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健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6):152-155,160
2012年第四轮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闭幕之前,《美国利益》杂志网评论说,对话开始时中美关系"很可能正处于尼克松和周恩来握手以来最危险的时刻"。日本《外交学者》称,"中美关系两国实现竞争性共存的最困难时候可能已经开始"。21世纪第二个十年,处于国际关系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的中美关系确实正处在新的十字路口。中国的迅速崛起正改变着世界特别是亚洲的力量对比,美国正开始实施冷战结束后最重大的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平崛起与俄罗斯民族复兴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综述俄罗斯对中国崛起的不同反响,分析俄境内“中国威胁论”产生的背景和根源,从理论上探讨中国和平崛起对消除“中国威胁论”的相互关系。作者把中俄崛起中两国战略协作关系作为论述的一个主题,从地缘利益、国际安全、大国取向三个方面阐述中俄互动关系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提倡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应与时俱进,按照互信——合作——发展——竞争这样一种互为协作模式,推动两国关系朝着积极互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和平崛起是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首先论证了“和平崛起”概念提出的合理性及现实意义,继而从中国人民的愿望、中国的战略利益和全球化时代的约束这3个角度论证了和平崛起作为中国的战略选择的必要性。作者还从全球化提供机遇的角度论证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性,并在文章的最后阐述了中国为适应和平崛起所需要做出的对外政策调整,进而论证了中国和平崛起将造福于世界。  相似文献   

4.
我注意到,这两年,美国政界和各大思想库的专家以及媒体,就中国的和平崛起会不会威胁美国的全球利益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从这些讨论中,我们听到了不少具有建设性、启发性、令人很感兴趣的重要观点。我今天的讲演也算是参加你们的讨论。不过,我不准备吵架,我只想从事实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谈10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周刊》2013,(27):26-30
"离开这个世界前,我有责任带孙辈们看看中国。"6月26日上午,在与《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面对面之前,已经80多次到访北京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携着儿媳、孙子第15次造访了天坛。基辛格上一次来天坛,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在那一次游览过程中,基辛格不止一次地说:我爱这个地方。他在留言中写道:  相似文献   

6.
作者首先论证了“和平崛起”概念提出的合理性及现实意义,继而从中国人民的愿望、中国的战略利益和全球化时代的约束这3个角度论证了和平崛起作为中国的战略选择的必要性。作者还从全球化提供机遇的角度论证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性,并在文章的最后阐述了中国为适应和平崛起所需要做出的对外政策调整,进而论证了中国和平崛起将造福于世界。  相似文献   

7.
2009-2012年,奥巴马执政第一任期的中美关系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一度对与中国的合作寄予期望,但中美关系最终失去了"合作共赢"的机遇。随后,中美围绕经贸、汇率、对台军售、达赖与人权、朝核等传统问题的斗争持续不休,安全与军事互信持续恶化。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出台,围绕东海、南海领海争端的斗争成为中美之间新的博弈领域。2012年,中国提出"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力图超越大国关系的"修昔底德陷阱",然而在两国力量结构发生变化的时期,这一理念要在现实中落实还需要双方付出巨大努力。  相似文献   

8.
周青笛 《改革与战略》2005,(10):121-123
和平崛起战略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研究和平崛起与现代经济的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和平崛起的提出出发,分析了和平崛起的内涵,从中国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入世对和平崛起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提出以入世促进和平崛起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关于海权与大国崛起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关于海权与大国崛起关系的分析有以下两个值得注意的命题及其引发的问题:第一,关于海权是全球性大国的必要条件的命题。这一命题引发的问题是如何科学理解海权对大国崛起的影响。对此,作者指出多数西方学者都是结合经济、技术和制度的创新等其他因素来强调海权重要性的;历史也表明海权本身并不具有确保国家强盛的神奇功效,国家盛衰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的活力以及制度创新的能力。第二,新兴海权国家尤其是陆海复合国家挑战既有的世界海洋霸权,从而引发国际体系的冲突与动荡这一命题。作者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并不存在新兴海权国家与既有海洋霸权冲突的历史逻辑,其关键取决于新兴国家大战略的选择;同时还必须考虑到不同时期国际体系的总体特征和时代主题的不同。解释模式可以解释历史上的两次更迭,并为未来世界经济格局的预测提供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0.
【英国《金融时报》12月16日】一个月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的演讲中指出,要了解中国的发展方向,最主要的是要了解中国选择了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他明确地告诉大家,中国选择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他从中国国情、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这里,我想围绕胡锦涛主席提出的论点以及在中国和平崛起中的中欧关系,谈十点具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文华 《科技和产业》2010,10(1):114-118
中美经贸关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经贸摩擦不断。究竟如何看待中美经贸摩擦无疑是个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近些年的中美经贸摩擦主要是经济原因引起的,同时也有政治原因;中美经贸摩擦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技战略随着世界技术革命、经贸格局、政治形势的变化处于动态调整之中,其科技战略调整更关注国际科技合作的边界性、联邦政府研发投入的参与度、中长期科技收益的获得感及对美国价值观的认同感.为此,我们应当对战略调整下中美科技走向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做好研判,从客观认识国力、坚定发展信念、加强科技顶层设计、完善科技激励体制、夯实基础教育、坚持深层对话机制等层面,做好战略应对.  相似文献   

13.
美国科技战略随着世界技术革命、经贸格局、政治形势的变化处于动态调整之中,其科技战略调整更关注国际科技合作的边界性、联邦政府研发投入的参与度、中长期科技收益的获得感及对美国价值观的认同感.为此,我们应当对战略调整下中美科技走向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做好研判,从客观认识国力、坚定发展信念、加强科技顶层设计、完善科技激励体制、夯实基础教育、坚持深层对话机制等层面,做好战略应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崛起使中日关系产生了某些新的竞争因素,但更为日本和中日关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会。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的崛起在经济、安全、文化交流等领域对于日本以及中日关系的积极影响,从而为中国在争取实现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对日关系,提供了一个侧面的思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崛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舶来"的话语 "中国崛起"是舶来品,它是国际社会一部分人在讨论中国90年代以来的变化时所使用的一个形象化的概念,后来被转译到中国.不过它已经成为被接受的正面的大众话语.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前所未有的历史进程,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在理论上,和平崛起是对传统大国兴起模式的扬弃和超越,需要在理论上提供科学的支持;在实践中,中国的和平崛起将对国际关系的现行体制和结构造成深刻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将面临诸多结构性的障碍和矛盾。为此,不断对国际战略理论进行反思和创新既是和平崛起命题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必须做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战略新兴产业现在已拥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产业集群也初见端倪, 但存在产业发展迟缓、技术力量薄弱、 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 提出需要加大政府宏观指导和协调力度, 建设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地, 优化设计产业的发展策略和路径, 加快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 加强国际科技产业交流与合作等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邓智平 《南方经济》2021,40(9):11-17
数字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工作性质和劳动关系的深刻变革。文章从技术赋权的视角,通过分析数字技术对劳动关系的各个主体进行普惠但不均衡的赋权,发现数字经济条件下中国劳动关系转型不是遵循从个体劳动关系到集体劳动关系的传统路径,而是走向一种新个体劳动关系,其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有模糊劳动者身份、劳资双方利益共生、工人内部团结机制失效、消费者介入转移矛盾、收益分配规则的公平透明等。  相似文献   

19.
杨健  蒋毅一 《特区经济》2012,(2):106-108
近年来中美贸易迅速增长,中美之间的摩擦也不断加剧,本文介绍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少中美贸易摩擦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