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产能过剩问题不断困扰着我国经济,不仅制约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也给我国今后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对产能过剩有较清晰的认识,本文就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产能过剩的含义、原因、后果及对策进行梳理,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产能过剩是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中央"去产能"任务的提出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展,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产能过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顽疾,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予以治理。本文以我国钢铁行业为例,通过分析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形成机理来寻求解决产能过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院近年来,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均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学术界乃至各行业纷纷研究和探讨的主要内容。文章以相关学者在产能过剩问题上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总结梳理了产能过剩的涵义,从宏观和微观视角系统性地分析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产能过剩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4.
不可否认,长期的、全球性的产能过剩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发展趋缓的原因之一,也是一直影响着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不仅会使市场出现恶性竞争行为,也会使企业出现经济效益低下,甚至倒闭等现象。如今,越来越多的行业被卷进产能过剩的行列里,我国的粮油行业也陷入了产能过剩引起的利润率低下的困境。本文通过对产能过剩环境下粮油企业投资行为的案例研究,"以斑窥豹",为缓解我国诸多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产能过剩是当前阻碍我国经济发展与转型的一大问题。近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去产能"被提到相当重要的地位。准确把握产能过剩行业的形成机理,将对"去产能"工作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将以产能过剩的钢铁行业为例,分析产能过剩行业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化解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目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虽然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日趋完善,但将这些政策落到实处离不开金融政策的配合。因此,充分发挥金融政策在治理产能过剩中的作用,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现  相似文献   

7.
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的双向交互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直以来,重复建设是困扰我国的痼疾,由其直接引发的产能过剩问题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阻碍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抑制产能过剩和治理重复建设已成为现阶段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其前提是明确二者间的关系。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四轮重复建设的实证分析后发现,重复建设是导致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同时,通过对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演进进行分析后还发现,对产能过剩的不当治理又间接诱发了重复建设,从而得出二者具有双向交互影响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产能过剩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工作重点和重大举措。目前,我国在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钢铁和船舶五个方面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特别是钢铁行业位居产能过剩的五大行业之首。本期"经济专论"栏目特别刊登了民建中央副主席,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总经理李谠同志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代表民建中央的发言——《深化改革努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一文。文章指出,必须通过深化改革,积极探索破解产能过剩这一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大量的产能过剩现象,无论是高耗能的电解铝、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还是新兴产业的光伏太阳能、造船和钢铁业中高端产品的硅钢,均被业界认为产能过剩。着力化解产能过剩,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2014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作出了强调和部署。产能过剩问题,似乎已成为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现象。究其发生的原因,人们几乎都倾向于认为是市场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工业领域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必须彻底走出外延式经济增长模式,改革绩效考核办法,弱化政府短期行为,强化国有企业分类管理以及市场约束,放宽民营经济投资行业并提高民营企业家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之一,就是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其实,产能过剩并非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自"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告别高增长,着力于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与此同时,产能过剩并未得到同步治理,反而愈发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痼疾".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来,学术界和舆论界以及政府人士对产能过剩问题高度关注,忧虑重重,认为当前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还在进一步恶化,产能过剩的后果还在进一步发展,如果不抓紧解决,任其发展下去,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会进一步加剧,结构不协调的矛盾会更加突出,价格继续下跌,利润大幅下滑,企业倒闭和职工失业就会显著增加,银行呆坏账就会进一步扩大,中国经济就很难保持较长期的平稳快速增长。其实,国内关于产能过剩的看法存在许多偏见和误解,我国的产能过剩并没有那么严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科院有报告称中国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业内专家认为,中国目前存在较突出的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而非全面过剩。因此,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应该重视通过建立有效的价格机制引导资源由产能过剩行业向产能不足行业的转移,而针对目前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施建淮教授表示,中国目前并不存在社会生产能力的全面过剩,所谓的“产能过剩”其实是结构性的,是制造业的某些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而教育、医疗、交通、通讯和金融服务等产业产能不是尽量少用行政手段进行一刀切调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10月11…  相似文献   

14.
近来,部分重化工业的产能过剩现象再次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需面对的突出问题。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传统重化工业的产能过剩,对于电力供应、资源消耗、大气质量(如PM2.5)、水体污染等造成巨大压力或污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利用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消化、转移、整合、淘汰"一批过剩产能。四大行业企业也十分关注政策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国内外经济低迷的环境下,一些工业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再次引起高度关注。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从目前的情况看,化解产能过剩工作中有几个重要问题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政府干预不当造成的产能过剩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顽疾,在以政府主导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模式下,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不足,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方式单一、低效,资源环境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再加上竞争方式的同质性,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反复消长,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7.
张建宏 《价值工程》2013,(14):21-23
作者通过对产业经济产能过剩的研究,提出了产能过剩的判定方法,并在应对产能过剩方面提出应对办法,并对政府在应对产能过剩政策方面提出政府应在应对产能过剩中起主导作用,最后作者就产业经济方面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当前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很多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不仅包括传统的重工业,也包括新兴产业比如光伏等新能源等产业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在深入分析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产生原因的过程中会发现,在发生产能过剩的产业(行业)领域,不乏政府的身影,比如当年的铁本事件以及无锡尚德集团的破产.本文通过博弈模型研究政企合谋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并通过研究发现,政企合谋是造成产能过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李谠 《经济界》2015,(3):4-5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产能过剩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工作重点和重大举措。目前,我国在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钢铁和船舶五个方面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特别是钢铁行业位居产能过剩的五大行业之首。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积极探索破解这一难题的新途径。从我们调研情况看,目前化解产能过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产能过剩和货币超发,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生长在中国经济之中,久治不愈,堪称顽症。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不断下行,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凸显。由于政府救市采用的是海量投资和超发货币的办法,致使产能过剩问题更加严重的同时,M2余额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