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柴达木开发的历史发现,建国以来的柴达木开发史,实质上是人口迁移史。在国家号召和政府组织下进行的人口迁移,为大规模开发柴达木提供了实践主体。本文以柴达木开发为背景,探讨海西人口迁移问题。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开发史“是千千万万开拓者用汗水、用鲜血,甚至用躯体树立的一块令后人敬佩不已的丰碑。”(《柴达木开发史》153页)但它的发展也走了不少弯路,这主要是在开发实践中缺乏协调机制所致。本文就如何运用协调机制搞好柴达木开发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和柴达木的不解之缘,是因于拙著<柴达木开发史>.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开发研究》编辑部: 在柴达木开发事业蓬勃的发展,突飞猛进的新的历史时期,欣悉《柴达木开发研究》在柴达木这块富有而辽阔的“聚宝盆”里诞生了。这是海西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更是柴达木开发建设者的共同夙愿。柴达木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尤为丰富,素有“聚宝盆”的美称。现已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开发研究》2013,(5):F0002-F0002
由海西州政协编辑、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柴达木文史丛书》,是为繁荣发展柴达木文化事业,挖掘柴达木开发建设史料而精心选编的一套系列丛书,拟出4辑,每辑6册,共24册,每册12万字左右,累计出版300万字。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随着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的正式批准设立.为柴达木经济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标志着柴达木以循环经济为理念的新一轮开发建设正式拉开了帷幕.作为身处柴达木开发热土中的金融部门,在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究竟该如何发挥作用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人曾经赢得社会的赞誉是因为拥有一种精神--柴达木精神. 精神是巨大的社会动力.精神是巨大的无形资产.上个世纪的50年代,就是柴达木精神凝聚着柴达木人的心,铸造了柴达木人的钢筋铁骨,呼唤过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来柴达木奉献开拓;就是柴达木精神的力量改变着荒漠,创造着奇迹,推动着柴达木的历史车轮快速前进.  相似文献   

8.
我与《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结缘是在这个刊物诞生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一次会议上遇到了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的一位部长,他送给我一本《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我就利用会议的间隙拜读了起来,没想到她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因为当时中共中央和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已经把柴达木开发的事议已放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而我当时已被调到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  相似文献   

9.
2004年,应《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社之邀,我在著名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到柴达木的第二站便是天峻县关角西王母石室.  相似文献   

10.
为配合我国西部地区开发和发展战略研究,重庆市档案馆和重庆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的有关同志在查阅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了一组考察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开发西南历史活动的学术论文,这些文章主要有:《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开发西南历史评考》;《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开发西南的资金筹措及其评价》;《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工业发展考察》;《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开发西南农业的历史考察》;《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交通建设》等。这组论文史料翔实,在国内尚不多见,本刊将陆续刊出,供研究者参考。本期刊出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开发西南的历史评考》,由于篇幅所限,只发表文章的摘要。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开发研究》是诞生在柴达木盆地上的,一个以研究柴达木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刊物。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柴刊》面临着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五  相似文献   

12.
2012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不断完善发展规划、壮大产业体系、推进项目建设、改善园区条件、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一是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编制完成《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重点产业项目方案》、《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主导产业体系规划》,启动了试验区重点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修编及柴达木绿色产业园、德令哈中小企业产业园、德令哈工业园循环经济推进中心规划编制工作,为形成特色鲜明的试验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明确了方向和定位。二是项目实施稳步推进。采  相似文献   

13.
《瀚海潮》文学期刊 ,是海西州文联主办的三刊之一 ,它与《青海湖》曾经被视为青海两大汉文文学期刊。该刊自70年代末创刊到90年代末转刊的20年间 ,为柴达木培养了一批作家诗人 ,推出了一批文学作品 ,其中有些作品被《小说选刊》选登 ,有些作品被译成外文介绍到国外。建州35周年的时候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瀚海丛书” ,可看成《瀚海潮》主力作者的创作检阅和作品展示。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套丛书是《瀚海潮》兴盛与高潮时期的历史标记。在全国文学期刊界 ,《瀚海潮》因反映柴达木及其开发 ,而独树一帜。但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与变…  相似文献   

14.
杨春贵老人是我们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曾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当得知老人和他的同学一起创办《柴达木报》这一消息时,我们十分的兴奋,组织上立即派我们一行4人前往北京寻访.2016年5月12日,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采访了这位老人.智慧儒雅、和蔼亲切,年过八旬仍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如何走进柴达木的情景至今仍在杨春贵老人脑海中历历在目,在怀念和激情融合的日子里,老人对柴达木炽热的情怀扑面可感.那是后人无法想象的一段艰难岁月,也是一段青春飞扬的激情岁月.让我们一起走进曾经的那段历史,重温《柴达木报》创刊时的难忘记忆.  相似文献   

15.
2016年6月的一天,我在四川成都寓所翻阅报社寄给我的《柴达木日报》,偶然看到一篇弘扬柴达木精神的《柴达木精神在血管里奔流》专访,了解到现年82岁高龄的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杨春贵同志才是《柴达木报》汉文版的最早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共海西州委主办的《柴达木开发研究》(以下简称柴刊),是以研究柴达木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期刊。自1987年创刊以来,为推动海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了应有的舆论导向作用。 一、基本评估 作为青海省唯一由地区创办的社科刊物,它立足于柴达木经济发展的研究,为柴达木的振兴和发展作理论先导。因此,它一诞生便引起了省内  相似文献   

17.
正一、近年来海西州对外宣传工作取得的成效近年来海西州各级外宣工作部门紧紧围绕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和全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全面推进效率海西、活力海西、和谐海西、绿色海西建设,积极创新宣传文化工作思路,实现了十二个新突破,为确保实现"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在柴达木历史与文化研究挖掘上实现新突破。首次将柴达木历史与文化作为一个系统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海西州"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以昆仑文化、吐蕃文化、吐谷浑文化、柴达木文化及海西各地区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海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柴达木开发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体现了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以全新的姿态全面建设海西小康社会,实现富裕,文明,稳定,和谐的新海西的坚强决心。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西部开发的高潮及经验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我国历史上西部开发的6次高潮作了叙述和分析,指出了每交 高潮的不同背景、决策和特点,以及经济重心的南北易位对西部开发的影响,并分析了西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文章是对西部开发史的一次梳理,对我们今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多少年来,一个遥远而亲切的地方,令我梦萦魂牵,心驰神往,不论是万籁俱寂的夜晚,抑或纷繁喧闹的白天,只要看到或听到"柴达木"三个字,眼前就会浮现昆仑山的雄姿,巴音河的柔波,沙蚀林的沧桑,饮马峡的奇崛……多少次,我手捧《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细心拜读里面的每一篇文章,感受柴达木的每一点变化;多少回,我打开尘封已久的影集,寻找摄于柴达木的一幅幅照片,回味每次叩访柴达木的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