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日,围绕健力宝集团原股东张海出局、新股东汇天中恒投资有限公司就股权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政府纷争一事,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又一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探究健力宝事件的原因,对当前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无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该事件的来龙去脉及深层次原因,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相似文献   

2.
《时代经贸》2008,6(12)
12月17日,统一企业向饮料分销商三水健力宝贸易公司注资2.4亿元。表次注资旨在通过使三水健力宝由纯贸易型公司转变为产销合一的公司,来加强对统一企业的食品品质监管,确保统一企业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3.
林华 《经济世界》2002,(3):16-18
对于中国饮料业来说,去年冬天特别冷!乐百氏创始人“四龙一凤”因经营理念与控股方达能发生严重分歧而集体辞职,曾高举民族品牌大旗的健力宝集团,也因经营不善而告急……健力宝陷入并购谜局 在 20世纪 80年代被誉为“中国魔水”的健力宝,曾高举民族品牌大旗,抗衡“两乐”的侵入,是中国八大名牌饮料的唯一幸存者。在经历中国饮料业的调整及风云变幻的市场洗礼之后,健力宝已经面临组织结构、战略战术、产品、人才等全线告急。广东省三水市政府及健力宝集团曾尝试了多种自救措施,最终痛苦地抉择:借助外力,让外资打理健力宝。 广…  相似文献   

4.
朱宗文 《新经济》2005,(2):40-43
昔日的“东方魔水”健力宝落到今天这种境地,除了让人痛心,还是痛心。健力宝近来的局面可以说是起浮跌荡,扑朔迷离,丝毫不逊色于好莱坞和张艺谋的大片。风雨飘摇中,短短的3年时间,健力宝已经更换了N个朝代。目前,围绕健力宝的各种传闻很多,有说法是,广东省致府已拨下2亿元用于恢复健力宝的日常生产,张海、李志达都已经无法重归健力宝,健力宝最终的可能是先将其收归国有,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回顾了中海健力宝物流项目的运作过程,然后分别从中海集团物流和健力宝集团的状况出发,分析双方开展此项目的合作愿景。同时对中海健力宝物流中心运作后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其他第三方物流项目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6.
他曾是红透半边天的民族品牌健力宝的创始人;他亲手创立的健力宝因为多种原因被迫拱手让人;他的余生只能在病榻之上度过,从报纸上了解那个让他沉浮一生的企业,直至撒手人寰.他就是李经纬. 世上再无李经纬,4月22日,这个饱受争议的74岁老人病逝在三水人民医院.前年的一纸判决已经成为过去,作为将一个小酒厂打造成全球知名的民族品牌原广东健力宝集团的掌门人,如果按照时间计算,李经纬病逝前仍身背贪污之罪.  相似文献   

7.
张清  朱宗文 《新经济》2005,(11):90-93
张海时代的健力宝集团董事叶红汉再次走上前台,从汇中天恒老板李志达的手中接过了健力宝大部分股权,这让了解健力宝历史的人感到意外,原来意志坚定要卖掉健力宝股份的叶红汉为什么突然回心转意?据健力宝集团内部人士介绍,叶的介入不过是个“障眼法”,“实际上,来自中国台湾的统一企业将会在集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统一企业集团曲线入主广东健力宝集团的完整线路图渐出水面。  相似文献   

8.
朱宗文 《新经济》2005,(3):79-81
2004年恰逢健力宝创牌20周年、此前由世界经济论坛(WEF)和被公认为全球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睥实验室”共同发布的200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健力宝获评品牌价值达102.15亿元.在中国本土的软饮料行业中排名第一,健力宝曾经连续10年被评为全国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1988至1997年连续10年产销量均在全国软饮料行业中排名第一。2003年健力宝被国家商标局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9.
仲志远 《资本市场》2005,(11):52-54
<正>1984年,广东佛山市三水县(后改三水市,三水区)酒厂厂长李经纬在一次亲友聚会之后无意中获得了一种新型运动饮料的配方,并将其投入生产,健力宝因此问世。1987年,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创始人李经纬开始掌管全局。随后,健力宝作为1987年全运会的最大赞助商,声名日隆;1990年,健力宝公司又成为亚运会的最大赞助商。健力宝饮料自此开始风靡大江南北。股权改制落伍内部收购无望1996年的健力宝达到了它的巅峰,  相似文献   

