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转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明确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基础和挑战有利于资产管理公司明确下一步转型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刘茹 《现代商业》2007,(21):217-217,216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转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明确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基础和挑战有利于资产管理公司明确下一步转型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四大金融资产管理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进入商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由政策性机构向商业性金融服务企业转变,给四大金融资产管理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能否转型成功,并取得长远发展,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关键要创新业务,找准公司利润增长点,逐步建立稳定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自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开始商业化转型以来,近年来频频与信托公司擦出火花,从投资信托到不良资产收购,一度引起资产管理市场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信托公司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合作背景及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双方合作的方法和路径,预测双方的合作前景。一、合作背景及原因(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商业化转型的利益驱动1、转型的背景作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产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国内金融市场上为数不多的专业处理不良资产的机构。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为中国银  相似文献   

5.
自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开始商业化转型以来,近年来频频与信托公司擦出火花,从投资信托到不良资产收购,一度引起资产管理市场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信托公司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合作背景及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双方合作的方法和路径,预测双方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6.
汪龙海 《中国市场》2013,(45):64-65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国家为了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促进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而设立的。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银行资产质量显著改善,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可以轻装上阵,为改制上市和提升赢利能力创造了条件。随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使命的结束,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已开始了商业化转型,目前正在探索以资产管理业务为主,以投资银行、金融租赁、担保、信托、期货等业务为依托的综合性金融业务,逐步向金融控股公司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7.
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应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和外部环境改变的必然选择。“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针对我国金融监管现状与制约因素,基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视角,对加强和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本文研究提出:应加快立法,确立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地位;明确主监管职能,实施功能监管;运用并表监管等工具,加强集团监管;重视内部控制监管,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严格“防火墙”和客户利益保护制度;强化有效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复合型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末,国家为了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促进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改革,先后成立了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过10多年的运营,银行资产质量显著改善,为改制上市和提升盈利能力创造了条件。新的时期,随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政策性使命的结束,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已开始了商业化转型。其发展方向主要是以资产管理业务为主,开展以投资银行、金融租赁、担保、信托、期货等业务为依托的综合性金融业务,逐步向金融控股公司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要求入手,指出效益审计是商业化转型中资产管理公司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开展效益的审计实践,从实务角度,文章探讨了资产管理公司效益审计应注意的问题、方法以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贺莉 《现代商业》2023,(16):120-12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主体也越来越注重加强内部公司治理,优化公司组织结构,实现内部组织控制的全面升级创新,进而为打造可持续发展、适应竞争环境的新型内部控制架构而不断努力。公司内部控制组织架构的建设完善,是实现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促进公司现代化转型发展的核心环节。随着现代公司治理转型的演化,公司内部控制建设越来越需要更精细化、更有针对性。为此,本文以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及管理策略研究为分析重点,对公司内部控制组织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全面分析,对当前公司内部控制组织建设发展状况进行总结梳理,并且指出当前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公司重点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关策略。通过这些研究,可以进一步实现公司内部控制优化,促进公司治理结构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为在保证安全发生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获取最大利润的能力。加入WTO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提出了新的挑战,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竞争力受到较大的威胁。影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产权制度落后、经营风险较大、内控制度不健全、创新能力不强等。基于以上影响因素,就要加快商业化改革进程、改变经营观念、开展金融创新、清收不良贷款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We examine how shifting resource dependencies influence compensation strategy during commercial transitions within entrepreneurial nonprofits. Analyzing a longitudinal sample of 4732 organizations, we show how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shift non-linearly as nonprofits transition from contributed resource dependence to market-based resource dependence. Dynamic quadratic models unveil a dual threshold of commercialization concerning this transition. Nonprofits at moderate stages of commercialization contend with competing dependencies from both contributed and market-based sources, resulting in a decrease in compensation spending and an increase in part-time employment. At higher stages, contributed resource dependence is eclipsed by market-based dependence, reflected in increasing compensation spending and full-time employment.  相似文献   

13.
矫鹏 《北方经贸》2010,(9):58-61
在考察中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演变的基础上,分析转型时期的土地征用过程,剖析征地矛盾的内在机理,探索征地矛盾的解决思路和具体方案,揭示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交易机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建立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在管理实践中执行,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但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以后,普遍存在内控制度不能有效执行的问题,其原因是管理者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低下、员工素质不高、内控措施执行缺乏监督机制、企业文化落后。提高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应建设与实施执行文化、建立控制管理体系、强化内外部监督,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以及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以保证内部控制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5.
浅谈事业单位如何健全财务内控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机制是事业单位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控制如果得不到重视,出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工作的开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内控机制建设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健全财务内控机制的原则,最后针对当前存在的财务管理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COSO框架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方面。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当务之急是营造强烈的内控氛围,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及应急体系,加强组织控制,明确职责划分,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加强对实物的控制和管理,建立内部信息传递通道,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合理设置内控考评体系等。  相似文献   

17.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信息技术在控制环境、控制对象、目标设定、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方面对内部控制产生影响。借鉴国外内部控制理论,提出我国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应优化控制环境,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完善监控管理机制,加强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18.
杨忠智 《北方经贸》2002,(7):105-106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 ,既是国家有关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必然要求。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机制是密不可分的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产权关系、治理结构中责权利安排结构及企业经济管理要求的多样性 ,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内部控制机制的设计。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公司法人主体正确处理各利益相关者关系、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The creation of spin-off companies is often promoted as a desirable mechanism for transferring knowledge and technologies from research organizations to the private sector for commercialization. In the promotion process, policymakers typically treat these “university” spin-offs like industry start-ups. However, when university spin-offs involve an employment transition by a researcher from the not-for-profit sector, the creation of a university spin-off is likely to impose a higher social cost than the creation of an industry start-up. To offset this higher social cost, university spin-offs must produce a larger stream of social benefits than industry start-ups, a performance premium.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arguments explaining why the social costs of entrepreneurship are likely to be higher for academic entrepreneurs, and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existence of a performance premium using a sample of German start-up companies. We find that university spin-offs exhibit a performance premium of 3.4 % points higher employment growth over industry start-ups. The analysis also shows that the performance premium varies across types of academic entrepreneurs and founders’ academic disciplines.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共同载体是企业组织,在这个载体中,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公司治理的推动,公司治理的优化需要内部控制作保障。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失衡问题。其主要因素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完善有效的监控机制,信息和沟通系统不健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和加强内部控制,应改善股权结构,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构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使二者协调发展,相互作用,最终实现公司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