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运用AHP-熵值法计算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风险指标的综合权重,评估江西省土地财政风险状况;以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风险指标综合指数作为网络输入,土地财政风险状态作为网络输出,构建RBF神经网络预警模型,并对江西省土地财政的风险状态进行学习模拟及预警分析。研究方法:AHP-熵值法;RBF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结果:(1)2005—2014年,江西省土地财政总体风险在中警状态波动。就风险子系统而言,江西省土地财政行政风险总体呈下降趋势;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在本研究时间段内基本处于中警状态;生态风险警度从2005年的轻警突升到2006年的重警,随后有所下降,但到2012年之后警度又回升至中警状态。(2)RBF神经网络模型拟合准确率高,稳定性强,模拟结果符合江西省实际,能够基本反映江西省土地财政风险的整体状态。研究结论:2017—2019年江西省的土地财政风险预测位于中警状态,亟需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规避和降低风险;RBF神经网络模型是预警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风险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欧债危机给我国预防地方债务风险敲响了警钟。尽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欧洲发达国家,但是过去地方政府为了拉动经济发展大量举债,导致政府债务风险积累。因此,有必要针对薄弱之处加强地方政府财务报告的债务风险识别和披露。论述了地方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识别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3.
自从2009年以来,由于希腊、西班牙等国主权违约事件不断发酵,引起了大范围的政府债务融资危机,现已渐渐蔓延到了整个欧洲,证实了预算外和官方财务报告的资产负债表之外的隐性债务以及或有负债的危害性,使政府债务违约问题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显而易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宏观经济政策和各领域体制改革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在诸多方面,例如市场信用、规模、结构等这些方面引发的金融风险、财政风险所做出的分析,另外也分析政府的职能对债务融资的影响,从而揭示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的原因以及应对的风险对策,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从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行。  相似文献   

4.
有效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能为经济发展服务,但它存在的风险也会对当地经济运行的安全性、持续性和社会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在评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面临的主要风险,并从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责任制,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成立债务风险监控机构,提高投融资平台风险预警能力;规范投融资平台运作,推动平台融资行为市场化;开辟多样化融资渠道,灵活运用多种融资方式等方面提出加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加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债务风险。本文首先阐述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下的政府会计情况,进而分析了改革政府会计的相关进展,旨在说明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对防控地方债务风险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政府会计改革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具体思路,从新的角度提供一些应对债务风险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严文斌 《山西农经》2020,(6):127-128
债务风险管理一直都是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直接关乎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将债务风险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包括债务边界不清晰、债务负担较沉重和债务管理机制欠缺等,提出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对策。建议构建政府债务信息系统,拓宽政府融资渠道,健全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加强政府债务风险控制,希望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和风险随着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快速增加更快速地增长。本文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概念界定出发,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风险进行分类,并分析形成债务风险的原因,最后提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大规模建设性融资需求,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增长速度较快,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经显现。本文在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及完善财政体制、均衡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等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改造步伐,政府债务规模快速膨胀。如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从而化解债务风险已成为财政工作中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立足于审计实践,通过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形成与偿还机制分析、评估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分析,提出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对于建设资金的需求加大,导致政府债务规模逐渐增长。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及货币政策,政府的投入加大,政府债务风险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急需有效的措施,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防范治理,减轻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能为经济发展服务,但它存在的风险也会对当地经济运行的安全性、持续性和社会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在评述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面临的主要风险,并从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责任制,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成立债务风险监控机构,提高投融资平台风险预警能力;规范投融资平台运作,推动平台融资行为市场化;开辟多样化融资渠道,灵活运用多种融资方式等方面提出加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随着中国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投资的项目越来越多,需要大量资金,融资就显得很重要。地方政府在融资时会存在政府债务风险,因此地方政府必须考虑融资平台的风险问题,以便获得最大的融资利益。基于地方政府,论述了融资平台风险和政府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各级地方政府努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金融风险,是关系到地方财政稳健运行,金融市场稳定,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各级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认清形势,努力打好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笔者通过梳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债务管理相关建议,旨在降低各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地方政府机构正常运转,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几年,地方债务因规模急剧扩张引起政府、媒体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地方债务一旦出现偿债问题,将产生严重的连锁反应,导致财政危机、金融危机和信用危机的全面爆发,影响市场的顺利运转和社会的健康运行。因此,为防患于未然,杜绝可能发生的地方债务危机,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开始加大地方债务的统计、规范和管控。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必须科学定位地方债务,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由于存在统计口径不统一、债务复杂分散等问题,使得隐性债务规模无法精准测度,给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添了难度。本文在系统梳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内涵、成因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测度方法,从直接法和间接法的两个维度分别对现有测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提出从严控新增隐性债务、压降存量隐性债务、强化问责制度机制三个角度防范和化解隐性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模式与债务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10年初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从危机的影响中逐步复苏,关于地方政府融资风险问题开始引起国内有关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进而引伸到对地方政府融资模式和债务规模管理的探讨。近期,国务院下发文件开始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监会又下发文件对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出具体要求。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科学构建地方政府融资模式,并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成为我国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促进地方政府融资方式创新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视角,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演变以及影子银行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政信合作"模式,对互联网金融是如何间接影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研究;同时,对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代表形式PPP模式是否直接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展开分析。为了缓解债务压力,需重视互联网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自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迅速扩张,尤其是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以后,为配合中央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地方政府大规模举债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大。PPP模式以其特有的优势对适度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带来积极的影响,但也应看到背后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PPP模式,提高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化解能力,不仅是保障地方财政安全、提升政府信用水平的重要举措,也为促进地方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面临的风险较大,尤其是随意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而愈发严重。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现状后,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挖掘其产生的原因,进而对债务风险的化解思路和对策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0.
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防胜于治,如果在灾情发生前对危机发展趋势做出预估并据此做应对准备,就可能将受损程度降到最低,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预测预警机制中,各个环节衔接不连贯、部门分工不明确,导致责任分配模糊、预警效率低下。地方政府预测预警机制的完善,应建立在细化工作内容、明确职责权限的基础上,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建设,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灵活应对突发状况,以最大程度减少公共危机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