10.
守国 《新经济》2009,(10):16-19
曾经的“中国魔水”已沉沦多年,困于病榻的“魔水教父”李经纬已在公众的视线中渐行渐远。9月3目,李经纬的三位老臣、原健力宝副总杨仕明、黎庆元、阮钜源再次站在了法庭,而他仅因抱病暂免。7年旧案今又重提,此案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  相似文献   

11.
张锐 《经济导刊》2005,(8):66-71
以民族情感作为载体的健力宝所发生的风吹草动极容易召来国人关注的目光。健力宝围绕进入资本市场这一目标展开的“股份制改造”在多种力量的博弈中艰难起步。  相似文献   

12.
张海时代的健力宝集团董事叶红汉再次走上前台,从汇中天恒老板李志达的手中接过了健力宝大部分股权,这让了解健力宝历史的人感到意外,原来意志坚定要卖掉健力宝股份的叶红汉为什么突然回心转意?据健力宝集团内部人士介绍, 叶的介入不过是个“障眼法”,“实际上,来自中国台湾的统一企业将会在集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统一企业集团曲线入主广东健力宝集团的完整线路图渐出水面。尽管长袖善舞的统一集团在此次“地下收购行动”中尽量做到不露痕迹,但记者通过多天的调查发现,统一集团实际上全面掌控健力宝的生产、销售和管理已成事实。但叶红汉重返健力宝也不仅仅是一个“红娘”的角色,他的野心并不是简单地从中倒手变钱,而是要完成与统一的“分江而治”,使健力宝进入“新组合时代”。  相似文献   

13.
苏辉 《新经济》2010,(10):36-37
曾经做过健力宝总裁的李志达,也曾打造出小护士这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并还卖了个好价钱,但如今小护士的影响却越来越弱了。  相似文献   

14.
人物     
《资本市场》2005,(11):18-18
世界银行行长保罗&#183;沃尔福威茨:基本上不再向中国提供优惠贷款;曾荫权:发表首份施政报告 力推与内地经济融合;叶红汉:重掌健力宝帅印 统一收购健力宝贸易公司;金人庆:我国正在酝酿出台燃油税;周小川:高储蓄率影响资本市场寻找出路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健力宝”问世短短四年间,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所展示的美好发展前景,已是众所周知的了。健力宝为什么会有如此迅猛的发展呢?总结其经验,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是抓质量,提高效益;二是抓  相似文献   

16.
《宏观经济研究》2005,(7):F002-F002
6月9日上午,北京市房山区委、区政府在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作为第三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奥运文化广场活动的主会场,房山区将自6月下旬至7月中旬推出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7.
《江南论坛》2011,(12):77-F0003
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尤锡市地税局的正确领导下,锡山地税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和市地税局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以组织收入为中心,  相似文献   

18.
最好的职业经理人:工作就是休息--张海先生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张总,你入主健力宝两年来,虽然时间不长,却创造了很多不同凡响的商业作品,比如在央视竞争标王,推出健力宝“第五季”系列产品,企业内部改革大刀阔斧,收购辽宁足球队等等。这些商业作品的成败,有的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你自己对这些作品怎么看?  相似文献   

19.
事件     
《资本市场》2005,(4):10-10
北京银行引入两家境外投资者;民生银行登陆香港股市;瑞士第一波士顿再获1亿美元QFⅡ投资额度;2005福布斯名人榜揭晓 姚明高居榜首刘翔第三;赢家:首届中国经济学奖颁奖 吴敬琏等获奖各得30万;输家:健力宝前总裁张海涉嫌挪用侵占7亿元资金被拘留。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普遍短寿,这种现象多数发生在中小企业身上,但是从2004年底以来众多大企业甚至上市公司也快速步入了短寿行列,其中德隆、健力宝等是主要的代表。其中价值贬值是关键。 死亡漩涡第一阶段:没有价值的价格战——中国企业以酷爱价格战出名,而价格战的根源基本上是以“模仿战略”及“成本战略”为前提的。中国只要有赚钱的产品,不出三个月就会出现模仿者,模仿者的任务就是获取短期的利润,对于产业的发展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