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传慎集团进军上海房地产业本刊讯新加坡的上市公司──传慎集团将投资12亿美元,在上海发展房地产业及零售业连锁商店。以“新加坡式公寓、新加坡式管理”为号召,传慎集团目前已在上海实施两个“外资内销”的住宅计划。其中占地四公顷,共有314个单元的绿茵公...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金融业发展中的外资利用策略刘元池大力引进外资是战后新加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历届政府都非常注重外资引进。纵观新加坡经济的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一部外资利用史,而其金融业的发展,又与成功利用外资密切相关。从目前新加坡金融市场银行的...  相似文献   

3.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新加坡与香港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外资利用势头。本文对金融危机之后新加坡与香港的外国直接投资进行比较,并对新加坡与香港的外资政策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06,(14):34-35
国际大鳄觊觎长三角机场已久,并于去年开始频频出招,外资竞购长三角机场的欲望如此强烈,不仅说明他们重视客运机场,货运机场也成为了外资的“必争之地”,随着外资的逐步渗透,长三角机场或许将迎来新一轮扩张。近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发布消息称,排名世界前五位的新加坡樟宜机场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正在争购其40%-45%股份。同一时间,长荣航空在台湾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计划出资388万美元购买上海国际货运航空(简称‘上货航’)25%的股权”。  相似文献   

5.
对越投资“四小龙”居半本刊讯据越南合作及投资国家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亚洲“四小龙”在该国外资投资方面居领导地位,占批准外资项目的五成。由于新加坡政府积极鼓励该国商人增加在越南、印度和中国的投资,使新加坡在越南的投资稳步上扬,仅次于台湾和香港。《越南投资...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上游中间品市场的动态变化视角在理论上分析了外资自由化对本土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影响,并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使用多期倍差法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本文证实,外资自由化政策引致的外资流入将在短期内引起中间品市场竞争效应和长期中间品供给扩张效应:中间品市场竞争效应使得一部分本土企业原先的本地采购被挤出,进而转向进口市场,导致其出口DVAR下降;长期来看,外资流入产生的中间品需求刺激上游行业产能扩张和中间品价格下降,促使本土企业采取进口替代,进而抵消其对出口DVAR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外资对本土企业出口DVAR的动态效应,反映了外资流入冲击国内中间品市场、进而撬动上游行业扩张的动态进程,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一种现实体现。  相似文献   

7.
与以前海外地产资本长期集中在东部城市不同,现在西部中心城市的地产项目吸引着众多外资的青睐,引致一阵阵外资的“圈地运动”,成都、重庆、西安等西部重要城市渐渐成为地产投资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外资近年增幅较大汪慕恒最近两年的新情况在一九八六年以后所形成的亚太地区区域内资本投资的高潮中,新加坡的外资投资一直保持着持继稳步的增长,但增长幅度并不大,没有出现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那样成倍猛增而又大起大落的现象。不过,一九九二年和一九...  相似文献   

9.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新加坡与香港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外资利用势头。本文对金融危机之后新加坡与香港的外来直接投资进行比较,并对新加坡与香港的外资政策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仍未成为发达国家半年多来,“新加坡将晋升为发达国家”,已成为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新国各阶层谈论的热门话题,海内外媒体也争相报道,并提出各种反映和见解,结果却是一场“误会”,原来新加坡目前只是被归为“较先进的发展中国家”,还不是发达国家。新加坡建...  相似文献   

11.
截至1999年6月底,苏州工业园区已基本完成首期8平方公里的开发目标,累计引进合同外资63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30亿美元,引进内资154亿人民币,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苏州工业园区成功开发的奥秘何在?经过调查,我们发现:除了中新合作的招商优势和高水准的硬件环境外,更为重要的是苏州工业园区学习借鉴新加坡公共行政管理经验,并在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系列“软件”发挥的功能优势。其中,以加强对企业服务为宗旨而构建的“亲商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则是其功能优势的基础和集中表现。一、坚持和完善“以…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有望成为马来西亚最大外资国据马来西亚工业发展局的资料显示,马来西亚今年首季批准新加坡厂商的18亿新元(约合12.8亿美元)的投资承诺。在马来西亚的外来投资排行榜中,新加坡远远超越其他国家,成为马来西亚最主要的外来投资国。该局预测,新加坡厂商今年...  相似文献   

13.
一、新加坡发展知识经济的背景1998年11月11日,新加坡竞争力委员会发表了报告书,提出8大长期战略,期望新加坡在未来十年内,能发展成为一个先进、具全球竞争力的知识经济体。新加坡政府把发展知识经济,提高人力素质作为今后经济发展方向。促使新加坡转型到知...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利用外资发展石化业据“新加坡广播电台”近日报道,新加坡与美国、欧洲和日本公司合资的第一家大型化工公司最近破土动工。新加坡贸工部长姚照东在奠基仪式上说:“最近6个月,我们已看到石化业由谷底即将回升的良好迹象,石化产品价格也在回升。这个大型化工企业...  相似文献   

15.
郭凌威 《亚太经济》2023,(收录汇总):43-53
2018年美国外资监管政策做出重大变革,并不断进行动态调整。中美战略竞争也逐渐升级,中国对美投资遭遇更多限制。美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外资东道国,厘清其外资监管政策的变化及影响对中国对外投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归纳并总结了美国外资监管新政的变化,并基于与金砖国家的比较,研究新政对中国企业对美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作为对美投资的“后来者”,在美投资存量仍相对有限,但美外资新政对中国投资却表现出较强的针对性,中国企业对美并购投资的数量、效率和产业范围均受到更显著的冲击和限制。中美竞争在中长期内或将持续,中国企业需要适应中美战略竞争与合作长期博弈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对外资形成了依赖,患上“外资依赖症”的中国经济.其安全隐忧令人揪心。中国需要外资,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对于日益陷入外资依赖的中国经济,又该如佣避免陷入依附式发展的泥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跃升为印尼最大外资国本刊讯去年新加坡居印尼最大的外来投资国,由于来自中国及越南的竞争压力,印尼政府希望新加坡能够对印尼的经济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继续增加在印尼的投资。去年新加坡对印尼的投资是57项,金额达14.5亿美元,占印尼外来投资的18%。印...  相似文献   

18.
任美华  海英 《东北之窗》2010,(10):43-44
中国近20年来一直给予外资“超国民待遇”。然而,在外资以“超然”的身份游走于中国经济各个角落的时候,一场关于外资是否应该继续享受“超国民待遇”的问题早已争论多年。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金融业的特点与前景宁智平新加坡经济经过20多年的迅速发展,已成为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亚洲“四小龙”中,新加坡金融业的发展尤为突出,现在已成为亚太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金融业的超前发展也促进了整体经济的成长,这是新加坡经济发展中的鲜明特色。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黄悦坤以一部传真机白手起家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不久前呼吁在海外拼博的人,应“家在新加坡,工作在亚洲”。他认为“他们是新加坡最能干最有魄力的人”,是“为国家创造财富,制造工作机会的英才”。新加坡有不少优秀人才在海外工作或创业,有些甚至已落地生根、安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