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委托-代理问题是困扰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借鉴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对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通过改进和完善经营者报酬制度来减少委托-代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两权分离学说和委托代理理论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分析马克思主义的这两大理论,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富祥 《经济师》2002,(11):151-152
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 ,影响其有效运行的核心问题是委托代理关系。文章通过对委托代理关系模式和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理顺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徐伟 《经济论坛》1999,(24):16-17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引起许多经济学者的关注,出现了一批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但综观文献我们发现,许多学者在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问题时,忽视了西方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生背景与我国国有企业现实中的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制度背景的差别,从而使其讨论的重点集中在代理人问题方面。我们认为,就目前我国的现状而言,代理人问题固然存在,但关键是委托人问题。一、国有企业初始委托人的行为能力问题从产权角度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典型代理特征是自下而上多层级代理,自上而下多级委托。在多层级委托关…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将国有企业改造成为规范的公司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为基础的委托代理制度,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是委托和代理关系。在国有企业中,所有者是全体人民,中央及各级政府受全体人民的委托来监管国有企业及其经营者,因此中央及各级政府代表的国家是委托人,企业经理是代理人。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中的代理问题及其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中的代理问题及其解决向晓梅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就是要解决国有企业中存在的代理问题,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本文在借鉴西方国家解决现代企业代理问题的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解决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的目标模式和具体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7.
委托代理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模式构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国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复杂,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以产权论为指导,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建立政府企业、特殊法人企业和国有股份公司各具特色的运营模式,然后以超产权论为指导,从理念上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精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张双才 《经济论坛》2000,(24):19-20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进一步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董事由股东选举产生,经理由查事会聘任,股东与经理之间(通过董事会)会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按照委托代理理论,在委托人(股东)与代理人(经理)都有行为能力的前提下,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效用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原因,可能出现代理人员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即委托代理问题。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减少委托代理成本,应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对管理者进行激励应贯彻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那么,我国国有企业将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制度,它与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相比有哪些特征呢?弄清这个问题,对于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是有重要意义的。 人们通常说的现代企业制度实际是西方现代企业制度。西方现代企业制度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几百年的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经验总结的产物,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科学的企业制度。其运行的规则及某些方式、手段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我们还缺少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同时又必须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建立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0.
傅小梅  罗娜  亓霞 《经济师》2001,(8):12-12,18
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难点是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但是 ,一般来说 ,国有企业中的委托代理问题较非国有企业突出得多。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从根本上讲是国有企业的制度安排不够合理 ,缺乏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就要从完善制度建设方面做起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ESO制度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现代公司制企业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目标利益不一致,经营者违背所有者意愿行事,损害所有者利益,从而产生代理成本。这种代理成本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但我国国有企业由于委托代理链长,所有者缺位,代理成本很高,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理论上,国有企业的初始委托人是全体公民。在操作上,公民的所有权通过中央政府行使,中央政府将国有资产授权于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从而形成层层授权,层层代理,导致委托代理的环节特别多。作  相似文献   

12.
窦玲 《经济管理》2006,(12):73-77
如何找到一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委托代理制度考察及与国际惯例的比较,阐明我国企业管理模式低下的原因是委托代理权责关系不明确,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缺陷。  相似文献   

13.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我们已经在一些重要方面逐步取得共识: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在于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并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制;新体制的关键是在各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建立有效的激励制约机  相似文献   

14.
向吉英 《生产力研究》1996,(2):60-63,59
论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制衡机制向吉英西方企业制度经过不断演变,在业主制、合伙制的企业制度基础上逐渐建立起了以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解决了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资本所有者的分散性、多元性与经...  相似文献   

15.
西方企业内部结构理论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企业内部结构理论考察/陆建新一、引言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及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进程中,如何借鉴西方现代企业理论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笔者认为,西方企业理论内容丰富,流派众多,但以大的分类来讲,企业理论主要研究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企业怎么...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现代企业制度异同论郑东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那么,我国国有企业将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制度,它与西方现代企业制度有哪些区别?弄清这个问题,对于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一人们通常说的现代企业制度实际是西文现代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构建了制度边界的拓扑模型,并以企业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联系国企改革过程中的产权变革和制度变迁,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制度边界行为,以期为国有企业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笔者利用博弈论中的支付矩阵模型,分别对国有企业委托代理的三种模式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三种模式各有其弊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要完善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可对企业家采取职位消费激励、收入报酬激励及建立声誉制度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思路是:从西方委托-代理理论视角,结合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委托代理结构的现状,剖析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及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委托代理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希望能够在借鉴和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一点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经理道德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来讨论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经理道德风险的根源。通过构造期望效用模型,说明影响企业经理道德风险程度的因素。模型表明,要降低企业经理的道德风险,就必须加快改革现行企业制度,优化激励机制,强化监督机制并改善经营者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