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必须认真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原则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根本原则,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前提和保证,失去了这个前提和保证,不仅仅是可能选错一两个人的问题,还可能动摇整个干部工作的基础。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就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公开选拔工作的整个运作过程,都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中央颁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择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办事。我们在具体运作中,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的基础上,集体研究公开选拔方案,明确规定公开选拔的范围、条件、程序,并成立了以主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为组长…  相似文献   

2.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作为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打破了旧的干部人事制度,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创新了干部政策,赢取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如何把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化;进一步增强其民主化程度;通过程序的完善使其更加规范化;通过对测试环节和内容的调整使之更为科学化则是使公开选拔制度日臻完善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政之要,贵在用人。 2009年年初。陕西省延安市市委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开明开放的胸襟,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4.
关于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我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模式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孕育、初步形成、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现行的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模式为优秀人才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对于加强新时期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改革和创新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行考任分离和资格分类审查,提高公选笔试的科学性;实行结构化情景模拟素质测评,增强公选面试的科学性;建立考官职业资格制度,提升公选测评的科学性;构建立体化的考察体系,确保公选考察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曾东琳 《江南论坛》2004,(12):49-50
选拔干部坚持“群众公认”,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群众路线在组织干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是落实基层干部群众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咨询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新近颁布的《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中也有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何惠林 《经济师》2002,(7):274-274
继 1995年湖南省郴州市推行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 ,到今年已经是第五批了。这是市委、市政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 ,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 ,在全市上下、干群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认同 ,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他们一致认为 :这是人事制度的成功改革 ,是新时期选用干部的好办法。笔者也深深地体会到 ,市委这一重大举措的重要意义 :一是扩大了参与面 ,打破了神秘感。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 ,它的旨意是在“公开”二字上。从宣传发动到公示的整个选拔过程都是大多数…  相似文献   

7.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在干部制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保障这项工作健康发展,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必须认真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原则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根本原则。公开选拔是一种公开竞争的干部选任方式,要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但首先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是前提、是保证,失去了这个前提和保证,后果不仅仅是可能选错一两个人的问题,还可能动摇整个干部工作的基础。在公开选拔中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最重要的是要认真贯彻“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要坚决克服只重考试成绩、忽视日常表…  相似文献   

8.
面试是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以及公务员招考的重要环节,而面试中的语言表达,能够全面展示考生的才华和能力,是考生发挥自己的优势,被考官认可的极好机会。我们发现,在面试的过程中,面对同样的问题,有的考生回答时娓娓道来,侃侃而谈,因而获得理想的成绩;有的考生语无伦次,张口结舌,则失去了很好的机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除了考生自身的知识积累外,语言表达技巧很重要。在面试过程中,考生应该把握哪些语言技巧呢?  相似文献   

9.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以下简称公选)制度是我国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这项制度通过引入考试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任机制,有利于促使优秀领导干部人才脱颖而出,能有效防治论资排辈和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这一新生事物出现了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作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重要环节之一的结构化面试出现的时间更短,但是由于其产生的实际效果很好,所以各地的公选对结构化面试情有独衷,它对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迅速向前推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公选结构化面试测评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分析公选结构化面试的测评体系的涵义,指出公选结构化面试的测评体系的基本要素等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4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等六个文件。这六个文件的颁布,  相似文献   

11.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北京市首次允许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参加副局级干部公开竞聘。据悉,这在全国其他省市也是鲜见的。过去进行的几次干部公开选拔工作曾明确规定这三种企业的管理人员不能参加竞聘,因为他们的档案在人才中心组织部门在考核时  相似文献   

12.
公民参与到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中来,能有效推进广大领导干部科学政绩观的树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地方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展。然而,从我国现行公民参与的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意识、渠道、方式方法、类型、效果的现实来看,与新形势下民主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3.
11月6日,四川遂宁市委组织部、遂宁市人事局遂宁市门户网站、遂宁市委组织部网站、四川1人事考试网、遂宁新闻网等网站同时挂出一个公告:拟从遂宁籍外出务工及返乡创业优秀农民工中.定向公开选拔3个副科职领导干部。遂宁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雷世界说.面向农民工定向公选.并且让农民工当上县级政府部门的副局长、副镇长.在全国还是头一回。  相似文献   

14.
领导活动是由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领导绩效与领导干部的威信成正比关系。领导干部治政理事必须有威信。但威信从哪里来?领导科学认为,领导干部的威信,一方面来自权力影响力;另一方面来自德才学识产生的非权力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是内在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也称魅力。权力影响力让人畏服,非权力影响力让人敬服。实际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十分看重权力影响力,靠权力和权术树威,却不注意培养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的公信力就是带领、引导社会公众的信任力量,是“君子之守,政事之本”。领导干部的公信力在我们的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是社会的精英群体,是公众人物,一言一行一旦放在社会中就会被无限放大,对社会民众起着一个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6.
欠发达地区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意愿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4个欠发达农村的212家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意愿的调查,得出欠发达地区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被调查人特征因素,被调查农民中的男性和学历越高者对加入专业合作社的意愿更强;农户家庭特征因素,农户家庭的农业劳动力比重越高参与合作社的意愿越强;在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特征因素中,粮食作物占种植结构比重和农产品出售比重均与参与合作社意愿成负相关性;当地环境特征因素中,地方专业种植养殖的发展程度与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具有正相关关系,从地形环境特征来看,山地和丘陵地区农户参加合作社意愿较弱,而平原农区农户参与意愿较强。  相似文献   

17.
理论信息     
理论信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应处理好四个关系1.正确认识和处理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关系,着力抓好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各级领导干部不可推卸的责任。2.正确认识和处理领导带头与群众参与的关系,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领导干部既是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公款吃喝的少了,一些曾经门前车喧人闹的高档酒店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一些曾经忙于应酬的官员也有闲回家陪陪家人了。有的领导干部说,现在吃饭非常谨慎,一怕部门查,二怕被监督,特别是怕被人搞上网。但吃喝有的是地方,不一定非要到宾馆饭店。看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游戏在舌尖上依然灵活跳动。舌尖之乐,乐之不疲。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在被查处的贪官身后大多数都有“大师”的身影。他们或因官迷心窍,求“大师”指点升官捷径;或因做了亏心事,在反腐高压下惶惶不可终日,企求在菩萨的保佑下,逢凶化吉,逃避打击。在没有被查处的领导干部中,不信马列信鬼神的也不少。有的领导干部家里堂而皇之地供奉着玉帝、观世音等神像;有的领导干部遇事都要问神灵、算日子。领导干部求神拜佛之风凸现了当前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方面的“软肋”,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一个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修养,小而言之,是一个领导干部的个人问题,人而言之,关乎到政府机关的公众形象和事业的成败问题。加强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修养,实质上就是要提高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水准,增强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推进我们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