓查库是新世纪以来国务院组织第二次全国性的粮食库存大清查,重点是清查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全面清查所有国有粮食企业储存的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国有企业的商品粮。  相似文献   

4.
《浙江经济》2004,(15):1-1
2003年入秋以来,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全面上扬,这是粮食多年供大于求后顺应市场规律的一种价值回归,其背后是供求关系变化。在肯定粮价上涨的合理性、积极性的同时,要正视国内粮食供求关系正在发生的新变化。供给减少是此轮粮价上涨的主因,如果粮食继续减产,我国粮食供求偏紧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今年6月1日起,在我省全面实行“两放开一调整”(即放开粮食收购价格、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将国家通过保护价给农民的间接补贴调整为给农民直接补贴,使农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的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像一股强劲的春风,给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先进县之一的——太和县的粮食市场吹起层层波澜。  相似文献   

6.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从2004年开始,国家将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购销多渠道经营,同时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这无疑是件好事,改革深得人心。但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可忽视,需在“明补”政策上进一步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7.
中国必须建立自己的粮食安全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粮价全面上涨,特别是国际大米价格创出20年以来的高点,粮食问题再次成为引人注目的话题。近几年,中国不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粮食生产和供给逐年好转,已由过去的供给不足,发展成为供需平衡有余,部分主产区出现过剩。这标志着中国的粮食已开始进入基本平衡与年际间波动并存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俞仲达 《浙江经济》1999,(11):56-57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迅速发展,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超过9800亿斤。这标志着粮食生产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粮食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粮食生产的发展由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粮食销售由解决温饱为主转变为满足多样化的需求;粮食流通由封闭的地域性市场为主转变为全国性乃至世界性大市场。在这样的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粮食供求形势与宏观调控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报告》2006,(10):1-14
200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预计达48400万吨,比上年增长约3.1%。由于2004年、2005年粮食连续两年恢复性增长,粮食供求紧平衡的矛盾有所缓解。国内粮食产销缺口由2004年的2050万吨,缩小到2005年的1000万吨,但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明显。2005年粮价稳中趋降,粮价下行压力增大。2006年粮食宏观调控的目标和重点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持合理粮价。应采取有效调控措施,稳定粮食市场预期,切实保护农民种粮利益和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双千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六届二次扩大会议上确定的一项兴晋富民的农业工程,这是一项确保粮食稳定增长,实现农业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系统工程,是我省发展史上一项前所未有的转折,对全区粮食稳定增长和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骨干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改革粮食购销体制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增长来耀勤,杨新科1993年4月1日起,甘肃推出了"稳购放销"的粮改措施。所谓"稳购放销",即保留粮食合同定购,放开粮食销售。这一措施出台后,对全省的粮食购销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2.
中央决定,从今年开始,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机制。如何落实好用粮食风险基金直接补贴种粮农民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有关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方 《江苏改革》2001,(4):40-40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市场经济发展快,市场化程度高。是 典型的粮食销区。2000年粮食总产量为240亿斤,而全省每年要消费粮食350亿斤,缺口约为110亿斤。自1998年以业,该省就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市场化取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岚县粮食系统共有职工450人,其中离退休人员68人,行政人员30人,附营业务分离202人,收储企业编制人数40人,未分离人员110人。1999年3月末,收储企业贷款3094万元,其中收购贷款440万元,地方储备贷款252万元,不合理占用贷款2362万元,费用贷款40万元。粮食库存值692万元,库贷挂钩比例仅为23%。库存粮食以玉米和小杂粮为主,1998年6月份以来,该县认真执行了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政策,没有出现给农民打白条现象和挤占挪用收购资金问题。但是,受主客观特别是以历史包袱、稳定因素、价格原因和市场环境的制约,三项政策和一项改革在落实上仍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经国务院批准,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从新世纪的第一个年头开始取消粮食定购,全面放开粮食生产、收购、销售和价格,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这使浙江成为我国第一个进一步进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省份。 “久旱逢甘霖”,浙江的广大干部群众以此表达他们对这一决策的渴望和拥护,目前全省上下已形成共识、付诸行动。浙江已具备了放开的条件 去年12月,朱钅容基总理在浙江视察工作时指示,从浙江省的粮食供求关系来看,可以更快地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较快地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他希望浙江省在粮改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使浙江的现在成为全国的将来…  相似文献   

16.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是中共中央1953年秋在粮食分配和流通领域采取的一项影响深远的重大战略决策,后来发展成为包括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等在内的一整套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体系。统购统销既是一个涉及农产品购销问题的经济政策,又是一个影响全局的根本政策。统购统销的实行被称为继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经工作之后新中国财经战线上的第二次大战役(加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财经战线的“三大战役”),其影响所及远远超出了粮食流通领域和经济领域。由于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对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所以它很早就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截至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国有粮食企业如何在粮食全面推向市场化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港北区国有粮食企业经几年的实践体会认为: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新型粮食购销体系,才能提高国有粮食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受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一季度国内粮价环比小幅上涨。2005年国内粮食供给将会继续增加,产需缺口进一步缩小,未来国内粮食价格将会出现小幅下降的趋势。从短期来看,主要是把握好粮食进出口调节力度和时机,合理安排国家粮食储备吞吐节奏,应及早安排粮食收购资金,做好粮价跌破最低收购价的各种准备。从长期看,需要建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长效机制,建立与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挂钩的直接补贴机制,完善粮食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19.
顺价销售是国务院提出的粮改三项政策之一,是粮改顺利进行的关键。那么粮改实施近一年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顺价销售情况究竟如何呢?对粮改产生了哪些影响呢?最近,笔者带着这一问题,对吕梁地区国有粮食收储企业顺价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过去一度辉煌的柴达木绿洲农业,曾源源个断地生产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使一代柴达木人引以为豪。而如今生产出的粮食却成了滞销商品,这使人们不禁要问:“柴达木的粮食究竟住哪上销?”(一)过去柴达木地区年生产出的数千万公斤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出境外,供应省内外市场。进入九十年代,柴达木的绿洲农儿也经过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个痛楚的转变过程,粮食销售难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但足粮食放什经营,仍由多种渠道销售出去,亦可解决燃眉之急,粮食销售难的问题不1分突出。然叩1”6年以后,由于海西州不断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加之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